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人生職業規劃3篇
時光飛逝,伴隨著比較緊湊又略顯緊張的工作節奏,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我們又有了新的工作,來為以后的職業發展做一份職業規劃吧。好的職業規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職業規劃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生職業規劃 篇1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這首曾燃起一代年輕人激情與夢想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激勵人們不斷奮斗并取得成功。然而,當代青年,尤其是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學業和就業壓力;對自我乃至人生的認知不足影響人際關系,等等。所有這些,都在向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一個嚴肅問題,我們應當如何做好青年人的職業規劃,如何積極采取措施,從根本上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人生價值觀,順利完成職業的過渡……
“精打細算”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在我國,由于體制的原因,大學生往往忽視生涯規劃,對自己的未來沒有很好的“精打細算”。如同盆景一樣,人生也需要“打理”。在這方面,國外盛行的“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作為一個專業,是30年前在美國誕生的。之后引入到加拿大、瑞士、法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并得到快速發展。而今,這些國家平均有超過72%的工作人群直接受益于此。美國庫克大學副校長、生涯規劃領域專家黃天中教授指出,開設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將個人的潛能與環境做出一個妥善的安排與配合,從而實現最終的生涯目標。
目前,美國庫克大學已將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的課程正式引入到國內,并在西安歐亞學院落地生根。據了解,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將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課堂教學。學生通過對案例的研討與分析來認識自我,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第二階段是體驗教育,在這階段學生扮演主導角色,他們會進入盈利機構(如企業、工廠)和公益機構(如敬老院、孤兒院)進行實踐體驗,在過程中明白自身的價值并學會感恩與珍惜。第三階段為職業生涯規劃。在此階段,老師會引導學生設計自身職業生涯規劃(包括審視自我、確立目標、生涯策略和生涯評估)、明確職業定位、確立發展目標、進行就業準備。經過三階段的學習與實踐,學生的眼界與心胸都得到了拓展,對人生的認知也更加客觀。
“課程讓學生找到屬于他的自信”黃校長補充道。心理學家的研究報告也告訴我們,一個自我肯定的人,比自我否定者更接近成功。
生涯規劃可以受益終生
目前,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在許多發達國家都已廣泛普及:在德國,各高校的專門人員會對高中畢業生進行專門的入學咨詢指導,通過心理測試、咨詢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幫助學生確定職業方向;而在英國,大學就業輔導老師除對畢業生進行擇業輔導外,還提供包括個性分析、職業生涯設計等個性化輔導。
相對于國外的.領先,我國少數高校已開始在教學中引入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的思想,如南開大學在20xx年成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大學生生涯規劃中心,天津科技大學、云南財經大學、福建集美大學等高校也相繼開設此類課程。盡管如此,絕大多數高校仍然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關心。“我不知道為什么要上大學?我學的專業究竟能對社會產生多大價值,社會真正需要我嗎?……”大學生們普遍都有諸如此類問題,對學業、工作乃至人生都充滿了困惑,而缺少人生體驗也讓他們認知片面、格外脆弱,部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遇到挫折后甚至選擇輕生來逃避問題。
目前,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的開設將讓西安歐亞學院的20xx余名學子受益。而隨著我國教育與國際的逐步接軌,越來越多的高校將會了解對人才全方面培養的重要性。“教育的目的不應在‘育分’而應在‘育人’。”西安歐亞學院院長胡建波強調,“這和我們所提倡的‘大學之大,在于文化’本質相同,因為文化的內含的不僅僅是知識素養,更多的是對學生成人、成才的人文關懷。”在他看來,與傳統教育相比,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在后者的效果更加顯著。
人生職業規劃 篇2
「我性格很內向。」
「我一點兒都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現在什么行業比較好啊?」
「我看不到畢業以后能做什么,我覺得很對不起父母……」
從上面四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剛在自己眼中自己有三個已無法改變的缺點,使他缺乏自信,這就是:性格內向,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沒有興趣和特長。
小剛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他不習慣與陌生人相處——參加聚會,事先一定要了解見面都將是熟識的朋友。在他眼里,自己的這種性格簡直糟透了。「內向的人做什么都吃虧,我又偏偏是內向的人。」
小剛曾和幾個同學在一家公司實習,公司安排他們學著跑市場。實習結束后,同學都拉到了一兩筆生意,可他卻一筆也沒有。他這樣評價自己:「我不適合做市場,當客戶問價格的時候我都會很不自然。」
現在他主修的專業是計算機信息管理。他對計算機原本不感冒,讀了一年多,仍然提不起興趣。沒興趣,成績自然不好;成績不好,覺得對不起父母,自然就產生了包袱;而背著包袱成績更無法提高。
