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鄉鎮十二五期間的主要工作總結主要情況

時間:2024-05-11 13:32:32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鄉鎮十二五期間的主要工作總結主要情況

  鄉鎮十二五期間主要工作總結主要情況1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鄉鎮十二五期間的主要工作總結主要情況

  2011年全鎮的工農業總產值實現3.4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51億元,農業總產值 1.9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9%和8%,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的開門紅。農村人均純收入3900元,同比增長9.7%。

  2012年,我鎮實現國民經濟總產值(gdp)5.5億元,同比增長11.3%;國民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實現2.2億元、工業總產值實現1.7億元,服務業及其他產值實現 1.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10%、12%。農村人均純收入4200元,同比增長7.7%。

  2013年,我鎮實現國民經濟總產值(gdp) 6.00 億元,同比增長 11.40 %;國民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實現 2.22 億元、工業總產值實現 1.72 億元,服務業及其他產值實現 1.61 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 4500 元,同比增長 7.14 %。

  2014年,我鎮實現國民經濟總產值(gdp)6.51億元,同比增長8.21%;國民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實現2.45億元、工業總產值實現1.95億元,服務業及其他產值實現1.73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852元,同比增長7.52%。

  2015年,我鎮實現國民經濟總產值(gdp)7.1億元,同比增長7.9%;國民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實現2.85億元、工業總產值實現2.04億元,服務業及其他產值實現1.83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5160元,同比增長7.22%。

  回顧“十二五”期間,我鎮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二、重大項目建設情況

  1、交通

  2011年:完成了20公里的村道硬化工作,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

  2012年:共完成3.5公里的東谷——山莊龍口的村道硬化工作,交通網路建設逐步從村村通轉向組組通。

  2013年:交通網路建設逐步從村村通轉向組組通。全鎮水泥路總長80.9公里,累計投入1926萬元。

  2014年:交通網路建設逐步從村村通轉向組組通,新修通自然村道路8.1公里,全鎮水泥路總長89公里。

  2015年:新修通自然村道路14條,新增里程8公里,全鎮水泥路總長135公里。新建了中型橋梁一座(上利田二橋)和小型橋梁一座(盆形村竹園橋)。

  2、水利

  2011年:爭取上級資金投入240余萬元對蒔園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

  2012年: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揮部。

  2013年:對所有山塘水庫的壩面及溢洪道進行了清理。

  2014年:配合縣里處置好了東谷水庫大壩出現的險情,及時處置了壺丘村冷水坑水庫、盆形渠道、東谷青山塘水庫發生的險情。

  2015年:有效應對了528特大暴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協調東谷水電樞紐做好了溢洪道除險加固工作及時做好了東谷防洪堤加固、小山塘加固、路口防汛堤測量、月塘和仄院水庫溢洪道加固等項目建設。

  3、城建

  2011年:編制了《鎮2011年至2020年的總體規劃》;確定了鎮果蔬一條街的項目建設;投入100多萬元對街道沿線的招待所進行改建和人行道進行改造;實施了以垃圾治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清潔工程。

  2012年:完成了2.5公里長的街道“白改黑”工程,成立了城管環衛大隊。

  2013年:901林產品工業園、周庵移民新村、綜合農貿市場、物流園的征地拆遷等重點項目工作已基本完成。

  2014年:對城鎮規劃進行了整體修編。

  2015年:通過了鎮總體規劃(2014--2030)。

  4、產業

  2012年:果業方面重點培植了金蘭柚、井岡蜜柚、洲里葡萄、東谷油桃、院塘枇杷和貢桔等水果產業,招商引資引進了閩贛花卉苗木有限公司。

  2013年:全市井岡蜜柚評比中,我鎮原產的.金蘭柚被評為井岡蜜柚之王。在有條件的村推廣烤煙種植產業。培育全國最大的“陳山紅心杉苗木基地一個,位于東谷村,面積達5000畝。

