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統》 模擬試題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統》涉及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很多學科,是各學科緊密相連綜合交叉的一門新學科。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管理信息系統》 模擬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管理信息系統》 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一、填空題(共20分,每個填空1分)
1、 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一般要有三個成功要素:、組織系統性隊伍、 遵循系統工程 的開發步驟。
2、 信息的價值有兩種衡量方法:一種是按 所花的社會必要勞動量 來計算;另一種是按照使用效果來衡量。
3、 信息管理階段的管理內容主要有、硬件和軟件管理、通信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 。
4、 戰略規劃的有效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
5、 按照系統的分析要素,可以把系統開發方法分為三類:面向處理方法、面向數據方法和 面向對象方法 。
6、 組織結構和功能分析主要有三個部分內容:、業務過程與組織結構之間的聯系分析、 業務功能一 。
7、 判斷一個系統的好壞可由以下四個方面觀察:目標明確、、接口清楚和
8、 目前用于描述模塊內部處理過程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結構化英語方法和算法描述語言方法。
9、 系統切換的方法有直接切換、并行切換、
10、 息表達的形式有文字表述、數字表達和
11、 按
12、 系統初始化主要包括處理模型的初始化、 原始帳務數據 的初始化和系統控制變量的初始化三部分。
13、 信優化程度,可將系統集成分為連通集成、和最優集成。
14、 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規劃最后應當定義清楚IT應用架構、IT數據架構、IT基礎設施、
15、 建立一個良好的需的數據,是衡量信息系統開發工作好壞的主要指標之一。
二、名詞解釋(共30分,每小題5分)
1、 管理信息系統(《中國企業管理百科全書》定義的)
答: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由人、計算機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管理信息系統能實測企業的各種運行情況;利用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從企業全局出發輔助企業進行決策;利用信息控制企業的行為;幫助企業實現其規劃目標。
2、 三明治法
答:三明治法是將規劃分為企業規劃、IS規劃和IT規劃三層。三者緊密聯系、相互交互、多次循環、多重反饋。
3、 原型方法
答:一開始就憑借著系統開發人員對用戶要求的.理解,在強有力的軟件環境支持下,給出一個實實在在的系統原型,然后與用戶反復協商修改,最終形成實際系統。
4、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答:系統總體結構設計是根據系統分析的要求 和組織的實際情況,對新系統的總體結構形式和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大致設計,它是一種宏觀、總體上的設計和規劃。系統總體結構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子系統的劃分(或稱系統劃分)網絡和系統的配備、設備選型、新系統計算機處理流程圖。
5、 速成原型式程序開發方法
答:它在程序設計階段的具體實施方法是,首先將HIPO圖中類似帶有普遍性的功能模塊集中。然后再去尋找有無相應、可用的軟件工具,然后用這些工具生成這些程序模型原型。
6、 并行切換:這種切換方式是新老系統并行工作一段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以后,新系
統正式替代老系統切換方式。
三、簡答題(共40分,每小題8分)
1、 簡述信息系統的開發步驟。
答:第一、,建立領導小組
第二、組成系統組
第三、進行系統規劃
第四、組織開發
2、 企業戰略與信息系統戰略如何相互影響?
3、 系統設計報告應包含哪些內容?
答:①系統總體結構圖
②系統設備配置圖
③系統分類編碼方案
④數據庫結構包括DB結構和在內結構、數據字典等
⑤I/O設計方案
⑥HIFO圖\IPO圖等
⑦系統詳細設計方案說明書
4、 系統運行管理制度應包含哪些方面?
答: ①系統運行管理的組織機構\
②基礎數據的管理\
③運行管理制度\
④系統運行結果分析
5、 什么是系統實施?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系統實施是新系統開發工作的最后一個階段,所謂實施指的是將系統設計階段的結果在計算機上實現、系統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① 按總體設計方案購置和安裝計算機網絡系統
② 建立數據庫系統
③ 程序設計與調試
④整理基礎數據;培訓操作人員
⑤投入切換和試運行、
四、論述題(10分)
管理信息系統對管理者行為產生了哪些影響?
答:
《管理信息系統》 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一、填空題(共20分,每個填空1分)
1、 計算機應用的主要內容為軟硬件,而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內容為。
2、 管理信息系統是個系統,因為它是由人組成,而且有經濟和政治活動的系統。
3、 信息管理者負責信息系統的設計實現,在實現以后,他負責信息系統的。
4、 信息采集的方法有三種:自下而上的廣泛收集、
5、 對象調查可分為系統初步調查、和詳細系統調查三部分。
6、 、功能/數據分析和 等。
7、 系統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下一階段的。
8、 HIPO圖一般由一張總的 IPO圖 組成。
9、 程序設計的主要依據是系統設計階段的HIPO和 編程語言設計 。
10、 衡量編程工作的指標有可靠性、規范性、可讀性,以及。
11、 管理信息系統對管理的影響是發展的。
12、 信息的可擴散性存在兩面性:一方面; 另一方面可能 。
13、 BSP方法是根據信息的產生和使用來劃分子系統的,具體的做法是用 U/C圖 。
14、 BPR實現的手段是靠兩個使能器:一是,一是組織。
15、 按照系統的分析要素,可以把系統開發方法分為三類:方法。
二、名詞解釋(共30分,每小題5分)
1、 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結構
答:信息源、信息處理器、信息用戶、信息管理者、
2、 信息管理的廣義概念
3、 BPR
答:BPR是對企業過程進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以求企業關鍵的性能指標獲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
4、 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
答: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是迄今為止最傳統、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系統開發方法。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作系統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戶至上的原則、結構化、模塊化、自頂而下地對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
5、 第二范式
答:第二范式是指每個表必須有一個,其他數據元素與主關鍵字一一對應。
6、 數據測試
答:數據測試即用大量實際數據進行測度。數據類型要齊備,各種“邊值”“端點”都應調試到。
三、簡答題(共40分,每小題8分)
1、 如何判斷一個系統的好壞?
答:系統的好壞可以由以下四個點觀察:第一,目標明確合適是評價系統的第一指表。第二是結構合理,
一個系統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子系統又可劃分為更細的子系統,連接清晰,路徑通暢,冗余少等,說明系統是發的。第三,定義十分清楚的的接口是表明系統是好的。第四,只有系統能觀能控,系統才會有用,才會對目標作出貢獻。
2、 戰略目標集轉化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第一,這個方法第一步是識別組織的戰略集,先考查一下該組織是否有寫成文的戰略式長期計劃,如果沒有,就要去構造這種戰略集合。
第二步是將組織戰略集轉化成MIS戰略,MIS戰略應包括系統目標,約束以及設計原則等。
3、 試比較三種系統開發方法的需求分析過程。
答:如果用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來開發系統,其思路應該是先對問題進行調查,然后從功能和流程的角度來分析、了解和優化問題,最后規劃和實現系統;如果用原型開發方法來開發系統,其思路應該是先請用戶介紹問題,然后利用軟件工具迅速地模擬出一個問題原型,再與用戶一道運行和評價這個原型,最后優化和整理系統;如果用面向對象開發方法來開發系統,其思路應該是先對問題進行調查,然后從抽象對象和信息模擬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將問題按其性質和屬性劃分成各種不同的對象和類,弄清它們之間的信息聯系,最后用面向對象的軟件工具實現系統。
4、 簡述系統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
答:①組織情況簡述
②系統目標和開發的可行性
③現行系統運行狀況
④ 新系統的邏輯方案
5、 簡述信息系統的開發步驟。
答: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現階段。
四、論述題(10分)
在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為什么要進行人員培訓?培訓的內容有哪些?
【《管理信息系統》 模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