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哲理故事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又稱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企業哲理故事金融風暴,希望對大家有用。
企業哲理故事金融風暴篇一
今天,二OO九年九月十五日,是世界金融危機一周年,重讀老子‘道德經’,更體會宇宙人生哲理。
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么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生命與健康是第一位,權與錢都是為人服務的手段,但是,有一些人,頭腦發昏,寧要虛名,不要活命,寧要財貨,不要腦袋,人性被徹底異化了。
例如:美國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富可敵國,但是,他還要運用詐騙手段,再詐取五百億美元,最后,當然難逃司法審判。
老子又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現代社會:一是過度消費,多過了環境和資源的承受程度;二是超前消費,享樂主義,消費未來。
金融危機,告訴我們,人們應該回歸,有節制的生活,節約資源,保持環境。
老子的智慧有二:
(一)是講‘均和’,‘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而金融危機的教訓是:‘損不足以奉有余’。窮人的錢,反被富人奪去,天下大亂。
(二)是講‘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老子不是禁欲主義,而是要求人民:見利思義,取之有道,天下太平。
老子又提出‘富貴論’:
何謂富?‘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興人,己愈多’。
何謂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總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之所以久傳不衰,而且,于今更盛,世界知名,是由于它包含宇宙、社會、人生,的普通哲理,深刻思考,和應變的大智慧。
企業哲理故事金融風暴篇二
1月7日,美國通用汽車公布:第三季度虧損25億美元,已經準備裁員30%;
11月20日,最受推崇的華爾街銀行高盛集團股價跌破53美元大關,跌至它十年前上市時的價格。《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一消息的題目是:“十年繁華成一夢”;
一天,獵人帶著他的獵犬去打獵。一聲槍響之后,一只野兔被打中了,可是野兔為了逃命,還在負傷奔跑。獵人命令獵犬去追趕。十分鐘過去了,獵犬空手而歸。獵人非常奇怪:“你為什么沒有逮回野兔?”獵犬回答:“主人,我已經盡力而為了。”
受傷的野兔回到家,受到了隆重歡迎。大家問:“你受了這么重的傷,為什么還能從獵犬嘴中逃脫?”野兔回答:“為了活命,我必須全力以赴。”
看了這則故事,我們看到兩種不同的表現:盡力而為和全力以赴。盡力而為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做事,被動、消極,是一種無自我、反應式的人生哲學。全力以赴則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和心靈的渴望,全身心投入,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創造式的人生態度。顯然,后者的態度和人生哲學能夠體現生命的價值。
企業哲理故事金融風暴篇三
哈德·塞柏德是一個擅長經營的德國建筑包工頭,曾將一個小公司打造成擁有2000多人的大企業。20世紀90年代初,一場席卷全歐洲的金融風暴嚴重影響了德國的經濟,哈德的公司也受波及。
這場危機的時間持續過長,不光是業務量銳減,更令哈德頭疼的是公司那些閑置的大型設備。賣掉吧,不但賣不出好價,而且意味著徹底放棄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事業;不賣吧,不僅占空間,每天還要花去不少的維護費用。每日望著這些無法派上用場的“雞肋”,哈德一籌莫展。
一個星期天,哈德去看他的工地。為防止機器銹蝕,員工們隔天都要啟動一下大型設備。看著一臺往來奔突的大型挖機,哈德動了興趣,就讓師傅教他開機操作。
不到一個上午的工夫,哈德已能熟練地操作挖機搬石運沙了。下機之后,哈德先前的郁悶心情一掃而光,一個突如其來的靈感隨之而生。
哈德當即買下一座荒山,并從就近的河道中運來大量沙土。經過一番準備之后,一家別開生面的“工地游樂園”正式開張。以前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操縱起重機、壓路機、翻斗車、鏟土機、挖土機等大型機械,如今可以親自駕駛,這種體驗立即引發了市民尤其是成年人的極大興趣。
一時間,哈德的樂園門庭若市。這種被譽為“成年人游戲”的娛樂項目,讓一些勞心費神的上班族得到了極大的解脫和滿足。
半年以后,哈德由建筑包工頭變成身兼樂園老板等幾家集團公司的CEO。他的資產,也因這場不景氣的經濟危機而翻了兩番。
每一個人的玩興與生俱來,和兒童一樣,成人也有獵奇求新的強烈興趣。及時轉變觀念,利用不改的童心賺成年人的錢,廢物也就變成寶貝了。
【企業哲理故事金融風暴】相關文章:
金融風暴的哲理故事04-03
企業的哲理故事04-03
企業哲理故事04-03
企業員工哲理故事04-03
企業管理哲理故事04-03
企業文化哲理故事04-03
經典哲理故事和哲理04-03
哲理故事03-29
哲理的故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