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市農業局農業科教信息站年度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09 09:46:04 工作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市農業局農業科教信息站年度工作報告范文

  一、農產品質量追溯

市農業局農業科教信息站年度工作報告范文

  組織種植養殖水產共23家專合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視化質量追溯建設,目前,23家專合組織已經全部安裝了監控,16家專合組織的網絡也已經暢通,并與局網對接。

  二、農產品三品一標

  1、組織4個專合社新申報了6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2、組織4個專合社對到期的48個產品進行了復查換證。

  三、體系工作

  進一步完善各鄉鎮公益性服務體系職能、制度建設,加大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力度,對各基層農技人員工作量化并進行考核。一是設最美最美農技人員7人,其中:種植業3人、養殖業3人、水產1人;按全年績效考核最終平均得分評定,每人增加800元績效補助;二是設農業技術推廣獎9人,其中:種植業4人、養殖業4人、水產1人;按全年績效考核最終平均得分和局各業務科站對轄區應用農業新技術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定,每人增加600元績效補助。三是設星級農技推廣機構11個(詳見附件1-2),其中:二星6個(種植業3個、養殖業3個),三星5個(種植業2個、養殖業2個、水產1個)。被評定為二星農技推廣機構給予2000元績效補助,二星農技推廣機構內的技術人員增加10﹪的績效補助;被評定為三星農技推廣機構給予4000元績效補助,三星農技推廣機構內的技術人員增加20﹪的績效補助。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含水產工作)和各鄉鎮畜牧站在參與星級農技推廣機構的評定時,與農業服務中心、畜牧站所有技術人員個人績效考核得分緊密聯系,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各鄉鎮畜牧站技術人員績效考核最終得分的平均分值占50﹪,農業農村改革得分占10﹪,秸桿禁燒和綜合利用占10﹪,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占10﹪,無安全責任事故占5﹪,交辦工作占15﹪。目前。已經對基層農技人員進行了1-9月的考核并兌現績效考核補助。

  四、民生工程

  制定了民生工程培訓實施方案,組織種植養殖水產及基層農技人員等進行了實用技術培訓和知識更新培訓。

  五、項目實施

  (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制定并上報了實施方案,今年我市的培育任務是600人,其中:生產經營型300人,專業技能型100人,社會服務型200人。由農廣校具體承擔培育任務,目前,已經培育了339人。現正在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施意見、資格認定辦法和扶持政策。

  (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

  1、培育科技示范戶1020戶。

  2、集中調訓基層農技人員174人,其中:省級調訓35人,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不含報到);由四川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市分校承擔139人基層農技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培訓時間3至5天(不含報到)。

  3、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9個,其中種植3個,養殖4個,水產2個。

  4、加強對183個基層農技員對農技寶-云平臺的應用,實行當月應用,次月通報,被通報5次沒有完成應用任務或者沒有應用的取消績效考核資格。

  (三)基層農技服務體系條件建設

  目前已經對積余資金進行了補充采購,現正在對儀器設備進行安裝調試過程中。

  六、其他工作

  (一)目前,已經制作《農村天地》節目44期,滾動播放176期次。

  (二)參加科技趕場5次,發農民實用技術資料32300份,實用手冊14450本,培訓教材4250本。

  (三)完成領導交辦任務和日常工作

  一、主要業務工作

  (一)供銷社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完成情況。2015年,確定直屬基層企業的購銷經濟目標任務指標在上年目標任務指標基礎上增長10﹪。1-11月,已實現購進10604. 68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01.48﹪;實現銷售13639.27萬元,占年度計劃的94. 72﹪。

  (二)為農服務。以常態化組織開展百名莊稼醫生送肥藥、送技術到農戶到田間,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診病蟲害用藥植保技術指導等形式,堅持開展了系統新農村4+3走基層活動。組織開展莊稼醫生 送肥藥、送技術到農戶到田間達5000余人次;1-11月,全系統組織銷售供應化肥6.59萬噸、農藥565.5噸、農膜24噸,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服務。繼續推進了系統企業農資供應和我縣16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和3個植保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業生產保障服務組織指導工作。

