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生物《生命的延續》復習要點
1 生殖的類型
1.1 無性生殖及其意義
1.1.1 幾種常見的無性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等
1.1.2 無性生殖新技術及其應用:快速繁殖,培育無病毒植物,人工種子;克隆哺乳動物
1.2 有性生殖及其意義:既具雙親的遺傳性,又因有基因重組而具更大的變異性
1.2.1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花粉粒和卵細胞的形成部位、雙受精的概念)
1.2.2 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征
2 減數分裂(以哺乳動物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為例)
2.1 減數分裂的過程(圖解)(以哺乳動物的配子產生為例)
2.2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生物學意義:
2.2.1 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2.2.2 導致可遺傳變異——基因重組的產生
2.3 細胞分裂圖象的變式及辨識
3 被子植物的個體發育
3.1 種子的形成和萌發
附“被子植物果實不同部分的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以玉米為例):一粒玉米就是一個果實,它由果皮,種皮,胚和胚乳四部分組成。果皮和種皮屬于母體的體細胞組織,其性狀特征是由母體基因型所決定的。與當代的授粉作用沒有關系。
由于被子植物的卵細胞和精子并不是經過減數分裂直接產生,它們分別于胚囊和花藥中的大、小孢子母細胞,大、小孢子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產生大、小孢子后,再經有絲分裂形成。在被子植物的雙受精中,兩個精子是同源的(染色體組成相同),卵細胞和兩個極核也是同源的(為母體其它體細胞中的一半)。雙受精的結果,由受精卵發育成的胚,其染色體是二倍的(2n);由受精極核發育成的胚乳,其染色體是三倍的(3n)。一粒正常的玉米籽粒可以說是胚(2n),胚乳(3n)和母體組織(2n)三方面密切結合的嵌合體。這三方面在遺傳基礎上是有區別的。
3.2 植株的生長和發育
營養器官(根、葉、莖)和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及其關系
4 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
4.1 胚胎發育
受精卵的特征
原腸胚三個胚層發育的實驗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羊膜卵動物的胚胎發育特點
4.2 高等動物生殖發育全過程(圖解)
4.3 動物繁育的新技術:
核移植技術;胚胎移植及胚胎分割移植技術
【高考生物《生命的延續》復習要點】相關文章: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生物高考復習要點12-08
高考復習的要點12-09
高考英語復習要點12-09
高考英語復習的要點03-09
高考政治復習要點12-09
高考語文復習的要點08-20
高考數學復習要點03-09
淺談高考復習要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