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學生學習態度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學生學習態度總結范文
學習態度能調節學生的學習行為,可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耐受力。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有重要意義。綜合學生調查問卷數據結果的分析,主要發現幾個問題: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抵制游玩誘惑的能力低,普遍存在自制力低;對于學習的自主性不強;學生的學習態度到學校和家庭的影響。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培養學生正確的理想和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遠大理想是學生自制力的力量源泉,只有具有遠大理想的人才能百折不撓,奮斗到底。教育學生,使他們明白理想與現實畢竟還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實現理想,必須要有很強的自制力,要有抵抗外界因素的干擾的能力,要有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還需要建立良好的班風,通過集體的輿論來約束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良好的班風,對學生自制力的形成和發展,起著積極的熏陶作用,促進作用。如組織學生舉行各種競賽活動,在競賽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意志,使學生不怕困難,能克服懶惰、貪玩的缺點。另外還可以組織專門的講座或者經驗交流會幫助學生培養自制力。
2、自主性是學習成敗的很關鍵的因素,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要使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含義,或者說學習意味著什么。
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習也是一樣,學生之所以學習自主性低,它的根源在學生缺乏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同時這也是學生對學習本身的過程認識不足的結果,因此,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向學生點明學習它是“馬拉松“式的比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一個積少成多的積累過程,這個過程艱巨而又辛苦。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時,更應注重指導、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怎樣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學習時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目前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或不知如何學習的現狀下,教師的導學作用對加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尤為重要。
3、教師的態度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形成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態度,即對所教學科的實用價值重要性的理解,在傳授學科知識時表現出的熱情,對學科進展成果的關心等,必然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態度。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最主要的是改變課堂上滿堂灌的呆板教學形式。要運用啟發式等教學方法,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師還要講究教學藝術,同時在講課時要注意聲調的抑揚頓挫,講授要生動形象,以增強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多樣性。以上這些,都有助于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愿意學,樂意學,積極主動地學,從而轉變其學習態度。
4、家長對子女學業的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重要影響。
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其子女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子女取得的成就,要給予肯定的評價,并在其學業不理想時,要給予充分的鼓勵,而不是批評。對于孩子的學習要有耐心和寬容,家長可以通過日常的觀察、與孩子交流、總結周圍同事孩子的成功經驗等,和孩子一起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工作。學生的學習態度受到學生自身的觀念、行為和教師、家長態度的影響,了解好各個影響因素,并做出合理的端正措施,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初中學生學習態度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學生學習態度工作總結06-16
師徒結對總結:學習態度是關鍵-04-19
學生總結初中對初中的總結01-31
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檢討書05-09
與學習態度有關的成語05-01
有關學習態度的經典成語05-02
學習態度好詞好句05-03
學習態度檢討書06-25
國旗下講話:端正學習態度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