  (三)項目建設。一是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利用和整合供銷社系統的現有資源,構建農資銷售、日用品經營、農副產品購銷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完成了改造建集鳳供銷社龍潭綜合超市商場1個、改造建永太供銷社青市鄉日用消費品連鎖超市1個和黃鹿世紀華聯超市商場1個、改造建馮店、永太供銷社縣域南北片區農資配送中心2個和村級社區綜合服務社10個、莊稼醫院5個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示XX縣項目第二年建設任務。二是發展電子商務。穩步推進了《XX縣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進農村規劃和實施方案》,以XX縣益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主導,搭建了供銷社電商營運中心,開發了面向XX縣域,為平臺服務電商提供政策信息、市場供銷信息、農業生產技術咨詢服務、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農資物品和農戶耕、種、收和種植生產植保技術服務交易服務,網店代辦電話費、水電氣費、電視收視費、購物群體使用的app、電商平臺服務商家經營統計等業務管理的020《中江網上供銷社》電商平臺。XX縣供銷社下屬電商提供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農資物品交易,網店代辦電話費、水電氣費、電視收視費、電商平臺商家、購物群體使用的app等業務管理的020《中江網上供銷社》電商平臺建設(試運行);以供銷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實體,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網店,已建鎮村兩級綜合電商服務站14個,全縣有8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主流電商平臺上觸網銷售中江農產品;30家農民合作社產品進入超市。三是督導XX縣苦中康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接受省供銷社監事會對該社2013年實施的全國供銷總社2013年下達的1000畝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新型合作示范項目建設情況監管復查,獲監管復查對項目完成以來所取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同時,督導天府鷹山水果合作社完成了全國供銷總社2014年下達的2000畝水果標準化示范基地擴建新型合作示范項目。

  二、推進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工作

  (一)發展農民專合組織。截此11月底,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91個,專合組織總數已達639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51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占專合組織的比重由2010年的28.9﹪,提高到現在的80.7﹪;專合組織注冊資本達9.7億元;入社入會農戶達11萬戶,通過專合組織聯系帶動農戶達22.7戶。

  (二)開展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部門聯合評定。近日,我縣茂源蔬菜、眾玉輝稻谷、慶華商品鴨等3個專業合作社被評定為四川省第7批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截止2015年11月底,全縣有5個國家級示范合作社、11個省級示范專合組織、34個市級示范專合組織和34個縣級示范專合組織。

  (三)推進農民專合組織農產品品牌創建。圍繞品牌戰略,在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優質農產品品牌培育創建,在推進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和注冊工作中,重點抓了有機產品認證創建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XX縣工作。已完成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XX縣建設服務采購招標,確定了中合金諾認證中心為我縣開展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XX縣建設技術指導認證服務供應商,建立了有機產品認證生產技術指導監測管理機制。中合金諾認證中心進駐中江,推進了創建工作。近期,東東瓜蔞合作社加工生產的五香瓜蔞子、欣旺水果合作社種植的柑桔取得有機農產品轉換認證。至此,我縣已取得農產品注冊商標35個、原產地證明商標3個、地理標志產品3個、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基地認證2個、水產養殖(5個魚類產品)質量安全產品認證1個、無公害(種植類)農產品認證31個、綠色食品認證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精品(紅杏)認定1個、全國工業產品生產(瓜蔞子休閑食品加工)許可證1個、有機農產品轉換認證10個、有機農產品認證4個。

  (四)指導東東瓜簍專業合作社開展新擴基地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保底入股分紅加入合作社的試點工作;配合縣農工委、縣財政局、縣農業局篩選推薦上報41家農民專合社進入省市農綜項目信息庫。

