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假道伐虢的成語故事
【成語名字】假道伐虢
【漢語拼音】iǎ dào fá guó
【近義詞】:過河拆橋 、得魚忘筌、忘恩負義、兔死狗烹、見利忘義、恩將仇報、卸磨殺驢
【反義詞】:感恩圖報、沒世不忘、結草銜環、沒齒不忘、飲水思源、沒齒難忘
【成語出處】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
【成語解釋】以借路為名,實際上要侵占該國(或該路)。虢,諸侯國名。也作“假道滅虢”。
【假道伐虢造句】當年A公司打壓B公司,實質上玩的是假道伐虢的策略。
【假道伐虢的成語故事】
晉國的荀息請求用屈地出產的馬和垂棘出產的璧玉向虞國借路來進攻虢國。晉獻公說:“這是我的寶物啊!”荀息回答說:“如果向虞國借到了路,東西放在虞國,就像放在宮外的庫房里一樣。”晉獻公說:“宮之奇還在那里。”荀息回答說:“宮之奇的為人,懦弱而不能堅決進諫,而且從小就和虞君在宮里一起長大,虞君對他親昵,雖然進諫,虞君不會聽從的。”于是晉獻公就派荀息到虞國去借路,說:“冀國無道,從顛軨入侵,圍攻虞國鄍邑的三面城門。敝國伐冀而使冀國受到損失,也是為了君王的緣故。現在虢國無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壘,來攻打敝國的南部邊境。謹大膽地請求貴國借路,以便到虢國去問罪。”虞公答應了,而且自己請求先去進攻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不聽,就帶兵進攻虢國。夏季,晉國的里克、荀息領兵會合虞軍,進攻虢國,滅亡了下陽。《春秋》把虞國寫在前面,因為虞國接受了賄賂。
【假道伐虢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傳說:吳剛伐桂12-09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5-15
經典成語故事12-09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7
成語故事02-03
中國成語故事03-01
戰爭的成語故事03-02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