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涯與人生舒伯職業規劃
人的生命有兩個端點:出生與死亡,生涯就是使我們的人生更富有意義。生涯簡單地講就是過一輩子,美國學者舒伯(Donald Super)認為:生涯就是終其一生,不同時期不同角色的組合。
生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終身性。生涯發展是一生中連續不斷的過程,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二是獨特性。生涯是個人依據其人生規劃與人生目標,為自我實現而開展的獨特的生命歷程,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生涯歷程;三是發展性,生涯是動態變化與發展著的。不同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生涯規劃與生涯發展任務;四是綜合性,生涯以個體發展為中心,包含了各個層面的社會角色。
在人的一生中,職業生涯占據了較大比較。職業生涯伴隨著人的成長,伴隨著人的心理的發展。舒伯認為人的職業發展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五個階段:
1。成長階段(從出生至14歲)。
這一階段主要根據兒童自我概念形成的特點,發展兒童的自我形象,發展他們對工作意義的認識以及對工作的正確態度。分為幻想期、興趣期、能力期。幻想期為(4至10歲),以“需要”為主要因素,在幻想中的角色扮演起著重要作用;興趣期(11至12歲),對某一職業的興趣是個體抱負和活動的主要決定因素;能力期(13至14歲),以“能力”為主要因素,個體能力逐漸成為兒童活動的推動力。
2。探索階段(15至24歲)。
這一階段青少年通過學校生活和社會實踐,對自我能力及角色、職業進行探索。這個階段可劃分為試探期、過渡期和承諾期三個時期。試探期(15至17歲)考慮需要、興趣、能力和機會,可能會做暫時決定,并在幻想、討論、學業和工作中嘗試;過渡期(18至21歲),開始就業或進行專業訓練,更重視現實,并力圖實現自我觀念,將一般性職業選擇變為特定的選擇;承諾期(22至24歲),青年進行生涯初步確定并驗證其成為長期職業的可能性,如果不合適則重復各時期進行調整。
3 。建立階段(25至44歲)。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根據人們的職業實踐,協助進行自我與職業的統合,促進職業的穩定,即通過調整、穩固并力求上進。大致分為兩個時期:承諾穩定期(25至30歲),個體開始尋找安定的工作,如果工作不滿意則力求調整;建立期(31至44歲),個體致力于工作上的穩固,大部分人處于富有創造性的時期。
4。維持階段(45歲至65歲)。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幫助人們維持現有的成就和地位。
5。衰退階段(65歲以上)。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根據個體心理與生理機能的日益衰老,逐漸離開工作崗位,協助個體發展新的角色,尋求新的生活方式替代和滿足個人發展的需求。
個體生涯發展的五個階段中,每一階段都包含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的循環,個體的生涯發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式發展任務系統,如下表所示:
個體生涯循環發展任務系統
青年(14—25歲) 成年早期(25—45歲) 中年(45—65歲) 老年(65歲以上)
衰退 減少用于嗜好的時間 減少運動時間 集中于主要活動 減少工作時間
維持 驗證當前的職業選擇 設法保持工作的安定 鞏固自己面對競爭 保持仍有興趣的事
建立 開始創業 安于現職 學習新的技能 從事向往已久的事
探索 學習更多的工作機會 尋找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 辨識新問題并設法解決 尋找合適的退休后的場所
成長 發展適宜的自我觀念 學習與他人間的關系 接納個人的限制 發展非職業性角色
舒伯(Donald Super):1965,職業生涯設計
一方面,從生涯發展的角度看,個人的職業興趣、職業認識和職業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變化,人的職業心理會發生不斷變化,兒童時代的夢想、高中時的理想、大學時代的專業都未必決定個體的職業,職業流動變得更加寬松自由,成本降低,生涯發展成為現實可能。
美國勞工部的21世紀就業技能調查委員會研究認為:21世紀美國就業人員應具備三大基礎和五項能力。
三大基礎:
1) 能力基礎。有較高的讀、寫、算、聽、說能力。
2)思維基礎。能進行創造性思維,有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想象、學習和推理的能力。
3)素質基礎。有責任心和進取心,為人誠實正直,能自律。
五項能力分別為資源統籌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系統運算能力、綜合利用多種科技手段進行工作的能力。
【生涯與人生舒伯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大學生涯與職業規劃05-22
職業生涯咨詢職業規劃10-31
關于人生職業規劃05-16
人生職業規劃0篇12-03
人生職業規劃書模板12-19
人生職業規劃6篇12-03
做好人生職業規劃11-23
關于人生職業規劃3篇12-04
【精華】人生職業規劃3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