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學生的物質觀
90后大學生的物質觀
高生活追求、高個人奮斗
近日,復旦大學相關研究機構公布了《互聯網與當代大學生系列研究報告》之《90后大學生的物質觀》。
與傳統觀念中追求金錢、權力、社會地位等的人生觀不同,90后大學生群體更愿意追求舒適的生活,表現出從容的物質觀。在對人生成功核心要素和理想社會核心特質的判斷上,大學生群體也更重視生活元素:在表達了態度的樣本中,27.1%的大學生認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適,接下來是成就感(15.0%)和美滿家庭(10.7%);23.5%的大學生認為理想社會最核心的特質是舒適,接下來是安全(10.1%)和富裕(9.5%)等。可見,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環境中的大學生而言,權力、金錢、地位并不是首要的'追求目標,高品質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追求舒適的人生并不代表不愿奮斗。相反,90后大學生注重個人奮斗,表現出很強的發展效能感。發展效能感指個體對夢想和希望的看法,以及對自身未來發展狀況的預期。在可清晰判斷其態度的有效樣本中,有34.0%具有強烈發展效能感,56.0%有一點發展效能感,完全沒有發展效能感的學生比例僅有9.9%。這一結果表示,90后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認為有志者事竟成,努力就能成功。
此外,在對平等的看法上,大學生群體認為機會平等比結果平等更為重要,這折射出了大學生對未來發展與個人奮斗之間關系的理解。數據顯示,89.0%表達了態度的大學生強調機會平等優先,僅11%的人強調結果平等優先。換言之,大學生傾向于認為,為個人未來發展提供一個公平的起點與平臺更為重要,最后結果的差異則有賴于個人的努力與奮斗。
推薦閱讀:
90后大學生的社會觀:經濟治理崇尚市場競爭,政治冷感寄改革希望于國家
【90后大學生的物質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