趙匡胤的成功韜略讀后感
趙匡胤的成功韜略讀后感
我覺得趙匡胤很偉大,沒有依靠父親的幫助,獨自一人去闖蕩外面的世界,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趙匡胤是舞人出身,但他卻很喜歡讀書,常常手不釋卷,我很喜歡他講的一句話:“只有重用賢才,才能治理好國家,忠臣是正君的明鏡,奸臣是誤國的小人,用人不問出處,凡是有才能的人,都有機會得到重用。”而且他還是一位孝子,遵守了母親臨終的遺言,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匡義。雖然他當皇帝的時間不長,卻深受百姓愛戴,不僅讓大臣對他臣服,還是兒女心中的好父親。
東雄等人編著了這本《趙匡胤的成功韜略》。這本書總共分為八策,第一策闖蕩軍中為他登上皇位奠定了基礎;第二策黃袍加身介紹了他登上皇位表現出來的智謀;第三策肅清政敵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第四策懷柔安心體現了他懂得抓住人心;第五策革故鼎新發揮了他的政治才能;第六策用人重德寫出了他明白重用賢才;第七策獨制天下表現了他的賞懲分明;第八策修身治事體現了他從自身做起,為家人和百姓樹立了榜樣。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趙匡胤是如何走向成功的道路和當上皇帝之后使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天下由大亂走向了大治。趙匡胤是一個具有政治謀略和軍事謀略的一位帝王,例如典型的“杯酒釋兵權”的事例,充分體現了他的睿智。
趙匡胤懂得把一切可能扼殺在搖籃中。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杯酒釋兵權”這個故事中。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請禁軍將領石石信等人。飲到一半,宋太祖說:“要不是靠眾將擁立,我不會有今日。但是,當了天子,日子與實在難受,還不如當節度使逍遙自在,如今我幾乎沒有一夜睡得安穩。”石守信等人一聽,覺得大惑不解,忙問為什么呢。 趙匡胤意味深長地回答說:“這還不明白,我這個皇帝的位置,誰不想坐呢?”一聽此話,石守信等人誠惶誠恐地說:“陛下怎么這樣說呢?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呀!”趙匡胤說:“那也未必!即使你們沒有二心,卻也難保你們手下的人貪圖富貴,一旦有人將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是不想當這個皇帝,也推辭不掉呀。”石守信等人一聽此言,慌忙跪下,哭這求趙匡胤指出一條生路。趙匡胤說道:“一個人的壽命,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人生在世,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享受安了罷了。我為你們打算,不如交出兵權,去地方上當官,購置些良田美宅,為子孫后代留下份產業,自己也可以天天飲酒作樂;快活一輩子,我與你們聯姻。這樣,在君臣之間就沒有了猜疑,上下相安,豈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人聽了這一番恩威兼施的話,第二天就知趣地稱病辭官,交出了病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治天下要比打天下難這是世人共知的道理。每個當皇帝的'都怕被篡位,趙匡胤也不例外,所以他把一切可能都扼殺在搖籃中,采用了“杯酒釋兵權”的策略,對軍權進行了嚴加控制,使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了防患于未然,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這本書的封面深深吸引了我,從畫像可以看出趙匡胤的睿智和威嚴。這本書走進了趙匡胤的世界,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本書中有大標題和小標題,在每一策下面都概訴出了主要內容,而且還在每一節后面寫出了閱讀啟示,加強了我們對這本書的理解。
趙匡胤能當上皇帝,不知經歷了多少的兇險與磨難,雙肩不知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在面臨困難時,他也曾想過放棄,可他堅持到了重后,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努力,才撐起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人的一生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困難,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勇敢面對,不要畏懼,逃避不是辦法,終究是要面對的,讓我們用微笑來面對未來的種種困難。
作者:王寶鈴
【趙匡胤的成功韜略讀后感】相關文章:
1.趙匡胤的勵志故事
4.成功的花讀后感
5.成功的讀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