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高考物理共點力的平衡專題考點復習教案

時間:2022-12-09 19:24:22 高考物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考物理共點力的平衡專題考點復習教案

  【考點透析】

高考物理共點力的平衡專題考點復習教案

  一 本專題考點:共點力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 理解和掌握的內容

  1.共點力:各力的作用點相同或力的作用線交于一點。在不涉及物體轉動的問題中,可把非共點力經平移轉化成共點力。

  2.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衡狀態: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注意速度為零加速度不為零不是平衡狀態,例如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不是平衡狀態。

  (2)衡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即∑F=0。由牛頓第二定律F=ma,當a=0時,F=0。我們可把共點力的平衡條件理解成牛頓第二定律的一個推論。

  (3)點力平衡條件的推論:

  幾個力構成平衡力,其中一個力和其余力的合力構成平衡力;

  幾個力構成平衡力,其中幾個力的合力和其余力的合力構成平衡力;

  三個非平行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這三個力是共點力。

  3.求解共點力平衡的問題常用法:

  (1)交分解法,此時平衡條件應表述為:∑FX=0 ∑FY=0。在建立坐標系時,要考慮盡量減少力的分解。

  (2)的三角形法,物體受到同一平面內三個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時,將這三個力經平移必得到一個閉合三角形。

  (3)體法。

  【例題精析】

  例1 重力為10N的小球被輕繩a、b懸掛在天花板和墻壁上,其中繩b水平,繩a與豎直方向成30°角,如圖1-37所示。求繩a、b的拉力。

  解析:方法一: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如圖。小球受三個力的作用,

  根據平衡條件,這三個力中的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跟第三力必然等大反向。

  將Ta 、Tb合成,其合力為F,如圖1-38,根據平衡條件F=G=10N

  在直角三角形中,

  這種先把某些力合成再建立力學方程的方法稱為合成法,在物體受力不多,比如三個力時采用此種方法比較方便。.這種方法不但在平衡問題中經常可以采用,在動力學問題中也經常可以用到。

  方法二: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將不在坐標軸上的力向坐標軸上進行正交分解,如圖1-39。

  根據平衡條件 ΣFx =0 ΣFy =0

  有 Ta sin30°-Tb = 0 ………… ①

  Ta cos30°-G = 0 ………… ②

  由②解得

  代入①解得

  這種方法稱為正交分解法,它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重要方法,特別適合在物體受力比較復雜的情況下。

  從以上兩種方法中可以看到,解決力學問題,首先要在明確了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對研究對象做出準確、清晰的受力分析,而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建立力學方程的重要手段和步驟。

  例2 如圖1-40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在水平恒定的推力F的作用下,物體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則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

  解析:分析物體受力情況,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1-41。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

  在X軸方向 ①

  在Y軸方向 ②

  又 ③

  由以上三式,

  思考拓寬:我們實際沿斜面方向建立X軸,解題時,也可取F的方向為X軸,這樣需分解兩個力。若在其它方向建立坐標,則四個力都要分解,造成運算麻煩。因此,在建立坐標系時,要盡量讓更多的力落在坐標軸上。

  例3 有一直角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豎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一個小環P,OB上套有一個小環Q,兩環質量均為m,兩環間由一根質量可忽略、不可伸長的細繩相連,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圖1-42)。現將P環向左移一小段距離,兩環再次達到平衡,移動后和移動前比較,AO桿對P環的支持力N ;細繩的拉力T 。(以上兩空填“變大”、“變小”、“不變”)

  解析:分析P、Q的受力情況如圖1-43,取Q為研究對象,P左移時,繩與豎直方向夾角變大,拉力變大;取整體為研究對象,N2=2mg,AO對P的支持力不變。

  思考與拓寬:求解N2,可取P為研究對象,利用正交分解法,同樣可得正確結果,但不如整體法來得直接。運用整體法,可避免分析求解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應為解題首選。

  【能力提升】

  Ⅰ.知識與技能

  1.將某種材料的長方體鋸成A、B兩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緊靠在一起,如圖1-44所示,物體A的角度如圖中所示。現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體,使A、B保持矩形整體沿力F方向勻速運動,則

  A.物體A在水平方向受兩個力作用,合力為零

  B.作用于A的摩擦力不止一個

  C.物體B對A的壓力大小等于桌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

  D.物體B在水平方向受五個力作用

  2.如圖1-45所示,用繩子牽引小船使之勻速向岸運動,設水的阻力不變,在小船靠岸前

  A.繩子的拉力不斷增大 B.繩子的拉力不變

  C.船所受浮力不變 D.船所受浮力增大

  3.如圖1-46,物體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靜止

  A.如在A上輕放一物體,A將勻速下滑

  B.如在A上輕放一物體,A將加速下滑

  C.若在A的上表面加一豎直向下壓力,A仍靜止

  D.若在A的上表面加一豎直向下壓力,A將勻速下滑

  4.如圖1-47所示,AB為可繞B轉動的擋板,G為圓柱體。夾于斜面與擋板之間。若不計一切摩擦,使夾角β由開始時較小逐漸增大到90°的過程中,擋板AB受到的壓力

  A.不斷增大 B.不斷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Ⅱ.能力與素質

  5.如圖1-48所示,A、B兩物體的重力分別為3N、4N,A用繩懸掛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間的輕彈簧的彈力為2N。則繩的拉力的可能值為 ____ 。B對地面的壓力的可能值為 。

