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興趣俞敏洪勵志經典故事
靠英語培訓打出一片天的教育科技團體2006年在美上市,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由此身價猛漲,高達數億美元,顯示了掙錢的才能。現在,他再次展示了花錢的智慧。
“辦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破,讓鄉村孩子也能接受一流的大學教導,這是我今后最想做的事。”俞敏洪委員在政協會議期間接收采訪時,頻頻提到他稱為人生幻想的打算,人生格言。
這個妄想正在實現中。俞敏洪流露,學校地點在北京,已經開端征地,占地約500畝,估量硬件投入8億元,還要設立一個20億元的基金會,“這件事件是我的畢生大事,我會盡力把它做好。”
按老俞的主意,這是一個最多可招收5000名本科生,以經濟、法律、商學、哲學、宗教等專業為主的小型大學,招生主要面向農村孩子。
“我不盤算怎么收膏火,重要靠贊助、捐款和勤工儉學輔助學生實現學業,”俞敏洪說,“這個大學主要靠企業家捐錢,他們的名字會被刻在墻上,當然,我首先要把錢捐出來。”
前北大英語老師俞敏洪15年前“下海”開辦新東方,贊助數以萬計懷著出國夢的年青人逾越英語測驗關,也借助資本市場發明了財產神話。但俞敏洪表示,對出生農家、曾睡在豬圈旁的他來說,早有辦一所學校轉變田舍郎弟運氣的設法。因為,教育不公正的景象之一,是近年來農村孩子上大學的比例降落。
對辦大學,俞敏洪絕不自謙地說本人有得天獨厚的上風,“在中國,個別是搞教育的沒錢,有錢的不搞教育,我恰好既有錢又有教育的思維”;而且,還有豐盛的人脈,“我能夠招集中國一流的教學、思惟家來學校。”
今年45歲的俞敏洪坦承多少年前曾遭受“中年危機”,但當初已經從前,由于曉得人生的后半段有件主要事情在等著做——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學,“你的性命會因而變得很充實,而一旦空虛,危機就消散了。”
他表現,有錢之后自己的心態沒變,依然“忠貞不渝地做著始終想做的事情,而且堅韌不拔地自己的生涯方法”。看到不少新東方員工買了別墅,俞敏洪很愉快,但自己仍住一個小三居室,一間書房,一間臥室,還有一間是客廳,“挺舒暢的”。
俞敏洪說:“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興趣。”
俞敏洪還不為他的大學想好校名,但可能不會用“新東方大學”,為的是與新東方的貿易運作模式區隔開。“這個大學不在新東方的產品線內,它完整是我的個人夢想,盼望不急不躁緩緩地做下去。”
【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興趣俞敏洪勵志經典故事】相關文章:
俞敏洪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興趣勵志文章04-08
俞敏洪說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興趣美文05-11
俞敏洪勵志故事-關于俞敏洪的故事04-18
俞敏洪的勵志故事04-05
俞敏洪勵志故事05-09
俞敏洪勵志美文-俞敏洪勵志美文04-02
俞敏洪的故事05-11
俞敏洪課堂勵志故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