  三、精準扶貧工作

  按照六個精準基本要求,抓了工作開展。一是組織落實了機關12名干部精準扶貧幫扶、脫貧解圍工作責任,與柏樹鄉觀塘村和五堂村38戶貧困戶結對聯系,找準貧困原因,制定脫貧幫扶措施。一是為38戶貧困戶每戶贈送35公斤臺沃牌油菜專用肥和小麥專用肥各1包,對今年計劃脫貧的12戶農戶每戶贈送1斤半重的仔雞20支,幫助發展生產脫貧;二是支助觀塘村村道建設;三是建成了柏樹鄉農村電商服務站和王廟村電商服務站,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柏樹鄉生產的中江柚、肉牛、肉羊、粉條等農特產品,拓展農產品的市場空間。四是指導組建大豆專業合作社,組織貧困戶加入合作社,與來金燕食品公司合作,種植有機大豆,開發有機大豆蛋粉、有機豆腐干等系列產品,發展有機大豆產業。

  2015年.市農業局在各級上級部門及領導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牢固樹立綠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學植保理念,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實工作,切實抓好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的預測預報、綜合防治和植物檢疫工作,認真落實好各項試驗、示范,積極開展植保新技術、器械推廣,圓滿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項植保植檢工作任務,保障了我市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

  一、 主要病蟲害發生與防控情況

  (一) 主要病蟲害發生與防控情況

  全年各類作物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263萬畝次,防控面積337萬畝次,挽回經濟損失2.97億元。小春病蟲發生與防控情況:小麥條銹病中等發生,局部重發生,發生面積3.2萬畝,防治面積4.4萬畝次,挽回損失2280噸;赤霉病輕發生(1級),發生面積0.2萬畝,預防20萬畝次,挽回損失1500噸;粉病中等偏輕發生(2級),發生面積2.0萬畝次,防治2.3萬畝次,挽回損失560噸;麥蚜中等偏重發生(4級),發生面積21萬畝次,防治面積21.4萬畝次,挽回損失4500噸;油菜菌核病輕發生(1級),發生面積1.5萬畝次,預防面積5.8萬畝次,挽回損失262噸;油菜蚜蟲中等偏輕發生(2級),發生面積0.65萬畝,防治面積0.55萬畝,挽回損失68噸。大春病蟲發生與防控情況:二化螟中等偏重發生(4級),發生50.5萬畝次,防治50.4萬畝次,挽回損失6545噸;稻苞蟲輕發生(1級),發生0.2萬畝次,防治26萬畝次,挽回2730噸;稻瘟病輕發生(1級),發生0.01萬畝次,防治1.5萬畝次,挽回損失262噸;稻曲病中等發生(3級),發生5.6萬畝次,防治33.6萬畝次,挽回損失4200噸;紋枯病中等偏重發生(4級),發生33.7萬畝,防治33.6萬畝,挽回損失4549噸。所有病蟲害綜合產量損失2.81﹪,完成了總體損失低于4﹪的目標任務。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概括起來主要是做到了多、新、準、早、嚴,即調查田塊多、宣傳方式新、防控措施準、施藥防治早、督導檢查嚴。

  (一)加強組織領導。農業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領導為組長,種植管理科、植保站、農技站、科教站、質量安全科等為成員的病蟲防控技術指導小組,重點開展田間調查、技術培訓、防控指導、農藥市場監管等工作,并層層召開專題會議,明確責任,真抓落實。

  (二)強化監測預警。在作物不同生育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開展病蟲普查,調查田塊4500個以上,了解掌握病蟲發生流行動態,及時發布病蟲預報、警報,在第一時間把病蟲發生防治信息上報給各級部門,并通過多種媒體宣傳到各鄉鎮村社農村千家萬戶。發布重大病蟲預報10期,電視預報7期,預報準確率達95﹪以上。

