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測試試卷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試卷,作為學生,想要成績提升得快,那么平時就一定要進行寫練習,寫試卷,什么樣的試卷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測試試卷,歡迎大家分享。
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測試試卷 1
一、積累與運用(共30分)
1.閱讀下面一段話,按要求答題。(4分)
金秋十月,我校舉行了2012年秋季田徑運動會,這是我校集團辦學以來在中心校區(qū)舉辦的首屆全校規(guī)模的大型運動盛會。一年一度的“體育周”,讓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給學生的校園生活涂上xuàn麗色彩,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大有裨益!這將永遠juān刻在學生的心頭。
(1)給加點字注音。(2分)盛會______裨益_______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2分) xuàn麗_____ juān刻______
2.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只要我們善于從生活中找“米”,就會有寫作之源。
B.從前在家鄉(xiāng),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C.“你是我的榜樣。”有個人說:“我要是煉成你這樣就好了。”
D.親近文學,是一個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小米、玉米糝兒、紅豆、紅薯、紅棗、紅豆熬成的八寶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賞心悅目,舍不得吃。。
B.班長提議星期天去敬老院參加義務(wù)勞動,大家隨波逐流,表示贊同。
C.小李沉溺于網(wǎng)絡(luò)游戲,已經(jīng)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他卻不以為然,我行我素。
D.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4.根據(jù)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10分)
(1)淡黑的起伏的連山,____________,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2)物華天寶,____________。 (3)但愿人長久,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銅雀春深鎖二喬。 (5)____________,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6)走進唐詩宋詞,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人們的月亮情結(jié):《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詩句,既擴大了望月者的范圍,又寫出了天下離人的綿綿情思;《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詞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蘇軾對弟弟蘇轍的美好祝愿之意。
(7)《次北固山下》中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時光流逝,蘊涵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閱讀。(6分)
(1) _____國(國籍)著名作家_______(人名)創(chuàng)作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自問世以來,就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全世界的青少年朋友。
(2) “洞中歷險”是《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精彩篇章。請借助閱讀經(jīng)歷,完成下面兩小題。(4分)
①與湯姆一起經(jīng)歷這次曲折、緊張的歷險過程的另一個人物是誰?其中最能體現(xiàn)湯姆沉著、智慧的情節(jié)是什么?
②“洞中歷險“中,湯姆見到印第安人喬的身子,他嚇得”撒腿就跑“。請說出湯姆害怕見到印第安人喬的具體原因。
6.專題與語文實踐活動。(6分)
(1)根據(jù)閱讀積累,補寫以下讀書摘記卡。(4分)
主題___________時間2015.11.12編號007
摘錄:小小的花,也想抬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于沉默。母親呵!你是那春光么?——冰心《繁星春水》
讀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lián)系語境仿照畫線句子再寫兩個句子,將某一名著的內(nèi)容從側(cè)面表達出來。
長大后我不再滿足于童話帶給我的歡樂,于是瞄上了“大部頭”。我時而在鳥語花香的花果山上嬉戲,時而在曲徑通幽的大觀園中流連,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學,成了我的良師益友。(4分)
二、閱讀理解(共57分)
(一)閱讀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詩,完成第7題。(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7.(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__________情感。(1分)
(2)發(fā)揮想象,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2分) __________
(3)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中的“生”和“入”用得很妙,請說說妙在何處。(3分)
(二)閱讀下面文言故事,完成8-12題。(共13分)
曾子殺彘
曾子【1】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2】還,顧反為女殺彘(zhì)【3】。”妻適市來【4】,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5】與嬰兒戲耳【6】。”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之也。嬰兒非有知也,待【7】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8】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9】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0】。”遂烹彘也。 (選自《韓非子》)
注釋:【1】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2】女:同“汝”,你。【3】彘(zhì):豬。【4】適:往。適市來:去集市上回來。【5】特:不過,只是。【6】戲耳:開玩笑罷了。【7】待:依賴。【8】子:你,對對方的`尊稱。【9】而:則,就。【10】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8、翻譯句子。(2分)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2)女還,顧反為女殺彘。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9、“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幼小的心靈中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