小剛想換專業,卻突然發現麻煩的是,他無法找到自己究竟對什么感興趣,也找不到自己的特長。想改變,卻沒有改變的方向。于是他把目光轉向人才市場,希望向著最緊缺的人才方向發展;但公司招聘廣告中的高要求又讓他望而卻步,于是越發迷茫,越發沒有自信。
小剛這樣的情況,其實在現今年輕一代中相當普遍。他們之所以痛苦迷茫的根源就在于上學時沒有做好職業規劃。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要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這個規劃從讀書時就早已迫切需要了。你做職業生涯規劃了嗎?如果回答是 No,那我為你感到惋惜。
有人將職業生涯比做一次旅行,而職業生涯設計與規劃則是旅行中最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圖,也就是前進的指南,旅途的航標。
為了讓你的人生更精彩,最合適的規劃時間應是高中時代,因為這時人的個性已基本形成,馬上面臨的高考是決定一生職業的重要因素,高考實際上就是對未來職 業的`第一次定位,在職業定位之前,進行相關的測評,然后以此為據,作出職業生涯規劃,再根據規劃選定高考專業,這是最佳方案。這個方案可使人的一生職業生 涯順風順水,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走到某個驛站,回過頭來,就會發現,自己所走的職業軌跡是一條直線。否則高考之后再做,就容易在高考時搭錯車、跑錯路。
接下來進了大學,應做到:進校就想出門事。就業難就早下手,讓職業規劃與四年學習生活同步。一年級了解自我,二年級鎖定感興趣的職業,三年級有目的地提 升職業修養,四年級初步完成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到了大學畢業才不會因恐慌而「臨時抱佛腳」。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式, 不早下手,就要晚就業。
如果不做職業生涯規劃就闖入職場,東撞一頭,西撞一頭,撞來撞去,等三十來歲的時候,而立之年,難立大業,回頭看過,自己的職業生涯軌跡亂七八糟,走的 是一條彎來彎去的曲線。有的人甚至走了一個圓圈,轉來轉去又回到20歲時的起步點,而且,再想向前,卻步履維艱,無所適從。
如果已經在讀大學,或者已經工作,還沒有擬訂職業生涯規劃,那么亡羊補牢,立馬給自己擬訂一個職業生涯規劃來。
職業生涯設計不需要完備,你做了,你就有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可以鞭策自己去努力去實現。在以后的職業里程里,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修正,如此我們才能夠不斷前行,一步一步靠近渴望的目標。
人生職業規劃 篇3
規劃不僅是對近期工作的計劃安排更主要的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一種謀略,和大多數人一樣,以前我也不太明白給自己人生的發展定個3年、5年或10年計劃有什么意義,社會變化快,信息變化快,人的心情變化也快,人的成長閱歷思維方式都可能發生變化!3、5年后我該從事現在的職業還是轉行或者在目前的工作環境中究竟有多大發展都不得而知,那做這種長期的規劃真的有意嗎?
據科學但不完全分析,20%的人在30歲以前能明確給自己定位并找好發展方向,而這20%的人又僅有20%能在任何環境中堅持發展自己;10%的人在35歲之前能明確給自己定位并找好發展方向,而這10%的人又僅有10%能在任何環境中堅持發展自己;5%的人在40歲之前能明確給自己定位并找好發展方向,而這5%的人又僅有 50% 能在任何環境中堅持發展自己;若40歲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這種人基本上屬于隨遇而安,得過且過之人,--而這大部分人的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那里,自己的天賦在哪里,或者因為性格或環境原因根本不知道怎么發揮自己的優勢。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哀也是民族劣根性的悲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各行各業競爭的激烈現實,人若在青年時期僅僅為了生存而盲目度日,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倍感生存的艱難,消極者更會怨天尤人、自我墮落甚至鋌而走險。因此,在經歷多種職業后回頭反思自己的人生,我也一聲嘆息--人為什么總要在自己失敗后才知道經驗的.可貴!而當現成的經驗擺在面前又偏偏無動于衷。莫非就象賈先生所言:人是永遠長不大的動物,當他真的長大了,一輩子也就完了。
我做過教師、化妝品銷售、直銷員、企業管理。不管為別人做還是為自己做,別人都覺得我是一個不錯的合作者--有責任心、穩重、有創意、肯吃苦,一定會成功。而實際上我既然能從事這么多行業就表明我是很失敗的,因為我沒有定位,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只是簡單的滿足著自己的生存基礎和所謂的存在價值而短期努力著,好象什么都可以,實際上什么都不可以;結果在一種毫無意義的滿足中浪費青春。這種狀況實際比表面看來毫無優勢的人的發展狀況可能更慘。因為這種人正是因為優勢的存在認為選擇的機會更大,而往往更容易錯失良機。
而西游記中表面最無庸的唐僧,按邏輯分析是絕對無法去西天取到真經的,但僅僅因為他的執著--對取真經這一目標的明確和堅持!才有了師徒四人的共同努力。其實,他這樣就是對他職業的一個長期規劃。所以我也明白,人的成功就是兩點:一是正確選定目標;二是堅持實現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并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投資自己,讓自己在實現目標中成長起來。
我是在33歲開始對人生頓悟的,我痛恨自己年輕時的浪費,當很多朋友在比我艱難得多的情況下努力時,我還暗自慶幸;但當他們逐步獲得一些成就時,我才感到自己幼稚和荒唐。33歲,我是在一家企業做管理時才明白自己的真正優勢和天賦,現在還不晚,但我知道,我的職業規劃就等于我的人生規劃了,我要明確的告訴自己,明年的今天我將是什么狀態;3年后的今天我又將如何。
也奉勸那些想通過正道發展自己的人,今天就計劃吧,不管你現在是如何的窘迫和艱難,只要你明白自己的優勢,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一切皆有可能。
【人生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關于人生職業規劃05-16
人生職業規劃0篇04-24
人生職業規劃6篇04-24
人生職業規劃書模板12-19
關于人生職業規劃3篇04-27
做好人生職業規劃04-03
人生職業規劃模板合集3篇05-02
人生職業規劃模板匯編4篇12-07
人生職業規劃錦集三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