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1

時間:2024-08-27 01:40:49 英語四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1)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1)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附有決定該行為效力發生或者消滅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為都可以附條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下列民事法律行為不得附條件:

(1)條件與行為性質相違背的。如《合同法》第99條第2款規定,法定抵銷不得附條件。

(2)條件違背社會公共利益或社會公德的。如結婚、離婚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

所謂的條件是指將來發生的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不確定的事實。附有條件的行為稱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從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中,也可以看出區分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和生效的實益。條件是意思表示的一個部分,它有如下特征:

1、條件是民事法律行為意思表示的一個組成部分。條件存在于所附著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之中,并且構成該意思表示的一部分。而不是說先有一個不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存在,然后再給它加上一個什么條件。另外,條件是表意人自己附加到意思表示之中去的,而不是他人違背表意人的意愿硬塞進去的,也不是法律直接規定的。

2、條件決定民事法律行為固有效力的發生、存續或者消滅。條件的功能在于,決定其所附著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固有效力發生或消滅,例如前述在勞動合同上附著的條件就決定著勞動合同能否生效。

3、條件是將來的、不確定的、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實,具有未來性和或然性。條件就是在意思表示中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被確定作為條件的事實必須滿足下列條件:必須是作出意思表示時尚未發生的將來事實;必須是發生與否不能確定的事實。

4、必須是合法事實,具有合法性。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以及侵害他人權利為目的的事實,不能作為條件。

條件類型

1、延緩條件與解除條件。這是根據條件的效力為標準而區分的,同時也是最基本的分類。

(1)延緩條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發生,使法律行為只有當約定的事實出現時,才發生效力的條件。延緩條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為暫時不生效,因此,也稱停止條件。

(2)解除條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存續,使已發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為在條件實現時終止的條件。附解除條件的民事行為,在所附條件成就以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已經開始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當條件成就時,權利和義務則失去法律效力。

2、積極條件與消極條件

(1)積極條件又稱肯定條件,積極條件是以所設事實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易言之,在積極條件,以設定事實的發生為條件成就。停止條件與解除條件,均可設定積極條件。肯定條件是以一定客觀事實的發生為條件成就,而以所附事實不發生為條件不成就。

(2)消極條件又稱否定條件,是指以不發生某種事實為條件的內容。否定條件于肯定條件相反,它以一定事實的不發生為條件成就,而以一定事實的發生為條件不成就。它又可以分為否定的延緩條件和否定的解除條件。

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對當事人的約束力

1、附延緩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條件成就時,就會使當事人一方取得權利,而他方則負擔義務;在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條件成就時,就會使當事人一方喪失權利,他方則解除義務或者回復權利。

2、條件擬制效力。當事人負有必須順應條件的自然發展而不是加以不正當地干預的義務,亦即不作為義務。

【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1】相關文章: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8)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29)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6)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39)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40)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42)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22)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44)03-10

2017考研:法碩民法學復習知識點(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