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七年 讀研仍然一無是處
財大七年 讀研仍然一無是處
此文為財大某牛人研究生學姐所寫,看了感慨頗深
在財大呆了七年,姐青春沒有了,熱情沒有了,現在連工作都沒有。
今天去面了一個外企,還讓人家說的一無是處,一文不值。使得姐在進入財大7年后光榮的承認,姐真是沒用一技之長,確實一無是處。
7年了,原來真的什么都不會,英語讓我們學了2年,結果現在依舊是高中水平,只能蹦幾個單詞;混了六級,過了BEC,但是流利的口語交流還是有差距,數學學了2年。結果發現一點沒有用,沒有單位筆試考數學;學了2年經濟,原來還不如川大公管的人前天晚上看了幾個小時鳳凰網的新聞;學了1年會計,發現我雜連個報表異動都看不出來;學了一年計算機,還不如對面專科學校信管Excel用的溜。原來我真的是一無所有,難怪人家HR要罵我。
我成績一直都很好,口才也不差,長相也不差,可是稍微不是做市場和客戶的單位都不要我。
今天面試了一個外企,遇到了一個很直白,很率性的HR,才發現,財大誤人不淺呀,原來所學真的是一點用都沒有。
話說,要是有個很牛逼的老爸就好了,直接進銀行吧,無奈沒有,只好擠民企,外企。這些企業才不管你什么大學,什么研究生,他們只要能做事,能創造價值財富的人,因為姐只會看看書,寫寫論文,偶爾拿點省級獎。由于沒有真本事,人家把咱看白了。
說說今天的血淚經歷吧。該企業是一家大型外企在中國的分公司,做金融投資的。網上說該企業薪水待遇挺高的,一個上交畢業在里面的前輩說這次招的是實務人員,非一般的市場銷售。我覺得很好,就向他們投了簡歷,通過了電面。今天一面。一面人家直接英語開場,之前有準備英語自我介紹,所以開始說。說了不到3句,犀利的HR大姐直接打斷,問我是不是在背誦?后來直接甩英語面試題,剛開始還能接得住,無非就是“Major” “strenths"等等,后來開始用英語面他們企業的文化,以及該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我的分析理解,瞬間就發現自己詞單力薄,完全跟不上趟,我只能夠要求用中文面試~~~~~~~
之后該HR開始問專業問題,貌似面試我的這個HR是我投遞那個部門的人,風險控制部門,所以都是好專業的問題。后控的過程以及相應的數據異動怎樣判定,可以用哪些方法?.....我的個神,我自問對這個方面有所了解,本科的論文也寫的相應的東西,但是發現面對真正的專業人士,我居然一問三不知。當時就慌了,答的個唧唧歪歪。
之后那面試官看到我實在答不下去了,就換了一個話題,關于個人職業規劃和之后安排的事情,對這個問題,由于上一回合弄得邏輯混亂,就答得很一般。她問明年2月份開始實習,可以不?當時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想到有些銀行的面試在2,3月份,就說到時看,完了,頓時,那個人臉色都變了。
半個多小時后,我出來了。人家讓等下一面的通知。我出來了,本來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偏偏過了一會,姐不知哪根神經搭錯,又倒回去想問問今天的.面試表現。結果當時正是吃飯時間,前臺沒人。就朝那個HR的房間走,結果還沒有到,就聽見里面很大聲的討論。“什么什么獎,那樣獎,啥子也不懂,一問三不知,什么重點爛大學,都學到XXX里面啦.......還什么態度,拽個屁,......." 當時聽到就想哭。沒有理論的沖動,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在回來車上,給爸爸打漫游,哭的稀里嘩啦,一直以來沒有哭的這么傷心過。我一直都不是一個壞人,也不是差學生,第一次被人說的一無是處。哭到后來把爸爸都嚇到了,只是安慰,后來就哭的麻木了,就睡了一會。
認真分析一下,我被罵了,被人家背地里瞧不起,我認了,我服了。我沒有那高深的知識背景,很多理論模型我也重來沒有學過。是的,我們除了做市場,就只能做客戶經理了。不是人家不給我們機會,是真的檔次就在這里,我就這點墨水了,我沒有掛過科,沒有逃過課,GpA也那么高,可是我們和名校的差距就是那么大,論壇里天天有人罵”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資公司“招人拉客戶,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現在我心里異常平靜。捫心自問,你自己有幾斤幾兩,好的公司,好的崗位你能勝任嗎?
我讀了7年,終于才明白了一個道理,財大除了某些會計專業的出去做財務,有70%都是為市場,客戶經理這樣的崗位準備的,只是有些人是所謂的牛人,所以能進高層次的單位做市場,差一點的人就只能去保險公司賣保險。 寶潔不也是做銷售,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中國銀行不是做客戶經理?沒見的誰做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去了。我們所學所見就已經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性質。
工作性質就是這樣,只是東家有差別而已。
我花了7年的青春,到了臨走才知道財大的本質,我的位置,之前一直有所耳聞財大就業的趨勢和近兩年的發展,現在才真正看清楚,弄明白。早在6年前,我看過一篇帖子,是當年的一個牛人寫的,此人叫“劉小眼”,也是我認識相熟的一位學長。他曾經發過一篇帖子,大概內容就是明確自己職業定位,里面有幾句話很精辟,如果學校畢業出去只能做銷售,我能夠決定的只是做什么行業的銷售,為什么企業做銷售。劉小眼此人最后去四大做了,后來又去了英國某國際信托公司,不知道是什么崗位。原來這位牛人在6年前就已經知道職業的本質,所以他選擇的很對,努力參加各種活動,獲得很多獎項,學習成績不掛科就好,擴展了很多人脈。所以最后也很成功。
看看我們那些天天泡圖書館的學弟學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說不來的痛楚,除非他們真的愛“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學原理”,或者將來能夠進更高學府深造,如果不是,那么最后不一樣去銀行坐柜或者當客戶經理。我的夢想今天破滅,你們的夢呢?我曾經也只想從事金融業技術性的工作,不喜歡酒桌上的應酬,但是現在我也只能去那樣的地方了。只怪當初志愿沒有填報好,怨不得別人~~~~
受了打擊,頭腦有點思維不清,所以沒有太多邏輯,忘大家多多包涵。
最后,是我剛剛加的,睡了一會,思考后的感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實太殘酷,必須知道:快樂時瞬間的,痛苦是常態。所以坦然接受痛苦吧。繼續艱難前行。
pS:不知道大家看了有這么大的反響,起初只是幾個同學看的感慨頗深才發的。但是我覺得看這個故事總能學到點什么,也總能引起點共鳴。而那些要噴的人請勿留言了。如果只會說別人不行的話不如好好審視自己的毛病!
感想:很多人在大學,甚至是研究生都不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本來自己想從事科研,現在讀了研究生發現并不是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喜歡,也并不是如自己想的那般擅長。一個哥們他大二就確定做銷售了,所以上課也不積極,只要不掛就行,天天各處跑做自己的事情,現在在某外企,是我們這級中兩個留外企中的的一個,現在工作3月,月薪過萬了,有天聊天便說,有些人讀了研究生還來做銷售,這就是當時不明白自己想干什么。為什么大部分人一事無成,部分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最后只能隨波逐流,得過且過了。

現在努力去發現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還為時不晚。
【財大七年 讀研仍然一無是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