10、與“曾子之妻之市”一句中加點的“之”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加點字是( )(2分)
A: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B:而置之其坐
C:至之市,而忘操之D:何不試之以足
11、你從這個故事中發(fā)現(xiàn)了曾子什么樣的品質(zhì)?(3分)
12、請你再舉一例古代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要簡單敘述清楚事件,40字以內(nèi)。(4分)
(三)閱讀文章,完成13- 16題。(共11分)
話說重陽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我國”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jié)。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名稱,據(jù)魏文帝曹丕說,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shù),“九”為陽數(shù),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shù)相重,故稱之為“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長壽。重陽節(jié)民間還有登高的風俗,所以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始于東漢。
重陽節(jié)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節(jié)日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學家有關(guān)。唐朝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看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為膾炙人口的重陽詩。其他詩人,凡寫重陽,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這兩件事。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qū)毒。重陽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jié),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
至于登高,重陽節(jié)期間秋高氣爽,適宜于登高望遠,這大概也是后來重陽登高發(fā)展為以游覽活動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間恐怕還有生產(chǎn)上的原因。重陽時節(jié),秋收已經(jīng)完畢,農(nóng)事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正是成熟的季節(jié),農(nóng)民紛紛上山采集。農(nóng)民管這種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這上面來的。
重陽節(jié)登高,本來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帶,沒有山,怎么登呢?這個問題大概古人是早已考慮到的,因此在重陽登高的習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寶塔、城樓,通常都很高,是個理想的登高場所。沒有塔和城樓的地方,總有亭臺樓閣,也可以湊合。反正找一個比較高點的地方,大家去登臨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為“登高”除了避禍消災(zāi)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這就是舊時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jié)登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今天我們在重陽節(jié)開展敬老活動,把重陽節(jié)稱為“老人節(jié)”或“敬老節(jié)”,多少也有這個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zhì)內(nèi)涵,反映了一種新的社會道德和新的社會風尚,從而使古老的重陽節(jié)獲得了新的生命。
13、用簡要的語言說出“重陽”得名的由來,并列舉出它的幾種不同的名稱。(3分)
14、風俗習慣的形成,往往與人們?nèi)粘5纳钌a(chǎn)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重陽節(jié)也不例外,根據(jù)上文內(nèi)容,試作簡要分析。你還能另外舉出一個類似例子嗎?(3分)
15、重陽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據(jù)上文內(nèi)容,試從“文化”角度加以簡要分析。(3分)
16、你贊不贊成把重陽日定為“老人節(jié)”或“敬老節(jié)”?兩個名稱中你更傾向用哪一個?(都要簡要說明理由)。(2分)
三、作文(60分)
17、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邁進揚州市國際學校已兩個月了。在這片沃土上,我們眺望燦爛的霞光,我們聆聽悅耳的書聲,我們徜徉斑斕的文學風景;我們與賈里交朋友,向田曉菲學習……初一的生活是那么新鮮、那么豐富、那么美麗!
以“初一,你真美麗”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說真話,抒真情,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挖掘值得寫的人和事,寫出真情實感。 ②不少于500字。
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測試試卷 2
(本試卷滿分120分,答題時間120分鐘)
卷首寄語:親愛的同學,八年級的語文學習即將結(jié)束,一年耕耘,一朝收獲。請拿起你的筆,仔細審題,認真做答,相信你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祝你旗開得勝!
一、明察秋毫(17分)
1.本題很簡單。只要用你最喜歡的字體、最漂亮的字跡,把下面一句格言抄在方格里,并做到全卷書寫工整、美觀,就可得分。(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
——愛默生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是()(3分)
A.一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雖然缺乏工作經(jīng)驗,但我們也不能對他們等閑示之。
B.自從上次在網(wǎng)吧被別人打得不醒人事后,他就決定要改斜歸正了。
C.上課時,兩位女同學交頭結(jié)耳地談?wù)撝粋赦赦有名的球星的情況。
D.匠師們自出心裁地在園林中設(shè)計了一處城垣。
3.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你那手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后來卻異想天開,想得一筆什么賠償費了。
B.詩人以匠心獨運的杰出才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圖畫。
C.當鼓聲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
D.李望水當時不在場,對這件事的經(jīng)過一竅不通,你們就不要再問啦。
4.填入下面句子空白處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正確的一項是()(3分)
