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子的故事,深受啟發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深受啟發的故事
啟發教學是教學實踐中一個古老而新穎的課題,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課要發揮其特有的功能,就必須堅持啟發教學。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深受啟發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用。
深受啟發的故事篇一
1994年,為了讓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北京。丈走開出租車,她擺修鞋攤。想不到時間不長,丈夫就因為車禍去世。為了孩子的前途,她還是咬著牙留了下采。
后來她聽說天安門和故宮一帶人流量大,修鞋的生意比較好,便輾轉到了那里。2002年的一天,一位在故宮做講解員的女子到她的鞋棒來修鞋。在閑聊中那人告訴她,做講解員這一行沒有學歷限制,只要對故宮熟悉,并且掌握一門小語種就行。女子無意中的一句話,讓她看到了光明的前程。
當年12月,海淀區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開了一個葡萄牙語培訓班,學費雖說只有1800元,但對她來說也是個天文數字,最后她狠下心報了名。然而,由于她的基礎太差,聽課如同聽天書。為了強化記憶,她一咬牙,花了80元錢買了一個MP3,上課時錄下老師講課的內容,白天修鞋的空閑就反復聽。后來,她還專門制作了一個牌子,用葡萄牙語寫著:免費修鞋和問路。通過這種方法制造與老外交流的機會。她的故事感動了一個在外企做高管的名叫保利諾的巴西青年,保利諾有空就來指導她。
2005年春節前,她被聘做7天的講解員。可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真正用葡語翻譯起來,卻常常是張口結吉。聘用方只好將她勸回了。痛定思痛,她找來《故宮導引》等資料,請保利諾把這些資料翻譯成葡萄牙語。從此,每天一睜開眼她就開始背,給兒子做早餐時背,去擺攤的路上背,修鞋時背,吃飯時背,晚上洗澡時也在背。2006年6月,她順利通過了一家旅行社的故宮博物院講解員的.資格考試。
現在,她已經在北京按揭購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兒子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巴西利亞大學計算機專業。
2010年10月1日,葡萄牙政黨的重要領袖德·布拉干薩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訪問期間欲參觀故宮。經過嚴格考核后,她成了德·布拉干薩的講解員。
她叫朱桂扼。談起自己的成功轉身,她說:“人生永遠沒有不可逾越的絕境,擁有的只是無數種希望。不要去刻意尋找什么機遇,因為行動就是最好的機遇。”
深受啟發的故事篇二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時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里……”這是從一處不足15平米的簡易平房里傳出的,許多人被這樸實又略帶滄桑的聲音所觸動。
在幾個月前,走在馬路上,都沒有人會多看他們幾眼。但如今,他們從地下通道唱到央視,唱到搖滾音樂會,唱到春晚,成為最火爆的明星。他們就是旭日陽剛。
小伙兒與大叔的偶遇
旭日陽剛是東北小伙兒劉剛與河南大叔王旭的組合。這對忘年交的相遇,還頗有點戲劇性。
2004年,王旭走過一個地下通道,看到劉剛在那兒唱歌,就問他唱到幾點,劉剛告訴他后面還有人,王旭是沒時間了。王旭有些不解,劉剛笑了笑說:“雖然我們是流浪歌手,但還是要遵守制度,現在是我唱歌的時段,一會兒有另一個人來。”
2005年春天,王旭在西單的地下通道又見到了劉剛。后來在復興門王旭第三次遇見了劉剛,兩人在一起喝了點酒,算真正認識了。從此,“哥倆兒”只要都沒事,就聚在一起,彈彈琴,喝點酒。
2010年8月的北京很悶熱,兩人吃過飯后在暫住房里光著膀子唱《春天里》,不足15平米的蝸居,滿桌酒瓶,一個簡陋的'錄音設備,劉剛擔任吉他手,王旭主唱。一個朋友把這錄成視頻放到網上,并賜名“旭日陽剛”。兩人吼出了青春、理想與追求,唱得網友淚流滿面,都被這種自然流露的真實情感打動了。
“難兄難弟”闖北京
劉剛曾是一名軍人,2003年他開始“北漂”生活。剛開始,他去工地打過工,干過小買賣,最慘的時候把鍋給賣了,為了換4個饅頭。之后劉剛又換過很多工作。在他看來,吃苦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并沒有顯得那么沉重,反而很從容。
