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次同讀一本書活動,學校要我們重讀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通過再讀,在這本書里能發現我在日常教學中的不足及他在同樣的情境中看事情的透徹與處理手法的大氣。每每看到都不禁讓我由衷的佩服,不得不說這本書確實是一本好書。
其中,讓我深受啟發的是書上的一句話: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反思現在的教育現狀,為了課堂紀律,為了考試成績,不僅學生怕連老師都在害怕,大多數課堂都染上了“恐懼”的氣氛。學生守紀是因為害怕受懲罰,考不好是怕老師批評、家長責罵、同學嘲笑。在家里也是如此,家長們挖空心思,對孩子又打又罵,逼迫孩子學習,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學生長期以來處于一種“戰戰兢兢生活”的情況,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然而老師又怎么樣呢,老師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學生喜歡,害怕上課沒人聽講,害怕自己管不住學生,害怕被同行嘲笑。在雷夫老師的教室里,沒有“害怕”這兩個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懼,用信任建立起一座堅固的橋梁,使教室的一切變得不一樣,使學生熱愛學習,為他人著想,最終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師生之間的信任。
讀完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也便明了了他為什么能在他并不特殊的教室里創造出教育界的奇跡,一切皆因為他有一顆真正為學生的心。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往往注意的是我們要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上學到什么,而這些知識大都與我們設計的教學目標相一致,這是必須的,也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就是這些無可厚非的理由,總是讓我們失去了許多很好的機會——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機會。我們往往害怕因為一個同學而使更多的同學失去更多的時間,便會用一些直接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表面看似乎效果還不錯,但從長遠看卻不是好辦法,而我們卻不知道。試問我們有誰會像雷夫老師一樣,為了一個學生而放慢速度,甚至因做實驗而把頭發燒著也渾然不知呢?他樸實的行為中便有著我們所力求做到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相信只要我們心里也裝著這些心,我們也會像雷夫老師一樣,至少在向他努力。
“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雷夫老師也告訴我們:“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一步步的坎坷邁過去,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為了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精彩他們的每一節課,今后我必將為這個目標而奮斗!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書筆記05-0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3-23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10-2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9-2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3-1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6-1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書心得05-12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精彩11-11
關于《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