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戰爭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4-10-04 07:07:13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戰爭的成語故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戰爭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戰爭的成語故事

戰爭的成語故事1

  【成語】: 草船借箭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釋】: 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成語故事】:

  “草船借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演義》,用奇謀孔明借箭。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想要征服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戰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愿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齊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這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給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個軍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兩邊。不過,這事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

  魯肅答應了,并按諸葛亮的要求把東西準備齊全。兩天過去了,不見一點動靜,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請魯肅一起到船上去,說是一起去取箭。魯肅很納悶。

  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那天江上大霧迷漫,對面都看不見人。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命船一字兒擺開,叫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因霧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把子上。過了一會,諸葛亮又命船掉過頭來,讓另一面受箭。

  太陽出來了,霧要散了,諸葛亮令船趕緊往回開。這時船的兩邊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總共超過了十萬支。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嘆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戰爭的成語故事2

  【成語】: 如火如荼

  【拼音】: rú huǒ rú tú

  【解釋】: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樣紅,象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之盛。現用來形容大規模的行動氣勢旺盛,氣氛熱烈。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后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占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在退回去等于兩頭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挨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于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盡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為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像深不可測的大海。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戰爭的成語故事3

  成語】: 草木皆兵

  【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釋】: 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領90萬兵馬,南下攻伐東晉。東晉王朝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

  秦軍前鋒苻融攻占壽陽(今安徽壽縣)后,苻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只要他的后續大軍一到,一定可大獲全勝。于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朱序原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后,報告了秦軍的布防情況,并建議晉軍在前秦后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聽從他的建議,出兵偷襲秦營,結果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馬上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細看去,那里桅桿林立,戰船密布,晉兵持刀執戟,陣容甚為齊整。他不禁暗暗稱贊晉兵布防有序,訓練有素。

  接著,苻堅又向北望去。那里橫著八公山,山上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峰巒,地勢非常險要。晉兵的大本營便駐扎在八公山下。隨著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苻堅頓時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說:晉兵是一支勁敵,怎么能說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堅中謝玄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后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后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大敗北歸。

  這一戰,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戰爭的成語故事4

  【成語】: 窮兵黷武

  【拼音】: qióng bīng dú wǔ

  【解釋】: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成語故事】:

  東吳后期的名將陸抗,二十歲時就被任命為建武校尉;帶領他父親陸遜留下的'部眾五千人。公元264年,孫皓當了東吳的國君,三十八歲的陸抗擔任鎮軍大將軍。當時,東吳的朝政非常腐敗。孫皓荒淫暴虐,宮女有好幾千人,還向民間掠奪;又用剝面皮、鑿眼睛籌酷刑任意殺人。陸抗對孫皓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多次上疏,勸諫他對外加強防守,對內改善政治,以增強國力。他曾在奏疏中一次陳述當前應做的事達十六件之多。但是,孫皓對他的建議置之不理。公元272年,鎮守西陵的吳將步闡投降晉朝。陸抗得知后、立即率軍征討步闡。他知道晉軍一定會來接應步闡,

【戰爭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10-28

關于戰爭的成語故事12-09

關于戰爭的作文:可怕的戰爭01-15

戰爭的作文01-28

戰爭的名言12-09

戰爭經典名句精選12-09

經典成語故事01-04

成語故事05-15

經典成語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