但無論工作怎么換,劉剛每天晚上還是雷打不動地到地下通道唱歌。家鄉的親戚覺得劉剛整天不務正業,而他自己也曾一度認為唱歌也許沒有什么出路,很長一段時間里,陷入了“自己跟自己打仗”的狀態。年齡一天一天地增長,卻除了一把吉他一無所有。“如果不是網友們給我的支持,可能我就一直迷茫下去了。”劉剛感慨。
王旭老家在河南商丘,2000年到北京,第一份工作是燒鍋爐,閑著的時候就唱歌給兩個大鍋爐聽。2003年王旭到一家醫藥公司當庫管。聊天中,同事們得知王旭喜歡音樂、會彈吉他,就湊錢買了把吉他送給他。王旭就抱著吉他去了三里屯一個酒吧,試唱了一首《灰姑娘》后,酒吧老板很滿意,就招他當駐唱,但他老給人家誤點—其實他也沒辦法,走到國貿老堵車,所以就經常遲到,在那個酒吧只干了三天,就不干了。
之后有朋友告訴王旭,可以去地下通道唱。于是每到周末,王旭就帶著吉他,去公主墳地下通道,那是他的第一個唱歌的地方,之后也一直堅持在那里。
為什么喜歡音樂
王旭從三四歲時起,就跟著廣播一起唱《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之類的樣板戲。直到現在,小時候唱過的東西都還記得。小時候只要王旭一唱歌,大人們就會夸他,給他很多信心。
王旭十六七歲時,買了人生的第一把吉他,沒人教,他就硬生生地把吉他給“摳”會了。20多歲時,他就跟老家的一個歌舞團走了,一天5塊錢,到過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這些個地方。冬天跟歌舞團出去演出,夏天回家種田。
劉剛就沒有那么幸運了。雖然從小就喜歡音樂,但沒有系統地學過。當兵時,他每天都要訓練、站崗、干雜務,沒時間擺弄樂器。當兵的第二年,他攢了150塊錢買了一把吉他和一本教材,不敢明目張膽地練,只好轉入“地下”偷著學。他的住處從二樓窗戶跳下去有一個鴿子籠,上面是鍋爐房。每次劉剛都偷偷摸摸地拿著吉他跑到那頂上去自學。很多戰友都發現了,但沒有一個人去報告……劉剛也很感激他們。
現在,旭日陽剛也有了粉絲“鋼镚”,手里已經有六七首原創歌曲,打算“春晚”后推出自己的專輯……
他們似乎離夢想越來越近了,他們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都不要氣餒,雖然有人說現實很殘酷,但是只要努力了,還是會有希望的。”
旭日陽剛在向他們的夢想邁進。
深受啟發的故事篇三
2013年8月31日,我們戛灑鎮小學召開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前全體教職工會議。進入會場時,我看到會場上一下子多了30多個陌生的面孔。那是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新加入我們戛灑小學教師隊伍的成員。他們一個個朝氣蓬勃,洋溢著青春的力量。突然間新面孔中有一個人站起來和我打招呼,我仔細打量著這個人,終于認出了她。
她的名字叫李興鳳,是比我低三屆的小師妹。她2001年畢業于幼師專業,當時正值不包分配的年代,要參加工作必須通過招考那座“獨木橋”。而那年我們新平縣居然沒有招考幼師,她連過“獨木橋”的機會也失去了。經人引薦,她在我們鎮中心小學做了一名代課教師。當時代課教師的工資很低,但是她卻兢兢業業地堅持了三年。三年后被辭退了,又到了玉溪一家民辦幼兒園做了兩年的幼兒教師。后來聽說她與一個安徽人結婚生子,前往浙江和江蘇打過工,回新平戛灑開過小吃店,到玉溪做過生意。再后來就沒有了她的音訊。
時隔多年,能在教職工大會上遇見她,著實讓我意外。31歲的她不僅通過招考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更巧的是她被分配到我們的村完小——冬瓜林小學。散會后,我倆滔滔不絕地聊了起來。從她的談吐中,我知道了她為圓自己的教育夢而付出的艱辛。當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因為她曾在中心校代過課,她到我們冬瓜林小學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好幾個老相識。見面的第一句問話幾乎毫無例外:“李興鳳,怎么來當老師了,錢賺夠了?老板娘當膩了?”第二句話更是不敢恭維:“你的生意做垮了么,在商界混不下去了?老師的飯碗也不好端哦。”還有一些人戲稱她為“新來的老教師”。面對這些冷嘲熱諷,她沒有回應,沒有爭辯,只是默默地一笑置之。她的淡定處事,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暗暗佩服她的心胸與度量。
當別人在閑聊的時候,我總是在辦公室看到她的身影。有時她在備課,有時她在批改作業,有時她在學習專業知識。當別人在高調談論自己的輝煌業績的時候,她卻低調地來向我請教她在教學上的不解與困惑。記得她說過一句話:“我應該比別人多努力,和同屆的同學相比,我落后了13年;和應屆的師兄妹相比,我沒有了他們的青春。”她說得到,也做到了,后來發生的幾件事足以證明。
