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及答案 推薦度:
-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練習及答案 推薦度:
-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練習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2018年中考一模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
下面語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時間每天在我們手中飄逝,我們每天與時間把盞交臂,就覺得倏忽之間又是日薄西山,又是四時更替。我們不得不打個寒顫,深深感慨:時間最是公正而吝嗇,它雕刻著豐富著人生,也消磨著銷蝕著生命。
A. shū bó zhàn lìn
B. shōu bó chàn lìng
C. shōu báo zhàn lìng
D. shū báo chàn lìn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中華經(jīng)典詩詞是個廣袤、深邃、絢麗多采的世界。
B. 無論是高深莫測的星空,還是不值一提的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綸的藝術(shù)品。
C. 誠然,并非每個人都能站成直插云宵的擎天柱,并非每個人都能站成叱咤萬里的風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種正氣,一線堅貞,一份坦蕩。
D. 他把擴音機緊靠住洞口,震耳欲聾的聲音源源不斷地從擴音機里傳了出來,經(jīng)久不息。
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隨著網(wǎng)絡(luò)時代的來臨,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國戰(zhàn)略博弈的新格局。
B. 家庭和學校對孩子安全問題的過度關(guān)注,反而會降低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
C. 導致青少年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為追求身材過度節(jié)食造成的。
D. 《中國詩詞大會》讓國人領(lǐng)略了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重溫了千古傳誦的中華詩詞。
下列各項對詩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觀滄海》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B. 《登幽州臺歌》中“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古人”和“來者”,都指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賢臣。
C. “風住塵香花已盡”交代的是季節(jié)特征,鮮花經(jīng)過春風的搖動已經(jīng)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殘留些花的芬芳,說明這時已到了暮春時節(jié)。
D. 崔顥的《黃鶴樓》是一首送別友人的佳作,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繪登樓所見、烘托與友人惜別之情。
二、句子默寫
根據(jù)提示默寫
①晴空一鶴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秋詞》劉禹錫)
②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晏殊)
③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鐵衣。 (《木蘭詩》)
④_______________,不求聞達于諸侯。 (《出師表》諸葛亮)
⑤山隨平野盡,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荊門送別》李白)
⑥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____。 (《無題》李商隱)
⑦而現(xiàn)在/__________/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xiāng)愁》余光中)
⑧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 (《與朱元思書》吳均)
三、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同桌張明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對活動內(nèi)容有較深入的理解,小組推薦他在全班展示學習成果,膽小的他卻反復推辭。你鼓勵他說:“______________”張明終于點了點頭。(要求: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含標點60字以內(nèi)。)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網(wǎng)絡(luò)閱讀”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閱讀紙質(zhì)書籍的時間減少了,實體書店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網(wǎng)絡(luò)閱讀”是不是比“傳統(tǒng)紙質(zhì)閱讀”好呢?請就此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書中所寫三位傳主——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jīng)數(shù)代而不衰,作者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lǐng)域的藝術(shù)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jīng)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現(xiàn)他們的崇高人格和廣闊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整部作品洋溢著一股旺盛的激情。
1.下列各項填入空格正確的一項是( )
選文出自 的《名人傳》,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 。
A.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介紹《名人傳》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色
B.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概括三位傳主的人生經(jīng)歷與崇高品質(zhì)
C. 德國作家羅曼·羅蘭 介紹《名人傳》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色
D. 德國作家羅曼·羅蘭 概括三位傳主的人生經(jīng)歷與崇高品質(zhì)
2.下列各項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不能忍受考驗的人是無法教點什么給能忍受考驗的人的。”一句出自《名人傳》中的《列夫·托爾斯泰》。
B. 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為音樂家、作曲家卻耳朵失聰;最大的幸福是他戰(zhàn)勝痛苦,創(chuàng)造出擁抱歡樂的《第九交響樂》。
C. 《名人傳》中的米開朗琪羅是俄國偉大的文學家,他曾寫了《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等作品。
D.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立大事業(yè)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五、文言文閱讀