  2014年:引進全省第一條井岡蜜柚清洗包裝生產線。

  2015年:發揮“農旅結合”優勢推廣金蘭柚品牌,打造萬畝井岡蜜柚基地。

  5、新農村建設

  2011年:太湖自然村獲得全省“百佳”優美鄉村。

  2012年:以“休閑度假后花園”為核心,打造精品示范石溪新農村點。

  2013年:石溪石灰窯精品點建設,打造3000畝連片井岡蜜柚基地。

  2014年:盆形村竹園點、東谷村羅家鋪面點、新屋村姚家自建點以及楓塘村全村煙草點建設完成。

  2015年:南園、南邊兩個新農村點已基本建成;石溪郊野公園品位提升,增開生態莊園一家。農村清潔工程全鎮鋪開。培育石溪萬畝井岡蜜柚基地一個。

  6、民生

  2013年:危房改造建房50戶,維修加固11戶,危房改造救助資金第一批已發放164686萬元。

  2014年:在全鎮開展了城鄉低保分類提補提標、年審和城鄉低保清理整治工作。

  2015年: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工作,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576戶,通過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第一書記到村幫扶等方式,幫助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實施產業扶貧,共幫扶貧困戶84戶,完成脫貧任務數390人。

  三、重要榮譽情況(省委、省政府重大榮譽)

  2011年:

  2012年:年度“森林十創”先進單位(石溪村)

  2013年:省級共青團生態文明示范村(石溪村)

  2014年:全省“雙十佳”鄉村旅游點

  2015年:江西省林業生態文化示范鄉鎮;江西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石溪村);2015年度全國先進司法所(鎮司法所)

  四、重大舉措(重點思路、重要創新、重大改革)

  2011年:生態立鎮、產業強鎮、開放興鎮、文化活鎮、民生和鎮。

  2012年:休閑度假新農村、靚麗整潔新城鎮、特色規模興產業、強基固本興黨建。

  2013年:提升產業、擴大城建、打造強鎮。

  2014年:生態美鎮、產業強鎮、宜居重鎮。

  2015年:做旺集鎮、做美鄉村、做強產業。

  舉辦“鄉村旅游年”、“機關建設年”兩項系列活動,以“農旅融合”思路使得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培育萬畝井岡蜜柚基地一個,成功舉辦石溪山地車騎行賽和柚子熟了慶豐收文藝匯演活動,推廣了“金蘭柚”品牌,營造了鄉村旅游濃厚氛圍,帶動了全鎮社會經濟發展。

  五、主要工作經驗

  結合區位優勢和產業特點,及時抓住政策機遇,勇于創新、緊跟時代需求和市場需要謀求發展。一是大力發展井岡蜜柚產業,通過策劃“鄉村旅游年”系列活動,推廣“金蘭柚”品牌,打造和培育了石溪萬畝井岡蜜柚基地,積極發展“千村萬戶老鄉”工程,推動農業專業合作化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使我鎮從傳統果業大鎮向現代果業強鎮邁進。二是積極利用好我鎮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打造好石溪郊野公園,策XX縣“一線一帶”旅游發展思路,將石溪打造成為安福的后花園、武功山旅游線上的明珠。通過策劃“山地自行車”騎行賽等系列活動,并有效利用公眾號等互聯網傳播手段,營造了濃厚的鄉村旅游氛圍。三是科學合理進行集鎮規劃,全面推進農貿市場、周庵移民新村、龍湖小區、育才路、學府路、景園路等各項工程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衛星重鎮。四是打牢基礎,加強農村道路交通、橋梁建設,以及水利維修、建設等各項工程,提升新農村建設品質品位,全面推進農村清潔工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切實改善民生,各項惠民惠農政策有效落實到位。配齊配強村支兩委,純潔干部隊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鄉鎮十二五期間主要工作總結主要情況2

  2010年以來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社會經濟發展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緊緊圍繞“開放活鎮、產業興鎮、工業強鎮、生態立鎮、和諧穩鎮”發展戰略和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社會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十二五”期間工作回顧

  (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到2015年底,預計全鎮可完成財政收入4000萬元,比“十一五”末增長近3倍;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2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20%;全鎮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完成1億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000元。農民收入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商品流通日趨活躍,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鎮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三大工作重點,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以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為總抓手,大力發展高效現代農業,努力提高農業機械普及程度,增加農業的產出率和經濟效益。

