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時間的故事范文3篇
珍惜時間的故事范文1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的,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的,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 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珍惜時間的故事范文2
東漢末年,有一個人名叫董遇,他從小喜歡學習。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總是帶著書,一有時間就坐下來學習。后來,董遇成了大學者。
有人問董遇:“你是怎么讀書的?”董遇回答:“我遇到讀不懂的書,就反復地看,反復地讀。”這個人反問:“反復讀一本書,哪有那么多時間呢?”
董遇說:“那就利用‘三余’的時間。”
這個人好奇地問:“什么是‘三余’的時間?”
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剩余,夜晚是白天的剩余,下雨天是晴天的剩余。只要用好了這‘三余’時間,就有時間讀書了。
【故事啟迪】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對于我們來說是尤其珍貴,而如何有效利用時間來進行學習,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董遇“三余”時間,充分體現了他善于學習和善于利用時間的方法。同時需要記住的是,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所收獲。
珍惜時間的故事范文3
著名科學家丁肇中說:“看電影是金錢和時間上的浪費,尤其是時間,那是最浪費不起的。”丁肇中讀起書來非常專心,夏天里甚至隆隆的'雷聲大作時,他都聽不見,可說是雷打不動。如果遇到疑難問題,他決不中途退縮,要么查閱參考書籍,要么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找到正確的答案,不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所以,他的時間總不夠用。在實驗室工作時,往往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為了搞科研,他需要和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聯系,他乘飛機是“買月票”。一般人乘飛機不能睡覺,他正相反,乘飛機是最好的休息,常常見他下了飛機,眼睛里掛著血絲就直奔實驗室……
【珍惜時間的故事】相關文章:
珍惜時間的故事11-23
珍惜時間的故事范文03-17
珍惜時間小故事01-27
珍惜時間的哲理故事11-23
珍惜時間的名言或故事12-06
關于珍惜時間的故事 作文04-17
珍惜時間的人生哲理故事精選12-09
珍惜時間03-20
時間珍惜的詩句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