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能力模塊的學習總結
從2011年7月11日至2011年7月20日第一階段的專業教學模塊培訓學習結束了。在這十天的學習生活中,我感到緊張而充實,辛苦而快樂,收獲頗多。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專業教育教學技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教育教學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為了能夠更好、更快、更有效的發展,現將這次學習進行總結:
一、學習過程
1、積極參加學習,為了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經常在宿舍學習到晚12點鐘。
2、認真獨立按要求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作業。
3、積極在線學習交流提交學習日志。
4、認真履行了組長的職責,能協助輔導教師完成工作。
5、在學習中,積極與同組學員進行交流討論,并能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
6、踴躍在網上交流。針對研討話題積極參與討論,能根據課程問題發帖開展討論。并能在平臺上針對他人的作業、培訓作品、主題研討以及班級論壇的內容發布自己的見解,幫助解答其他學員學習中的問題。
7、學習效果:通過市場調研,獲得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在社會的崗位需求,確定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根據需求設計專業課程,再根據專業與課程的特點進行教學組織設計,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專業知識,畢業后更好的適應社會。
二、學習內容:
1.市場調研模塊
該模塊的學習時間為3天,我們先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聽主講教師賀宗梅教授講解市場調研方法,通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共同完成了調研方案的設計,然后由劉立教授帶領我們到湖南開源科技有限公司去調研,回來后,我認真分析調研數據,并獨立完成了市場調研報告的撰寫,在報告中,我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提出幾點網絡專業建設的思考意見。
2.工作任務分析和教學分析模塊
在為期2天的工作任務分析和教學分析模塊的學習中,我學習了基于工作任務的教學過程這一教學理念,理解了基于工作的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和市場性。
通過這一模塊的學習,我認識到,要使學生在畢業后就能勝任本專業的相關職務,那么,在平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第一要盡量突顯出工作任務,即使學生在學習在工作的情境中;第二是要處理好教學過程、工作任務和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
3.專業課程設計模塊
專業課程設計模塊的學習時間為2天,在此期間,我學習了如何根據工作任務分析的結果確定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該模塊的學習,我領悟到,要想確定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并使該內容能夠使學生學有所用,簡單的選擇一本教材是非常有嚴肅的,作為某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以市場為基礎,以工作任務為目的,來進行教材及教學內容的選取。
4.教學組織設計模塊
最后3天的時間,我學習了在實踐的工作過程要如何組織教學。重點研究了怎樣撰寫課程說課稿。
三、學習體會:
有效教學最終目的是使我們的教學變得有效。怎樣從一線教學的角度來談有效教學問題的,這很接近我們教學的實際,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可操作性也很強。聽了賀宗梅、胡伏湘等專家教授的講座,讓我獲益匪淺。這次講座不僅讓我知道了有效教學的含義,同時也意識到有效教學對于我們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中有著很多實際的意義。
(一)教師的水平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實際上有效教學就是以學生是否接受、是積極主動的樂于接受還是被動的死記硬背。顯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簡單的問題講的有厚度,我想可能會增加學生額外的負擔。當然后來講教學要深入淺出、注重知識間的異同、加強學法的指導、放時間給學生獨立探究、體驗交流反思、構建的觀點我是深表贊同的,而且我覺得要做到這幾點教師必須練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根據實際認真編寫導學案,并做好一次備課、再備課和課后反思。平時多閱讀專業書籍和最新最實用的教育理念,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師。
(二)把握好課堂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教師在課堂上要把復雜的內容教的通俗化,對此我深表贊同,其實這也是我們新課程改革教學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除了要做到把知識生活化;講課要精要、精當、精彩、貼近學生實際;科學借助現代媒體外,我覺得更應該做的是讓學生自己根據生活實際結合教學要求來設計情境,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感悟,讓學生自己去參與、探究,教師做好引導?,適時點撥,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記住;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
(三)學生會學習是有效教學的保障。
激發學生思考成為習慣,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會學習,教學生養成好的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樂趣,學生的學習就會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主動地學習肯定是有效的學習。當然,學習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籠統的將什么、什么方法,關鍵是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去分析、去感悟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可以再宏觀上指導,正如顧院長所講,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時要注意技巧,讓學生從提問開始,會問問題的學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學生,有思想的是學生必然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這種不自覺的思考學習方法變成一種習慣。這才是確保有效學習的長效機制。
(四)做人的態度是有效教學的動力。
把學生的精神愉悅當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為然,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愉悅必然是建立在對老師的喜愛之上的。其實這也是培養學生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教學要有效,做人是根本,這里所說的做人就是為人處事的態度,做事的能力,不僅是指學生,更是指教師,所謂教學相長,用心去關注學生,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有效。
回顧這么多年的教學歷程,備課無疑是經歷最多,變化也是最多的。從教學初期的盲目抄教案,到現在汲取別人的教案精華,融合自己的特點備課,這變化的過程中經驗起著很大的作用。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把握住語文教學,還是在一些環節上出現失誤,從而使有些課堂出現重復講解的現象。
近幾年國家教育部一再強調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一直困擾著我,這次師德學習使我知道了有效教學就是在課前做足準備,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教學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有效教學給當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于教師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鍛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力求每節課的教學都是有效教學。
【教學能力模塊的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學習計劃05-02
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的學習總結05-10
中文簡歷模塊04-08
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總結12-13
關于學習能力的勵志格言04-06
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學習總結11-17
PP生產計劃模塊培訓總結范文05-12
羽毛球模塊教學計劃范文(精選3篇)05-05
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睡前故事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