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雜談:市場分析并非指數預測
從常規的角度來看,很多人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分析股市似乎是符合經濟學課本要求,但似乎并不符合市場客觀要求,尤其在研究市場短期行為之時。通過各種實證分析得到的結果是,股市并不一定時時刻刻反映經濟走向,所謂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這一觀點,只是對股市與經濟的長期相關性而言。在研究短期市場行為時,供求關系才是影響市場的根本因素,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無非是市場參與者的看法和預期。宏觀經濟、政策、資金供應、股票流通量均是影響投資者心理的因素,因此,認清代表市場供求關系的多空雙方的看法并不難,但究竟誰是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哪一個因素才是市場的根本力量呢?這些問題讓人難以簡單看清。
歸根結底,影響短期市場的主要還是人的心理。當市場參與者對后市樂觀,那么股市才有上漲的機會,一旦市場參與者開始對未來保持謹慎或悲觀,那么市場就面臨下跌的可能。當市場參與者的`主流預期一旦形成一致性,或市場普遍接受這種預期之時,往往意味著市場可能開始出現轉勢了。因此,判斷短期市場的方法并不顯得時時有效,因為,我們不可能準確把握上述預期是否有代表性,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從價值投資者的邏輯來看,按照格雷厄姆的說話,研究市場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投機行為,因為市場是不可預測的。因而,價值投資者更多的偏向于研究公司基本面,他們認為,相比市場的反復無常而言,價值投資者的載體“公司基本面”相對來說具有更強的可靠性和確定性。
但筆者認為,市場的分析并非預測,更多的是對市場參與者預期的觀察與研究,從而得出未來市場可能出現變化的方向,而預測市場點位確實不靠譜。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而言,分析市場未必是投機,但預測點位就肯定是有點像算命先生了。
市場分析的根本還是來自于對市場整體價值的判斷,既然判斷公司可以采用市盈率和市凈率,那么判斷市場整體價值應該也可以采用市盈率和市凈率。從價值規律出發,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因此,股市的指數也是圍繞市場整體價值上下波動的。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評判市場價值,何種點位才能體現市場的價值呢,何種點位才是具備安全邊際的呢?這個也是見仁見智。
按照索羅斯的觀點,市場參與者判斷市場的時候,很多時候會認為自己的觀點是符合客觀實際的,但事實也許恰恰相反,市場參與者的觀點仍然是主觀判斷,并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尤其處于存在反身性的市場與參與者之間,要保持理性與客觀更加困難。我們既可能受其他參與者的思維影響,也可能受市場走勢的影響,因此,要做出理性和客觀的判斷仍是困難的。
【股市雜談:市場分析并非指數預測】相關文章:
1.雜談美文
2.雜談任性
3.雜談作文
4.足球雜談
5.心情雜談
6.偏見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