  (三)深入宣傳培訓。為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將重大病蟲防治技術宣傳到農戶,采取了多項措施:一是在病蟲發生初期,通過電視臺新聞欄目,圖文并茂播出小麥條銹病、小麥蚜蟲、稻飛虱、稻瘟病等發生情況和防治技術;二是發送短信給各鄉鎮分管農業鄉鎮長、農技員、種植大戶、農藥經銷商,指導及時科學開展病蟲害防治;三是發布防治警報和印發技術明白紙24000余份,張貼到各鄉鎮村社和發放到農戶手中。四是植保站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村社農戶田間地頭,教農戶識別病蟲、購買藥劑種類和施藥技術,一共開展田間現場技術培訓470余場。五是同17個鄉鎮聯合,對村社干部、種糧大戶和農藥經銷商進行病蟲防治技術培訓。共培訓3200余人次。六是在對種植常規稻(桂朝品種)面積大的鄉鎮高坪、金輪、西高、興隆等專門開展防治葉瘟和預防穗頸瘟的技術培訓,并深入農戶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科學用藥。七是接到各鄉鎮農技人員和農戶來電反映農作物病蟲疑難問題后,及時組織植保站技術人員到現場診斷,并組織周圍農戶進行現場技術培訓。共接到來電107次。通過這些措施,基本做到病蟲信息和防治技術家喻戶曉,確保廣大農戶對條銹病、赤霉病、稻飛虱、稻瘟病等病蟲及時科學防控。

  (四)搞好示范帶動。在連山、金魚、和興、三水、南興等鄉鎮開展小麥主要病蟲害(蚜蟲、赤霉病、條銹病)、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蟲害(稻飛虱、二化螟、稻曲病、紋枯病)統防統治,帶動全市及時科學開展病蟲防治。通過統防統治的示范帶動作用,整體推進病蟲防控進度,進一步提高防治成效,為農作物安全生產奠定了基礎。據統計,全市全年病蟲統防統治面積67萬畝次,綜合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99.5﹪以上。

  (五)落實預防措施。小麥藥劑拌種和水稻帶藥移栽是經濟、高效、安全的措施,既能預防重大病蟲害的發生,也能減輕后期病蟲防控壓力。通過植保站的大力宣傳和培訓,小麥藥劑統一拌種10萬畝,帶動農戶5萬畝,占播種面積近79﹪,水稻秧田帶藥移栽2.7萬余畝,占秧田面積88﹪。

  (六)嚴格督查指導。在病蟲防治關鍵時期,病蟲防控技術指導小組,分片深入17個鄉鎮檢查指導病蟲防治落實情況,確保防控不漏戶,不漏田。條銹病、蚜蟲、稻飛虱、稻瘟病常發、重發區域,進行分類指導,嚴防死守,直到作物成熟為止,督導班子不散,人員不減,確保全市農作物生產的安全。

  二、 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

  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保障能力,市植保站通過大力示范、推廣和建立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動全市病蟲綠色防控工作,2015年我市共完成綠色防控面積8.5萬畝,完成面積達XX市農業局下達任務的100.63﹪,組織綠色防控物質29.8萬元,主要生產基地完成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占應防面積的87﹪,綠色防控措施從示范推廣向大面積應用發展,從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向全市擴展。其中秧田安放二化螟性誘劑2000余套,防控秧田面積2000畝,(移栽大田10萬畝);在連山、金魚、和興糧食基地安裝太陽能殺蟲燈122臺,防控面積15000畝次;水稻病蟲害防治廣泛使用生物制劑,其中生物農藥井岡.蠟芽菌(紋曲靈)7200公斤,防控面積48000畝;在蔬菜、果樹上懸掛黃板10000張,防控1000畝;部分種糧大戶購買生物藥劑防治病蟲害,提高農產品質量,防控面積15000余畝。通過各種病蟲綠色防控措施,減少使用化學農藥41噸,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病蟲綠色防控的理念也得到廣泛宣傳。

