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三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方案一】
〖教學角度〗
說讀──以多角度的“說”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主要教學步驟〗
。、播放配樂朗讀,凝神、靜聽、感受。用概括性語言說感受。
。病⒆杂烧b讀:
教師導引:本文是一首抒情散文詩,也是一幅富有流動感的畫。用描述性語言說畫面。要求展開聯想和想像,具體描繪暴風雨孕育圖、暴風雨迫近圖、暴風雨來臨圖。
。场⒔處熖岢觥拔覟檎n文配插圖”的創意。學生分組給三幅圖配畫。
。、展示優秀插圖:
用解說性語言說“圖”。解說中,教師設疑探討,如不畫海鷗、海鴨、企鵝怎樣?畫面色彩、比例調配有何特點?三幅圖主體與背景有何變化等,以領悟畫意,探討手法,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義。
。怠⒃诶斫鈨热、把握形象、明確手法基礎上誦讀回味。用抒情性語言表達對海燕的贊頌之情。
【方案二】
〖教學角度〗
寫讀──獨立感知課文材料,將個性化閱讀體驗用“寫”進行表達。
〖主要教學步驟〗
。薄⒔榻B作者和寫作背景,激發朗讀興趣。
。病⒆杂衫首x。要求放聲動情,讀出詩情、詩意和詩味。
3、組織“寫”的層進訓練。分塊操作:
、乓龑首x技巧、語言妙要、手法運用作“賞析式”評寫:
、僮x評重點字詞句段,就重音、語速、停頓、層次、情感作標注,寫朗讀要領提示。
、谶x讀喜愛的`語句,揣摩品味,寫“一句話的品評”。
③研討對比、烘托、象征手法的妙用。寫“一段話的手法評析”。
、凭驼n文內容進行創造性的“寫”:
、俳o本文擬寫副標題;
、趯懸痪湓挼暮Q嗨孛;
、郯l表一則“海燕的宣言”;
④抒寫海燕(或其他海鳥)啟示錄。
。础懽,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書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闡明。
2、體會兩封信中的聯系及堅強的含義。
3、嘗試用書信與同學、朋友、師長進行友好的交流。
【教學重點】
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難點】
對于堅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學方法】
導讀法。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復習書信的寫作格式,導入新課。
信封:左上方填寫郵編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間居中寫收信人姓名,加上稱呼。信封右下方為寄信人地址及郵編。
正文:
1、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獨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4、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后應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5、具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系,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寫日期。
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行書寫未盡事宜。
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封書信。
板題:
7、傅雷家書兩則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第一封書信,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再次默讀文章,把握內容。
思考:第一封書信的主題是什么?
明確:如何面對挫折。
三、合作、探究
思考題:(小黑板出示)
1、這封信是傅雷在兒子什么心境下寫的?找出句子。
2、開頭為什么這樣稱呼?
3、對于情緒的高低起伏,傅雷給兒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4、課文中有兩處生動的比喻,請找出并體會其含義。
討論明確:
1、這種情緒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是會有的
2、稱呼是聰,親愛的孩子,因為傅聰當時正是精神消沉的時候,這樣溫情的稱呼,會給傅聰帶去父母的愛。
3、⑴ 面對情緒上起伏跌宕的正確態度之一:泰然處之,保持心理相當平衡。
、 面對情緒上起伏跌宕的正確態度之二:正視錯誤,冷靜對待,徹底感悟,引為借鑒。
4、⑴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提示:比喻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性,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 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提示: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傅雷要求兒子在回首往事的時候要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做到冷靜、灑脫。
四、課堂小結
第一封家書,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前者,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后者,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滿感情。但融匯、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
五、作業布置
研討與練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板題:
7、傅雷家書兩則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第二封書信,掃清文字障礙。
2、學生再次默讀文章,把握內容。
思考:第二封書信的主題是什么?
明確:如何面對成功。
三、新課講授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后。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悅。
2、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寫了什么?
明確:他并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稱贊了傅聰面對掌聲、贊美的冷靜。
3、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這句話承上啟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4、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于堅強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
明確:關于堅強的解說: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總結:在傅雷看來,堅強,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贊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
5、在傅雷看來,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明確:是擁有二顆赤子之心。
6、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純潔。
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最高峰。而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愿望。
7、傅雷結合音樂院長對傅聰的評價,以及舅舅關于傅聰小時候的記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議。你能夠找到嗎?
希望傅聰做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古老文明傳遞到世界藝術殿堂的各個角落,并且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詩人靈魂的民族,因此音樂的表現力應該增加氣吞斗牛的陽剛之氣。
8、討論: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關于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
明確:第一封信里,他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小結: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借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四、課堂總結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于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于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五、作業布置
研討與練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認讀本課詞語,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凡是要多動手,多實踐,別盲目相信權威。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杯子,金魚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小實驗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 一次,一位科學家向幾個小朋友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一個叫瑪利亞的小朋友發現這個問題是錯誤的。那科學家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這個錯誤的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討論!學習之前,我們先來和課文中的漢字娃娃打打招呼。
2 認讀生字
3 讀詞語
二、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1 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2 讀后交流
(1)科學家提出了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讀讀第一自然段。
(2)你覺得這個問題奇怪嗎?哪兒奇怪?
(3)指導讀,讀出奇怪的語氣來。
3 小朋友是怎么議論的呢?
(1)根據小朋友的發言,相機理解搶著說
(2)你還有不同的答案嗎?剛才大家都爭著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這就是課文里說的哪個詞語?議論紛紛。
(3)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4 引讀第三段
(1)瑪利亞覺得他們都沒有說對,但又說不出什么道理來。因此,她的心里充滿了疑問,課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個詞告訴了我們?趕快去找找吧!理解滿腹疑惑
(2)媽媽怎么說?
5 瑪利亞動手實驗,發現了什么?讀第四自然段,勾畫有關的句子。
6 是這樣的嗎?我們也來做做這個實驗。
(1) 演示實驗。理解水漫出來了
(2) 這樣的結果是瑪利亞根本沒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氣,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讀句子:哎呀,水漫出來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 瑪利亞這么生氣,是為什么呢?
7 第二天,瑪利亞找到那位科學家,質問他怎么可以提錯誤的問題來騙他們,科學家聽了,哈哈大笑。這是為什么?學生回答后相機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導學生讀科學家說的話。
8 瑪利亞聽了,高興地說哦,我明白了!瑪利亞明白了什么?指導讀第七自然段,讀出高興。
三、總結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聽到或經歷過類似的事嗎?講一講。
四、作業
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先說在請完成書上的最后一題。
板書設計:
不迷信
25 科學家的問題
動手做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02-2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設計方案參考11-20
跳繩教學設計方案11-24
背影教學設計方案11-25
《遲到》教學設計方案11-24
《西湖》教學設計方案11-24
《掌聲》的教學設計方案11-30
《頤和園》教學設計方案11-30
《江姐》教學設計方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