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俞敏洪的創業路是如何走過來的
「有些項目一看就知道到底怎么樣」,歷經24年,俞敏洪先生經歷了創業路上的種種磨難。豐富的經歷,讓他對早期項目有著異于常人的直覺。中國合伙人的故事雖然廣為人知,但小創發現,實際生活中創業者還是會在「同一顆石頭」上絆倒。
不要偽創新、偽創業
我覺得現在的創業大環境有一定的誤導性。
異想天開的人特別的多,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就要創業的這種人也很多,或者拿著商業計劃書纏著你就想騙錢的人也有一堆,F在的創業者,有一點點想法,就可以要幾個億的估值給你看。
現在很多所謂移動互聯網的創新,在我看來都是偽創新。理由非常簡單的,他實際上就是通過移動互聯網,把原有商業模式去中間化,搞流量,然后再找商業模式。這點事大家都會。商業模式很容易復制,最后拼的是人,他能調動資源的能力、速度。
我比較主張創業人士積累一定的經驗以后再去創業。大學還沒畢業或者剛畢業就去創業,失敗率會高很多。
不要過于急功近利
創業不要急功近利。過程可以加快,但是過程不能越過這件事情,大家應該能夠明白。
你的創業路徑,商業敏感性,客戶的忠誠度以及發現客戶的能力,團隊建設能力,公司結構治理能力,和世界上的經濟資源,以及國內所有的資源接軌的能力,所有這些東西你都可以縮短,但是絕對不可能越過。
我說過一句話:人生如果不創業一定是不完整的,但創業是需要經驗和準備的。
要活下去、要有大市場
大家開始創業的時候,我認為有兩個要素很重要,第一是眼前你做的商業模式和眼前你所做的事情能不能活下去;第二,你這個商業模式未來到底有怎樣的大市場等著你。
我的個人體會是,一旦你走上了創業這條道,你就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你最多就像一架飛機一樣,難得檢修一下自己,加點油,就得要再次沖上天空。
大家不要以為你們創業不容易,我們守業更加更加不容易。
能持續發展下去
什么商業模式才是好的商業模式?
第一,老百姓實實在在的需求,這是最重要的。
不要一想到一個商業模式,就立即行動。一定要深刻了解你的客戶是不是有這個需求,是剛需還是非剛需。
第二,在創業的時候,所有的資源是不是能支持創業持續發展下去。
創業中間有一段時間處于虧錢的狀態沒有問題,但最怕的是一直虧下去,又沒有資源來銜接。
第三,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獨一無二的有威望的創業者。
你怎么樣讓你的重要團隊成員跟你共同奮斗,一起進行利益上的分割變化,滿足大家的愿望,最后還能在你的帶領下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全靠你這位創業者的綜合領導力。
合伙人靠譜、CEO靠譜
我覺得創始人本身必須是一個真正的領袖型人物。領袖型人物是慢慢鍛煉出來的,創業伊始你的公司可能只有幾個人,像新東方起步時就只有兩三個人,經過逐步的磨煉才慢慢發展到現在的四五萬人。但創業初期創始人就必須具備領袖特質,包括強大的決斷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和對項目及商業模式的透徹研究。創業過程中與投資人談判,與政府去交涉等等都需要有人去做。
所以,創業成功的人通常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而是綜合性能力比較強的人。
CEO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一是專業的能力,二是潛在能力。這跟讀書有一定的關系,但更多是與你抓取信息的能力有關系。這兩種能力是做生意特別重要的特征。還有幾點也很重要:
1.平衡機制特別重要。
2.對時間和資源的最佳把控。
3.確立創新、開放的系統和結構的顛覆能力。
【俞敏洪的創業路是如何走過來的】相關文章:
俞敏洪創業語錄04-09
俞敏洪說創業05-12
俞敏洪創業故事05-12
創業邦俞敏洪05-07
有關俞敏洪創業分享05-12
俞敏洪的聯系方式-如何聯系俞敏洪老師05-10
俞敏洪談員工辭職創業05-12
向俞敏洪學習創業之道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