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項羽作文_作文_高二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項羽作文_作文_高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時候,我就對英雄產生了崇敬之情,常常做著成為英雄的夢想。因此,當我第一次讀到李清照的詩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時,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大丈夫應有的氣概,這正是在說項羽啊。后來,我又讀到了杜牧的詩句:“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這讓我為項羽的遺憾感到惋惜。
再后來,我看了《霸王別姬》,這位既有力量能舉鼎,又有柔腸百結的豪杰更是讓人深感唏噓。實際上,不僅僅是我,后世的文人們談到項羽時,也常常憐惜、惋惜甚至贊頌他,以至于有關他“英雄氣概”的各種作品廣為流傳。至今,霸王別姬的故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無論是在戲劇舞臺上,還是在電影屏幕前,抑或是在音樂廳里,史學家的講堂上,以及詩詞文人的筆端,觀眾、聽眾和作者無不為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灑下同情的淚水,發出無盡的感慨。
然而真實的項羽真的讓人可親可敬嗎?
《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項羽本來是司馬遷當正面人物寫的,但直到最后垓下之戰悲情大戲出演前,并沒有使人感覺到項羽是什么英雄,有什么可尊敬的地方。根據《史記》記載,項羽在反秦戰斗中曾率軍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在新安城南又坑秦降卒二十萬。后在鎮壓齊國田榮反叛時,“燒夷齊城郭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多所殘滅”。想想,如日中天的項羽斬宋義、殺子嬰、弒義帝、火燒阿房宮、坑秦降卒20萬、屠戮無辜百姓,可謂無信無義大奸大惡。對于項羽的評價,當時的懷王和其他將領都認為:“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這里所說的“剽悍猾賊”,意思是搶劫之強盜、兇暴蠻橫、狡詐亂世、邪惡殘虐。這四個字簡潔而深刻地勾勒出了項羽的惡行和惡性。項羽的暴虐行徑,在當時的反秦陣營中已經有了相當清醒的評判。楚懷王等人對他的評價足以證明項羽的殘暴行為已經臭名昭著。即使深喜項羽的太史公在《史記項羽本紀》后也對他的兇暴深感震驚,大為感慨地說:“羽豈舜帝苗裔邪?何興之暴也!”這是在質疑項羽怎么會是舜帝的后代,怎么會變得如此殘暴(有人說項羽和舜都是重瞳,有人說項羽是舜的后裔)。在《史記索隱述贊》的結尾,太史公再次表示驚訝地說:“嗟彼蓋代,卒為兇豎!”這是在深深地嘆息,他這個力量非凡的人,竟然突然變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兇惡之徒!
所以項羽后來頻繁征戰、將士筋疲力盡最終垓下一戰難挽頹勢。王安石從政治家的戰略高度深刻總結了項羽失敗的教訓“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在他看來,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垓下一戰,而在于項軍士衰將疲、人心已去。
方回在《題吳山長文英野舟》中寫道:“世上有很多人都知道漢昭王的事情,但誰能明白烏江亭長的心思呢?你知道這個地方真的值得依靠嗎?天下沒有比這更深的波浪了。”“誰辨烏江亭長心”這句話很有意思。根據《項羽本紀》的記載,項羽從垓下戰場突圍后,“來到陰陵,迷失了道路,問一個叫田父的農夫,田父告訴他向左走。結果,項羽就向左逃跑,結果掉進了一個大澤里。因此,漢軍追趕上了他。”方回認為烏江亭長的船正等待著渡江,強烈邀請項羽上船,是否懷有和田父一樣的用心呢?是要救項王,還是害項王呢?一切都是未知的。
方回的觀點在后世的讀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宋人劉子翚曾經說:“項羽離開垓下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逃脫,但結果被田父所欺騙,掉進了大澤里;烏江亭長的話非常甜言蜜語,誰知道他是不是另一個田父呢?項羽認為,作為一個男子漢,當途窮時寧愿戰死,也不愿意被亭長俘虜,所以故意以江東父老的話作為借口,不下船。如果項羽沒有去江東的意思,那為什么要逃到烏江邊呢?劉子翚的分析是合乎邏輯的,是對方回詩的最好解釋,根據項羽多疑的性格和剛剛被田父陷害欺騙的情況,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他們的觀點讓我們可以設想項羽上船之后的另一種結局。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項羽失去了人心,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宋代詩人陳普曾多次創作《詠史·項羽》的詩歌,以下是我根據他的作品創作的幾首詩:試手襄城意未怡,赤城稍覺愈美味。必亡定死終難救,斷自朱殷海岱時。依仗強力卻誣天,人心一樣萬萬年。廣武十條逃不過,烏江政自無需船。梟性狼心變無常,青齊仍似咸陽鄉。遺黎到處無余類,欲為何人作霸王?這些詩歌意味著:殺戮成性竟覺得美味可口,然而最終戰敗身亡是注定的。人心是公正的,不能詆毀天地。百姓都被屠戮殆盡,又有誰能成為霸王呢?請您確認一下修改后的內容是否滿意。
是啊,人心世道千變萬化,項羽是反秦義軍的英雄,雖然兇狠嗜殺,戰功赫赫,但上天并未眷顧他,而是選擇了有道德的劉邦來統一天下。所謂英雄,必須活在人們心中,內心懷有善念才能留存久遠。我們如今觀古思今,縱論古今指點江山。那原野中飄舞的蘆花和西沉的落日,仿佛讓人們看到了當年那披掛上陣的戰士和染滿鮮血的戰場。正是:
羞容難更返江東,誰問從來百戰功。天地有心歸道德,山河無力為英雄。
蘆花尚識霜戈白,海日猶思火陣紅。也是男兒成敗事,不須惆悵對西風。
【論項羽作文_作文_高二作文】相關文章:
與項羽的對話作文01-02
我眼中的項羽作文02-02
項羽,我想對你說作文02-29
論生死作文12-07
論失敗作文11-03
論拼搏作文11-10
論精彩作文04-15
孤獨思想論作文04-06
論曹操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