  1.抓住糧食生產不放松。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夏糧總產穩中有升,糧食作物產量年創新高。 到“十二五”末,預計糧食總產量達到6.5萬噸,肉類產量達5000噸,蔬菜種植面積達800畝。

  2.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序推進農業基礎設施配套,調動和保護好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實施小麥高產攻關和玉米振興計劃。五年間累計修筑田間生產路50公里,完成小二型水庫改造8座,高標準農田建設20000畝,土地整理10000畝。

  3.示范引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1)積極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滕元葡萄生態園等一批高效特色休閑農業亮點紛呈,示范輻射作用逐年上升,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2) 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和家庭農場建設,新建家庭農場6家。(3)爭取項目支持,構建長效現代農業產業鏈。

  4.大力推行農業保險。“十二五”末全鎮參保面積達 160000畝,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也解除了廣大農戶發展農業生產的后顧之憂。

  5.引導農民建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創新農村經濟組織形成和經營方式,積極發展民營經濟,壯大龍頭企業,抓好特色村和專業村培植,幫助農民發展合作組織,目前全鎮申請注冊5個協會,解決了一家一戶辦不好、辦不了的問題,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6.加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力度。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快轉移農村勞動力,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業向產業化和集約化生產發展,先后培訓農民1000戶,輻射帶動5000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工業經濟運行良好

  按照“鞏固、發展、提高”的方針,大力實施工業化發展戰略,經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1.強化招商引資重中之首的地位。我們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對外著重做好駐點招商工作,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對內做到一崗雙責不動搖、招大引強不放松、嚴格考核不讓步、獎懲兌現不含糊。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鎮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重要依據,全力以赴引資金、上項目、增投入、促發展。

  2.提高經濟發展硬實力。進一步做好xx鎮總體規劃和xx產業集聚區規劃修繕工作,啟動xx產業集聚區起步區基礎設施配套,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家。優化發展環境,鼓勵、扶持、培育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嚴格執行項目環評制度和項目投資強度、畝均稅收標準,促進園區建設生態環保和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3.全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依托區位優勢,著力培育商貿市場和物流配送產業,鼓勵發展咨詢、快遞、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5億元。加快物流園區建設,新建綜合性商貿市場1個,新增注冊各類商貿、物流、服務企業20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餐飲企業1家,新增注冊個體工商戶150家。

  (四)城鎮開發和村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1.做好項目謀劃。完成xx鎮總體規劃修繕和報批工作;完成以xx中學新校區為中心的教育文化綜合體項目可研編制;組織編制鎮近期規劃建設區修建性詳規;完成2個以上擬開發改造項目征遷調查和可研編制工。

  2.做好項目實施。完成鎮建成區6條主次干道綜合改造工程建設;完成糧站地塊和包火路南地塊兩個開發地塊征遷和土地掛牌出讓、征遷工作;完成標準衛生院用地征遷工作。

  3.規范建設管理。嚴格控制鎮規劃區私人建房,嚴格按照“一戶一宅”原則對農民建房實行戶申請、村審核、所(土地、城建)復核、鎮審查備案后再建設的程序要求,規范村鎮建設管理,做到依規建設、先批后建。

  4.加快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對照驗收標準,找差補缺,完善路圩、薛場兩個美好鄉村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健全環境衛生保潔機制,制定產業發展長遠規劃并認真抓好落實。啟動滕元中心村美好鄉村建設。

  5.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完善村級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著力解決“無人管衛生、無錢辦衛生、無人干衛生”的問題;廣泛宣傳,深入發動,著力營造“人人講衛生,人人護環境”的濃厚氛圍,努力做到經營有序、交通有序,村鎮邊、溝河邊、道路邊干凈整潔。

  (五)民生工程碩果累累,惠農政策逐項落實

  民生工程和黨的惠農政策涉及千家萬戶,是黨和國家大力推行的民心工程,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更緊密聯系著廣大農戶的切身利益,我們努力把好事做好,好事做實。五年來年我鎮共建設完成和落實的民生工程與惠農政策有:

  1.新建村村通水泥路50公里,人飲工程項目2個;

  2.建設完成村衛生室28個,并已投入使用;

  3.新建農家書屋28個;村籃球場5個;