元子①家有乳母為圓轉(zhuǎn)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聚孩孺助嬰兒之樂。友人公植者,聞有戲兒之器,請見之。及見之,趨焚之。責元子曰:“吾聞古之惡圓之士歌曰:寧方為皂②,不圓③為卿④,寧方為污辱,不圓為顯榮。次山奈何任造圓轉(zhuǎn)之器,恣令悅媚嬰兒?少喜之,長必好之。教兒學圓且陷不義,躬自戲圓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門愛嬰兒之樂圓,出門當愛小人之趨圓,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行圓,以終身乎? 吾豈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謂曰:“吾自嬰兒戲圓,公植尚辱我,言絕忽乎。吾與汝圓以應(yīng)物,圓以趨時,非圓不預(yù)⑥,非圓不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有刪改)
(注釋)①元子:元結(jié),字次山,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之一。②皂:皂隸,泛指從事低賤行業(yè)的人。③圓:圓滑。④卿:公卿,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結(jié)的堂弟。⑥預(yù):參與。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聞有戲兒之器 聞:聽說
B. 及見之 及:等到
C. 趨焚之 趨:追逐
D. 長必好之 好:喜歡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以悅嬰兒
A. 何以戰(zhàn) (《曹劌論戰(zhàn)》)
B. 以光先帝遺德 (《出師表》)
C. 皆以美于徐公 (《鄒忌諷齊王納諫》)
D. 以中有足樂者 (《送東陽馬生序》)
3.下列句子,與“及見之,趨焚之”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 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B. 山巒為晴雪所洗 (《滿井游記》)
C.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游》)
D.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觀潮》)
4.對選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元結(jié)家的乳母做了一個能團團旋轉(zhuǎn)的玩具,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玩具。
B. “惡圓之士”認為,寧可行為方正地做個身份低賤的人,也不愿意圓滑地求得富貴。
C. 公植認為元結(jié)在家中教孩子學習圖畫,嬉戲玩耍,會讓孩子玩物喪志。
D. 元結(jié)因孩子“戲圓”之事受到公植的責罵,公植甚至表示要與他斷交。
5.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行圓,以終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六、現(xiàn)代文閱讀
時間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有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這首歌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是啊,時間到底去哪兒了
幼年的時光去哪兒了 我們?yōu)楹魏茈y記起3歲以前的事情 研究表明,時間的感知需要兒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記憶能力的完全形成,這需要前額葉皮質(zhì)和海馬體發(fā)育較成熟以后才能具備。這兩個區(qū)域的成熟速度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漸漸完善。孩子們的遺忘速度遠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們的記憶更替也更快,這意味著留下童年記憶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時記憶究竟從何時開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遺忘 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回憶往往從7歲開始丟失。雖然不少3歲孩子能夠記得前一年發(fā)生的事,但這些記憶也只能持續(xù)到五六歲。在7歲這一年中,童年記憶迅速衰退,到了八九歲,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內(nèi)容。這是因為在7歲時,人們形成記憶的方式開始改變——在那之前,兒童缺少時間和地點的觀念,而在年齡較大的兒童中,回憶早期記憶的內(nèi)容和形式更趨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紀,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總是盼望快快長大,但是似乎過了很久才長了一歲,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感覺時間越來越快,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人體內(nèi)的生物鐘在逐漸變慢,實驗表明,讓年輕人和老年人估測1分鐘有多長,結(jié)果年輕人還沒有到1分鐘就認為已經(jīng)到1分鐘的時間了;而老年長的人,則往往過了1分鐘覺得這是1分鐘的長。在生命的進程中,人體內(nèi)的某種節(jié)律在變慢,而客觀的時間沒有變慢,老年人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快了。
其次,與新鮮感能刺激人大腦記憶有關(guān)。比如我們新去一個地方時,去的路總是顯得很長,回來時卻似乎要短得多。因為去時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鮮的,你的大腦需要對這些新鮮事物進行處理記憶,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路似乎很長。而回來時,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體驗,一切變得熟悉,大腦需要處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時間過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許多。人生也是一樣,小時候看這個世界都是新鮮的,外界充滿了各種新刺激,這樣就顯得每一天都很漫長;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的事物已經(jīng)缺少太多的新鮮感,更多的只是一種單調(diào)的重復刺激。豐富的經(jīng)驗使神經(jīng)對于生活中的信息處理得極為快速,漸漸進入了“適應(yīng)性”的狀態(tài),不但削弱了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同時保留的記憶也信息不全,這樣顯得一天不經(jīng)意間就過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對論”來解釋,一個5歲的兒童,他會感覺過去的一年很長很長,這是因為過去的一年占他生命總過程的20%(1/5);而一個20歲的青年,過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總過程的5%(1/20);而對于一個50歲的中年人,過去的一年僅僅是他生命總過程的2%(1/50)。人越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光陰在其整個人生當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會覺得這些微不足道的時間過起來很快。
(選自《百科知識》20xx年底4期B,有刪改)
1.下列不屬于幼時記憶遺忘的原因的一項是( )
A. 前額葉皮質(zhì)和海馬體發(fā)育較成熟,注意力喝短期記憶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 孩子們的遺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們的記憶更替也更快。
C. 7歲時幼時記憶開始模糊,兒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 7歲時兒童記憶的方式開始改變,由不成熟變得更趨向于成年人。
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人體內(nèi)的生物鐘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在逐漸變慢,而客觀的時間卻沒有變 慢,所以年齡越大的人就感覺得時間過得越快。