  三、專業化統防統治情況

  今年小麥條銹病、麥蜘蛛局部大發生、稻飛虱在局部機插秧田塊大發生,植保站及時組織植保專業合作社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危害。全年完成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67萬畝次,占病蟲防治面積的46.09﹪,完成面積達XX市農業局下達任務的103.08﹪,采購藥劑190萬元、植保大型器械補助28萬元。

  (一)植保專合組織建設:植保專業化防治是現代農業生產的需要,也是植保防治工作的發展趨勢和必然結果。截止2015年10月,全市共組建各類植保專合組織37個,配備自走式噴桿噴霧機12臺,擔架噴霧機24臺,機動噴霧器電動噴霧器1370余臺,日作業面積42000畝次。由于統防統治使用合理對路農藥品種和防治技術、高效施藥器械,又適時進行防治,不僅防治效果好,而且減少了用藥次數2—3次,減低了用藥量和防治成本,大大減輕了環境污染,深受農戶群眾的歡迎,真正為農產品的安全生產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三)物資準備充分:為支持植保合作社更好的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農業局整合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政府購買植保服務項目、糧食能力提升項目、高產創建項目對植保合作社給予農藥、器械、資金支持。今年共整合資金190余萬元,用于采購大、小春病蟲防治藥劑。對3個植保專業合作社購買的4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資金補助28萬余元。

  四、 植保社會化服務工作情況

  2015年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和政府購買植保病蟲害防治公共服務工作在我市開展,植保站及時制定實施方案,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確定服務主體。在小麥和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期間,植保站對13個實施服務植保組織進行全程檢查監督,指導防治技術,核實統防面積。今年小麥病蟲防治社會化服務在5個鄉鎮實施,服務面積17500畝,水稻病蟲防治社會化服務在11鄉鎮實施,服務面積40000畝,水稻病蟲害防治政府購買服務在5個鄉鎮實施,實施面積14286畝。項目資金共計205萬元。通過實施政府購買植保社會化服務,提高了病蟲害防治效果,帶動了全市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減少了農藥使用量,切實壯大和發展了一批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了它們參與社會化服務的積極性,促進了我市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切實貫徹落實了農業部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五、 植物檢疫工作

  我站按照省、市站的要求,認真開展植檢工作,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加強植檢法規學習與宣傳,提高植檢執法人員執法水平,提高社會對植檢工作的認識程度。9月按照省農業廳安排部署,統一開展植物檢疫宣傳月活動,通過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電視臺廣播報道、農貿市場現場宣傳咨詢等活動廣泛宣傳植物檢疫法律法規和植物檢疫對象識別和處理知識。二是積極做好外來有害生物及檢疫性病蟲害調查和防除工作。按上級要求我們組織檢疫人員對全市境內的鐵路、高速公路兩側、花卉市場、棄耕地、市區綠化帶、花卉苗圃、麥田、果園及各種蔬菜田進行多次調查,未發現毒麥 、 豚草 、扶桑綿粉蚧四紋豆象等有害生物發生。三是按照省植檢站的要求完成毒麥和稻水象甲的監測工作,全市共調查17個鄉鎮,92個村,調查田塊2463個,面積20000畝次,設立成蟲越冬調查5個點;燈光誘集點2個點,2個定點調查點,在我市未發現檢疫性對象毒麥和稻水象甲。四是認真開展好常規性的產地和調運檢疫,積極開展植檢執法檢查。開展種子產地和調運檢疫是控制檢疫性病蟲害蔓延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站對市內的小麥、水稻、蔬菜制種田進行產地檢疫,未發現檢疫性病蟲草害發生。全年計簽發產地檢疫合格證編號84個,調出小麥、水稻、蔬菜、油菜種子750批次,均未發現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險性病蟲草,確保了農產品正常流通。

【市農業局農業科教信息站年度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農業局重點工作計劃04-17

農業局2018年工作總結04-03

水利站工作報告11-13

農業局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方案05-12

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報告05-07

信息公開年度工作報告02-21

縣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報告05-06

金華水文站實習工作報告04-19

市環衛處工作報告范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