  6.如圖1-49所示,人重600N,平板重400N,如果人要拉住木板,它應施加的拉力為 N。若人重不變,平板重力超過 N時,人無論如何也拉不住木板。

  7.如圖1-50所示,一個體積為V=1m3,質量m=0.29kg的氫氣球,用一根長度等于氣球半徑的細繩系住,繩的另一端固定在光滑豎直墻上,試求氣球平衡時,墻受到的壓力和繩中的張力。已知空氣密度ρ=1.29kg/m3

  8.如圖1-51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固定光滑硬桿OA、OB成θ角,在兩桿上分別套有輕環P、Q,并用輕繩連接兩環。現用恒力F沿OB方向拉環Q,當兩環達到平衡時繩子的張力多大?

  效果驗收

  一、選擇題

  1.如圖1-52所示,A、B、C的質量分別為mA、mB、mC,整個系統相對于地處于靜止狀態,則B對C和地面對C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

  A.mAg,mBgB.mBg,mAg

  C.mAg,0D.mBg,0

  2.如圖1-53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塊受到力F的作用保持靜止。現在使力F增大,物塊仍然靜止。

  A 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減小B 物塊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變

  C 物塊對地面的壓力一定減小D 物塊受到的合力一定增加

  3.三個在同一平面上的力,作用在一個質點上,三個力的方向在平面內任意調節,欲使質點所受合力大小能在0.14N到17.5N的范圍內,這三力的大小可以是

  ①4N,6N,8N②2.5N,10N,15N③0.14N,9N,17.5N④30N,40N,60N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③④

  4.如圖1-54所示,物體重100N,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右端與一輕彈簧連接,物體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40N。用一水平向左的30N的力作用在物體左端,物體仍靜止,則物體所受彈簧的彈力不可能的是:

  A.20N B.40N

  C.60N D.80N

  5.有兩個互成角度的共點力,夾角為θ,它們的合力的大小隨θ的變化關系如圖1-55所示。那么,這兩個力的大小分別是

  A. 3N、4N B.2N、5N

  C. 1N、6N D.3.5N、3.5N

  6.如圖1-56所示,一根輕繩跨過定滑輪后系在大重球上,球的大小不能忽略。在輕繩的另一端加一豎直向下的力F,使球沿斜面由底端緩慢拉上頂端,各處的摩擦不計,在這個過程中拉力F

  A.保持不變B.逐漸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少D.先減少后增大

  7.如圖1-57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個三角形木塊abc,在它的兩個粗糙斜面上分別放有質量為m1和m2的木塊。當兩木塊沿三角形木塊勻速下滑時,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

  A.有摩擦力作用

  B.沒有摩擦力作用

  C.由于m1 、θ1、m2、θ2均未知,故無法確定是否存在摩擦力

  D.勻速下滑比靜止時的支持力要小

  8.有一直角V形槽,固定放在水平面上,槽的兩側壁與水平面夾角均為45°,如圖1-58所示,有一質量為m的正方體均勻木塊放在槽內,木塊與槽兩側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 和 ( > )。現用水平力推木塊使之沿槽運動,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A. B.

  C. D.

  二、填空題

  9.如圖1-59所示,表面光滑、重力不計的尖劈插在縫AB間,在尖劈背上加一壓力F,則尖劈對A側的壓力為 ,對B側的壓力為 ,已知尖劈的夾角為 。

  10.在驗證“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實驗中,某小組得出如圖1-60所示的圖(F與A、O共線),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套的結點,(1)圖中_____是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_____是F1與F2合力的實際值.(2)驗證力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最終表現為驗證________。

  11.用精密儀器測量一物體的長度,得其長度為1.63812cm,如果用最小刻度為mm的米尺來測量,則其長度讀數應為___________cm,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來測量,則其長度應讀為___________cm,如果用千分尺來測量,則其長度應讀為_________cm。

  三、計算題

  12.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傾角為θ的斜面體上恰好能沿斜面勻速下滑,這時斜面體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現用力沿斜面向上的方向拉該物體,使它沿斜面勻速上升,斜面體仍靜止不動。求此時地面對斜面體的靜摩擦力多大?

  13.如圖1-61所示,一個圓球半徑為R,重量為G,其重心不在球心O上,現把它放在槽M、N上,平衡時重心在球心的正上方R/3處,支點M、N在同一水平面,相距也為R。摩擦力不計。則平衡時支點M對圓球的支持力的大小為多少?

  14.如圖1-62所示,兩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兩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分別為k1和k2,上面的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現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的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多少,上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多少。

  專題五 1.B 2.A 3.C 4.B 5.1N或5N;6N或2N 6.250;1800 7. ; 8.

  效果驗收: 1.C 2.C 3.C 4.D 5.A 6.B 7.B 8.A 9. ; 10.F′;F ;F與F′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11.1.64;1.638;1.6381 12. 13.

【高考物理共點力的平衡專題考點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高考物理專題備課復習教案05-10

高考物理專題精解:力和物體的平衡05-10

高考物理實驗復習專題訓練05-08

高考物理考點重點交變電流復習05-10

高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資料05-07

高考物理力學綜合問題專題復習05-09

高考物理考點預測05-05

高考物理必考點05-10

高考物理第一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及其應用專題考點復習教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