B. 新鮮感可以刺激大腦的記憶,人無論是走一段路還是接觸新生活中的新鮮事物,都會對新的景象喝新的事物進行處理和記憶。
C. 因為豐富的經(jīng)驗使人逐漸進入“適應(yīng)性”狀態(tài),對時間流逝的感覺減弱,記憶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時間不經(jīng)意就過去了。
D. 人的年齡與過去的時間在其整個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齡越大,過去的時間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
3.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是一篇說明有關(guān)“時間去哪兒了”的事理說明文。從生理學的角度科學地解答你為什么人們會感覺光陰似箭的問題。
B. 本文采用時間順序,依次說明幼年時光去哪兒和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快的原因,結(jié)果清晰,層次分明。
C.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準確說明了在年齡大小與時間流逝的關(guān)系中是如何體現(xiàn)“相對論”的。
D. 本文的語言平實嚴謹,融科學術(shù)語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標題和開頭都與流行歌曲有關(guān),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世界上最柔軟的路
①參加了一個助學公益活動,我認識了那位山村女教師。
②女教師三十多歲,清秀的臉上帶著幾分靦腆,一說話就臉紅,像山里入秋的楓葉。談話中知道她大學畢業(yè)后放棄了留在城市的機會,主動請纓,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學。眾人在感嘆欽佩的同時,問她如何能堅守這么多年?她說,也曾動搖過。當初選擇去山里,是被電影《鳳凰琴》中那位扎根山區(qū)的女教師感動了。她覺得自己就是女教師的影子,而大山就是她最厚實的夢。于是,那年楓葉泛紅的時候,她來到了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
③所謂學校,無非就是三間簡陋的屋子,三十多個學生,一個黃土地操場,操場上一桿褪色的國旗。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長——這與《鳳凰琴》的場景驚人的相似。山里的風景很美,山里的人們可親。誰家有了好吃的,都會讓孩子拉她去家里。學生們很懂事,也喜歡黏在她身邊。鄉(xiāng)親們就像她的親人,即便自己幾乎和外界失去聯(lián)系,她仍很滿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參加同學會,她才強烈感覺到自己落伍了。無論是服裝打扮,還是言談舉止,連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在別人訝異不解的眼神里都變得毫無底氣。同學問她,難道你要在山里呆一輩子?輕輕的一句話,卻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還是留?從那以后,兩種選擇就像兩股纏繞在一起的亂麻,一直糾結(jié)在她心里,無從解脫。朋友苦口婆心勸告,父母老淚縱橫哀求,現(xiàn)實中需要面對的問題太多。一次次,父母和著眼淚的話語就像洶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來堅固的心堤沖垮了。
⑥終于,她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回城。她向一直關(guān)心自己的老校長說出了這個決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著煙,沉默了片刻,說,妮啊,你是該回去了,都三年了,我們不能耽誤你一輩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孩子們圍著她,仰著小臉,拉著拽著,哭著讓她不要走。
⑦臨走前一晚,屋外響起烈烈的風聲。不一會兒,大雨傾盆,噼哩啪啦的雨點砸在窗欞上。她一夜未眠,腦海里浮現(xiàn)的滿是白天孩子們哭花的淚臉。
⑧天終于還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擠滿了人,全村的女人都來了。張奶奶拿來了煮熟的雞蛋,李嬸端來了熱騰騰的手搟面,王大娘提來了一籃子核桃……她淚光漣漣,被眾人擁著出了院門,發(fā)現(xiàn)院前泥濘的土路鋪上了一層厚厚軟軟的黃沙,淚眼望去,村里的男人們正在前方趕著用沙鋪路,用小車推,用鐵锨鏟……全村的男人都來了,還有她的學生。
⑨老校長走過來,說,妮啊,今天你走,我們也沒能為你做太多,修修路,鋪點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兒一直將黃沙鋪到山外。她的淚也一直流到山外。
⑾故事的結(jié)局是,第三天,她又回來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在鄉(xiāng)親們驚喜的招呼聲里,在孩子們震耳的歡呼聲中,她又踏著那條鄉(xiāng)親們用心為她鋪的路,回來了。她也要為鄉(xiāng)親們用心去鋪一條路,一條讓孩子們踩著堅實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⑿那次活動以后,我便時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師,想起那個鋪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軟的路。
1.簡要概括選文的故事情節(jié)。
(1)主動請纓,執(zhí)教山村。
(2)_______________。
(3)村民鋪路,真情送行。
(4)_______________。
2.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第⑤段畫線句子。
從那以后,兩種選擇就像兩股纏繞在一起的亂麻,一直糾結(jié)在她心里,無從解脫。
3.分析第⑥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孩子們圍著她,仰著小臉,拉著拽著,哭著讓她不要走。
4.認真閱讀第⑦段畫線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仔細揣摩,寫出女教師當時的心理活動。(含標點60字以內(nèi)。)
5.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銓ξ哪┊嬀句子的理解。
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軟的路。
七、命題作文
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完成作文。
(1)命題作文
題目:走近你才知道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結(jié)合你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悟,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力求寫出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與人名。
(2)半命題作文
題目:讀懂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結(jié)合生活經(jīng)歷和感悟,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與人名。
【中考一模語文試卷】相關(guān)文章:
中考一模語文試卷05-04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及答案05-10
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練習及答案05-10
2017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練習05-09
中考物理一模試卷練習的總結(jié)04-15
中考物理一模調(diào)研試卷和答案05-09
關(guān)于中考物理一模摸底試卷練習05-09
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及答案05-09
關(guān)于中考物理二模試卷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