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與知高中作文
閑時讀書,偶然發現了一個流傳甚廣、且無人發覺的錯誤:老師常用“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來鼓勵學生要上進求知,而這句出自《莊子?養生主》的名句原句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其意可以說與素來廣傳的相反。
在我看來,老師們所“斷章取義”的是對所有人都有勉勵作用的,而原句,才是最適合廣大人民群眾的。
在求學時期,作為學生,每個人都應當對這個世界的一切抱以最大的好奇心,努力渴求未知、待解的一切,盡可能多的汲取外界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沈括自小好問問題,他上山賞桃花,聯想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句,便對此提出了疑問:為何山中桃花比尋常山下開的晚?與伙伴在早春山上吹了許久寒風之后,沈括茅塞頓開,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與實證方法,他長大后完成了流傳青史的《夢溪筆談》。
沈括年少的好問求索無疑是他未來成功的基石,他用實踐證明了“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好問則裕,自用則小”以及“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的古訓,為后人樹立了極有勵志作用的榜樣。他“以有涯隨無涯”的做法也為后人留下了一大筆精神財富。他畢生追求的,正是那茫茫的無涯之知!
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之中,時間是最廉價的也是最寶貴的東西。庸人揮霍時間,智者利用時間,大能者追逐時間。人生中除了知識以外,還有數不盡的、要耗盡時間才可獲得的東西,金錢、地位、名望、權力……在如此多的誘惑下,若是再貪心地追求知識,那這樣的人,不是天才就是傻瓜。真正的求知者,他該是無情、無欲之人。無情,方可專一;無欲,才能不受誘惑。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說得不錯,有涯隨無涯,人會很累。在生活中,太過玄妙深奧的知識顯然是用不到的,畢竟,沒有人會用函數去買菜或用化學計算一道菜肴各成分的價值總和。普通人能用的知識是有限的,若說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么既學的知識也是足夠的,繼續追根究底,可能對自己或是他人造成大傷害。
曾經有人好奇與各種劇毒化學物質的味道而親身品嘗,從而得出稀硫酸的味道是“淡淡的酸味,回味感覺油膩,微熱,甜,無任何不適感”;四氯化碳味道最恐怖“整個嘴里感到燒塑料的味道,極濃郁,吐掉以后出現說不出的怪異甜味,直感覺全身松軟”。不得不說,這位“神人”的求知精神可謂發揮到了極致,以致于竟敢以身試法,用身驗證,當真不知說是執著還是魯莽。
誠然,莊子的思想有消極成分的存在,但他的話不無道理。心太大,要的太多,求知過甚,有人會樂在其中,但更多的人怕是深受其苦,他們是被這個社會逼著去追求,而將本心所想抹殺,如何能不殆?
生命有窮,世界無窮。人類在不斷地用生命追求所謂的真理,剖析所在的世界。而世界也給予了我們努力的回報,而人類呢,利用既掌握的知識,一步步地發掘可利用的一切。人類相信世界是無窮的,卻不知它已捉襟見肘。若是求知是為了利用,那還不如無知。起碼保存了一份敬畏,不至于淪為世界的毀滅者。
生命與知識,二者之間是不懈追求,還是流傳并沒有定論。從人類自身特點與發展來說,無疑是追求,而對于我這樣的“守成者”,恐怕的是傾向流傳吧。
【生與知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知恩知孝方為人高中優秀作文04-03
一葉知秋高中作文范文12-09
高中作文:《亦生》12-09
問生的高中作文04-09
知止12-09
好雨知時節作文12-09
生逢其時高中作文04-16
高三生必知高考語文答題公式12-09
情玲知目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