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警大討論體會
學習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討論活動后,你都有什么樣的體會呢?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三警大討論體會,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三警大討論體會范文一
為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堅定公安民警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增強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群眾工作推動公安工作發展,以公安工作發展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公安部黨委近日下發通知,決定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活動。通過近一個月來的討論學習,本人談點體會認識。
一、正確理解人民警察與人民的關系
人民警察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警民關系就如同是種子與土地、魚與水的關系,只有植根沃土,才能開花結果;只有融入水里,才能充滿活力。無論形勢怎么發展、條件怎么變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
二、充分認識開展這次大討論活動的重要意義
“為何從警”就是要解決為何當民警的問題,始終強調人民警察的人民屬性,切實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增強公仆意識;“如何做警”就是要解決如何正確履職盡責的問題,以民意為導向,認真踐行黨的宗旨,大力實施民生警務;“為誰用警”就是要解決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一切為了群眾,立警為公、執法為民。
深入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活動,是公安部黨委緊密結合公安機關的性質特點和職責任務,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部署,是深化學習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從思想上解決當前公安隊伍中存在突出問題的重要手段。開展好大討論活動,對于教育引導廣大民警充分認清公安機關的根基所在、職責使命和力量源泉,進一步增進群眾感情,站穩群眾立場,提升群眾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努力使廣大民警的思想作風有明顯轉變、素質能力有明顯提升、服務效能有明顯提高,進一步樹立人民公安為人民新形象,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學習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討論活動的一些體會認識
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搞清為何從警問題,必須把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首要的基本問題來解決,做到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維護執法為民的表率。人民警察要牢固樹立公安事業的堅定職業信念和對警察職業的執著,要做到懷有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不負黨和人民的厚望,要以快捷、公正、高效的公安工作和執行活動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的一貫工作原則和方法。人民警察屬于人民,來自人民,人民警察為人民,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切實增強便民為民的服務群眾觀念,打牢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基礎。
三警大討論體會范文二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這個入伍之初就接受過的新兵教育內容,本應是每一名官兵銘記在心的道德操守,如今卻作為專 項課題大討論。也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前部分官兵在當前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下,理想信念發生扭曲,從而不得不再將根本重提,重塑官兵理想信念準則。 穿上軍裝,便肩負著責任。
身為一名黨員、一名軍人,我想,從警做警的根本原則還在于“清廉做事、干凈做人”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誘惑,抵得住人情,管得住小節,時刻提醒自己把好“思想觀、金錢觀、人情關” 。 物不自腐,蟲無以生。面對當前形形色色的誘惑,我想若不保持的堅定的信念和高潔的心性,一念之非、一動之妄便會腐蝕心性,致使在反腐斗爭中敗下陣來,對此,結合身邊現實案例,我認為要真正管好自己,必須做到 “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
在形象上自重。各種案件給我最大的警示便是“得意忘形之時, 便是身敗名裂之日”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在身處逆境時更能保持清醒 的頭腦, 反倒是一切順利時便容易飄飄然而忘乎所以。 時刻提醒自己, 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工作,看中自己的人生,珍惜自己的榮譽, 塑好自己的形象,這才是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素質體現。
在思想上自省。 沒有思想上的清白, 也就不可能有作風上的廉潔。 拒腐防變首先要從思想上把好防微杜漸的關口,堅持大處著眼,小處 著手,注重點滴養成,做到防范于未然,做事之前問問是否對得起自 己、對得起家人、對得起單位,通過三省吾身,確保做到“一念之非 即遇之、一動之妄即改之” ,筑起一道思想上的鋼鐵長城。
在紀律上自警。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面對發生在身邊的反面典型,不僅要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警鐘 長鳴。法律之前,沒有特權,我們身為執法人員,更應該明白做到知 法懂法、執法守法,在用法律約束別人的同時,先看看自己是否站在 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在工作上自勵。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應當對得起身上的軍裝,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常用高尚的精神激勵自己,本著服務的理念,干 凈做人,凝聚民心,團結群眾,奮發向上,真正把精力用在工作上、 用在學習上。
總之,自我總結在從警之路上,要做到“無愧”二字,就必須常 思貪欲之害、 常懷律己之心, 常除非分之念、 自覺打掃頭腦中的灰塵, 使自己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誘惑、頂得住歪風、經得起起考驗,才能真正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得好,用的正。
三警大討論體會范文三
曾經無數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為什么要當警察? 通過這次開展的專題討論活動,使我對自己作曾經無數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為什么要當警察,如何當好警察?可是,通過這次的專題討論活動,使我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對自己作了一次更加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認為,要想當好警察必須要有一份責任感。“警察”這個職業所面臨的方方面面無不都是一個個責任。群眾的每一次報警,每一次求助,我們所執行的每一項警務活動??所有這些,如果我們沒有一份責任感,就會怕麻煩,就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去消極應對,從而有可能錯過偵察破案的良好時機,有可能引發群眾的不滿情緒,有可能在群眾面前喪失警察的威信。
其次要想當好警察必須要正確看待警察手中的權力。或許,在許多人眼里,警察手中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打擊違法,可以懲治犯罪。但是,作為一名警察,我們手中的權力好比一把雙刃劍,行使得好,將會給我們帶來巨大驅動力,行使不好,將會讓我們固步自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我們必須要正確地看待和行使好手中的這份權力,讓打擊和服務并重,防止不作為和亂作為。
再者我認為,要想當好警察必須要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并練就忍受寂寞的能力。警察這個職業,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相對來說讓人有著一定的神密感,于是,很多人對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寄予了厚望,希望警察能為他們消災減難,能為他們提供他們所需求的幫助。而要去做好這些事情,作為警察的我們,有可能要做的是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為群眾解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處理一些攪得我們暈頭轉向的口角紛爭,每天我們要花很多精力去在有矛盾的群眾雙方之間精疲力竭地游說。
另外,作為一名警察,我們時刻要沉受著這樣禁令,那樣警規的約束,這些禁令和警規,歸根到底無非就是要我們警察規范自己的行為,接受大眾的監督,保持一個良好形象,以保持在群眾中的公信力。于是,在這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為了維護我們的警察形象,我們要注意警容嚴整,我們要時刻注意我們的語言行為,我們不能象其他人一樣盡情去放縱自己、彰顯自己。所以,我們可能會是孤獨的,但是,要想做好這份職業,我們卻要練就能忍受孤獨寂寞的能力。
同時,作為一個人民警察,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知道自己是“人民”警察,人民警察為人民,時刻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利來自人民,時刻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要為人民服務。交通警察要做到業務精通,一個合格的交通警察,必須是交通管理的行家,良好的業務素質,是做好各項公安交通管理的關鍵。同時還必須掌握豐富的法律知識,具備綜合的思維能力。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勤于思考,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在紛繁復雜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好關鍵性的問題,做好本職工作。
通過這次開展的專題討論活動,使我對自己作了一次深刻剖析,讓自己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
【三警大討論體會】相關文章:
1.三警大討論心得
2.合規大討論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