作為村完小校長,我看到她這樣努力,總想給她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因為我喜歡努力向上的`人。也許上天待她真的不薄,2013年11月,鎮中心小學要舉辦一次主題為“我的教育夢”的演講比賽,我毫不猶豫地將這次機會給了她,她也欣然接受了任務。從寫稿子到演講只有四天的準備時間,我原先還有點擔心,有點顧慮,畢竟她已經脫離了教師行業好多年,不知道她的基本功被荒廢了多少。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余的。第一天她就寫好了稿子,第三天的時候,她就自信滿滿地向我提出了請求,她要在校會上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進行一次彩排。經過我的同意,她在全校140多名師生面前上場了,得體的穿著,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音,恰到好處的態勢語言。現場靜得連掉一根針也能聽見。因為大家被她那高亢激昂的講演吸引了,被她那青春勵志的演講內容打動了。伴隨著她的一聲“謝謝”,現場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第四天下午是我陪著她到鎮上參加正式比賽的,我目睹了她講演的全過程。僅僅只過了一天,她的講演水平又得到了提高。我在驚嘆的同時也不忘用手機錄下那精彩的瞬間。17個村完小排名結果揭曉了,她榮獲一等獎,得到了代表戛灑鎮小學去縣城參加比賽的機會。全縣的選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老師,共有26人,可謂高手如云。而她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取得了全縣第6名的好成績。后來她還被邀請到全縣各中小學巡回演講,獲得了“優秀宣講員”的稱號。
不知不覺中到了收獲成績的七月。當我拿到全鎮的成績排名統計表的時候,我簡直有點不敢相信這樣的結果,她所任的兩個年級的數學成績居然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要知道,這兩個年級的數學成績一直在拖我們村完小的后腿,被鎮小學視為薄弱班級。而薄弱班級的“美譽”竟然止步于她的手中。在教師一年一度的履職考核中,她的綜合成績僅次于我,除了感嘆更多的是欽佩,我慶幸能夠帶領這樣努力向上的新人。
9月份,我們鎮小學組織了一次高效課堂技能競賽,我和其他教師力挺她去參賽。因為她骨子里本來就有一股闖勁兒,也當仁不讓地接受了使命。經過精心的準備,她奪得了數學組的冠軍,又一次光榮地代表戛灑鎮小學去縣上參加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結果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當她把好消息匯報給我的時候,我覺得有些遺憾,錯過了目睹她力挫群雄的風采。
2013年9月到2014年10月。短短的一年零兩個月,她為何成長得如此神速?當別人問她的時候,她總是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啊!”一句很簡短的話語,把功勞全部歸在了我這個村完小校長的頭上。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那是她努力的結果,那是她堅持夢想的結果。
是啊,曾經的代課教師,曾經的打工妹,曾經的老板娘,歷經13年,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那是怎樣的一種堅持?那是怎樣的一種信念?那是怎樣的一種毅力?為追求自己的夢想付出了許多艱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敢和應屆畢業生一較高下;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時沒有停下腳步,又付出了超常人的努力。她努力了,她奮斗了,她在30多位新教師中脫穎而出,甚至有些老教師也自愧不如。在我們鎮中心小學她成了一顆耀眼的新星,在新平縣的教育界也小有名氣。
這,就是追夢路上的小師妹。
【深受啟發的故事】相關文章:
鞋子的故事,深受啟發04-06
勵志故事啟發04-05
故事的啟發作文05-31
早會小故事及啟發04-05
故事的啟發作文(優選)11-27
堅強自信啟發故事作文12-09
信貸啟發人勵志的故事04-04
有啟發的童話故事12-07
早會勵志小故事及啟發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