  4.糧食綜合補貼、小麥良種補貼、玉米良種良法補貼、農機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都嚴格按政策兌現到位。堅持執行政策不走樣,工作措施不截留,“一卡通”發放率100%,使農民得實惠增多,農民純收入增大。

  5.新農合、城鎮醫保參投比例達98.5%,極大地改善了廣大農民看病難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窘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比例逐年上升。

  6.五保、低保、殘疾人補貼等工作落到實處。

  (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1.優先發展科教事業。強化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實現校舍樓房化,全面推進校舍危房改造工程,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學校內部管理得到了加強,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2.狠抓了計劃生育工作。嚴格落實人口目標管理責任制,在村為主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四項手術、孕環檢、流動人口管理、超生社會撫養費征收、晚婚晚育、優生優育等六大工作。

  3.做好民政優撫和勞務輸出工作,扶持、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增強就業和再就業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社會管理切實加強。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認真落實領導干部開門接訪、帶案下訪和夜間帶班巡邏防范制度,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巡查、督查活動,不斷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暢通和規范了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及時化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消除安全生產隱患。安全生產、秸稈禁燒控制性目標基本實現預期目標,土地確權、食品藥品安全、市場監管等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

  二、發展中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農業產業化水平還不高,農民收入增長不快。特別是優質農產品和龍頭企業較少,加工能力不強,市場流通不暢,從一定程度是制約了農業效益的提高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二)財政調控能力還不強。地方財力緊張,吃飯財政的狀況仍然存在。在確保工資發放的情況下,沒有寬裕的資金用于社會事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

  (三)經濟發展的制約性因素較多。尤其土地問題已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城鎮化發展水平還不高,聚集和承載能力還不強,投資和融資機制還不活,二、三產業發展還不快,制約了經濟發展速度的進一步加快。

  (四)經濟發展后勁不足。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和潛力還沒有充分地挖掘出來,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較慢,企業家隊伍不平衡。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利用外資幅度不大、質量不高。

  (五)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結構還不夠合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和產品不多,市場競爭力不強,骨干企業優勢不明顯,產業形不成規模,企業質量運行不夠高,質量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意識不強。

  三、明確“十三五”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科學合理地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對于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在“十三五”期間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三五”期間,我鎮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明顯加快,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確定未來社會競爭將更加激烈。周邊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壓力。但我們的機遇和發展的契機也很多:東部產業轉移、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和安徽省加快皖北地區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我鎮也被列入市級“擴權強鎮”試點鎮,優越的區位、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更是我們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加上“十二五”期間我們打下的良好基礎,xx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更加迅猛。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圍繞“打造皖北最美縣城”的總體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強和改善民生、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核心目標,強力推動,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突出招商引資、生態旅游、服務業發展三大重點,加快做好道路、水利基礎設施、小城鎮、文明創建、美好鄉村建設,切實增強xx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健康協調發展,努力把xx鎮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強、社會文明進步的現代化新型城鎮。

  (二)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我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到2020年gdp達到8.1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到2020年地方財政收入實現500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5%,到2020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0元;農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全鎮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5歲。

  ――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產業、二三產業收入比重調整到2020年的40% :25% :35%,經濟布局進一步優化。

  ——加快發展教育。幼兒入托、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不斷加大投入,完成校舍改造和設施配套,改善教育教學條件,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以內,2020年年末總人口控制在10萬人以內。

  ――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鎮村組道路改造率達到80%以上。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小型水庫及塘壩除險加固達到95%;農田灌溉面積達到120000畝。有線電視、電話和電信寬帶入戶率分別達到90%、90%、80%以上。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統籌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改造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完成各村衛生室改造。衛生廁所改造率達到80%以上。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戶和人口比重達到100%。穩步推進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調動和保護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民政、扶貧、社會救濟工作,關注弱勢群體。

【鄉鎮十二五期間的主要工作總結主要情況】相關文章:

主要實習工作總結01-31

學期主要的工作總結10-02

企業個人主要學習和工作情況總結12-09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十二五期間的工作總結12-09

鄉鎮十二五重點工作總結和工作要點03-10

獎學金主要事跡08-25

獎學金主要事跡12-08

(經典)獎學金主要事跡11-06

老撾語專業介紹—主要課程—主要學習內容—就業前景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