我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好意難卻,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
A.盡管但所以B.雖然然而也C.雖然但是所以D.即使然而也
5.下列修辭方法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每一個根毛就是一個最基層的原料采集站(比喻)
B.冰河爬來了,帶著泥土、碎石開始旅行。(擬人)
C.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對偶)
D.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排比、比喻)
6.初二(1)班的班主任張老師,一心撲在學生身上,積勞成疾,患病住進了醫(yī)院。有四位同學代表全班去看望望老師,他們都說了一番慰問的話。其中哪一位同學說話不太講究分寸?()(3分)
A.張老師,你一心為了我們,把身體累壞了。我們的心里都非常難過,愿您早日康復(fù)。
B.張老師,你太不注意身體了,一工作起來就沒日沒夜的,以后一定要勞逸結(jié)合。
C.張老師,你安心在醫(yī)院治病,我們會自覺地把班級工作搞好的,努力做到您在和不在時一個樣。
D.張老師,你要注意按時吃藥,注意休息,病很快會好的。
二、知識積累及運用(18分)
7.文學常識(3分)
⑴山水名勝,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醉翁亭因一文化名人而名滿天下,這一文化名人是:(1分)
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田園詩派開創(chuàng)者的詩風,請說出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是誰,我們學過他的哪篇文章。(2分)
8.名句積累(9分)
①紛紛暮雪下轅門,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②欲渡黃河冰塞川,_________。《行路難》
③山河破碎風飄絮,__________________。《過零丁洋》
④寫出描寫醉翁亭四季景色的句子:,,,。
⑤《登飛來峰》中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9.給下面6個句子正確排序。(2分)
①雨水落到河湖里,滲入到地下,都對巖石有破壞作用②如果大量的水結(jié)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緩慢地移動著③水和空氣還能夠進入巖石內(nèi)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壞④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斷地沖擊著岸上的石壁⑤就好像一柄鐵掃帚從地上掃過,創(chuàng)刮著所遇到的一些石頭⑥破壞作用就更大了
正確順序是:(只填序號)
10.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挽聯(lián)。但由于其記憶模糊,上聯(lián)有兩字缺漏,請根據(jù)下聯(lián)補全上聯(lián)內(nèi)容。(2分)
上聯(lián):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lǐng)
下聯(lián):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11.文學放飛(3分)
⑴你知道嗎,在《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中有兩個相似的人物,他們性格都是粗中有細,嫉惡如仇。如能完整無誤地寫出他們的名字,你真是太棒了。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知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對誰的評價嗎?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釋語段后的問題!(45分)
(一)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12——15題。(13分)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行;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饑,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斯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2.解釋下列詞語中劃線詞的確切意義。(3分)
謫守()屬予作文()長煙一空()
1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4分)
①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八個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抱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下面句中用橫線畫出直接抒發(fā)“二者之為”的詞語。(2分)
①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②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5.閱讀下面《范仲淹罷宴》,完成文后問題。(4分)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屬(下屬的官吏)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缞绖(cuīdié喪服)數(shù)人營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讀書人)卒于邠,將出殯近郊,赗(fènɡ)斂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憮然(失意的樣子),即徹(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濟)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①從上文中摘出最能體現(xiàn)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思想的詞語:
②《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yīng)謫守“江湖之遠”的滕子京之邀而寫的,既為勸戒對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據(jù)這篇短文所敘的故事,你對“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句話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閱讀《笑靨千秋》,完成16—21題。(19分)
①記憶中最溫柔的笑容莫過于媽媽的嫣然一笑,這就是童年時代的最高獎賞。仿佛我在普通話比賽中獲獎,我在學校歌詠大會的領(lǐng)唱,每周成績通知單上的”全優(yōu)”,都是為了獲得媽媽的展顏微笑。、
②媽媽的牙齒細密整齊,只是牙齦偏低,每逢她開懷大笑,就需握拳頭遮羞,像扶著麥克風,那姿勢有些可笑,卻又令我向往。因為,當時在我們的生活里,能讓媽媽如此忘情的開心事總是鮮于遇見。
③這是母親的笑容,每個親情篤至的兒女都能在自己母親的臉上汲取這種光輝。
④我在插隊時的女伴長相可說是很一般:小眼睛、塌鼻梁,生氣時兩片嘴唇一堵,活像兩扇厚墻門,那幾顆雀斑簡直要暴出來。但她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在那樣單調(diào)的生活中,不僅自己笑聲不斷,同時讓小集體洋溢歡樂的氣氛。
⑤我懷念她笑起來的樣子:眼睛彎如新月,連烏黑的長眉都有感情,露出一口整齊的皓齒,要多甜有多甜!為這笑容,村村隊隊有多少小伙子夜間在橋頭為她彈吉他。
⑥這是青春無畏的笑容,不知何時,它們已在我們的臉』二凋謝。但我們?nèi)阅軓闹車倌猩倥畟兊男腋V幸辉傩蕾p這些芬芳的花朵。
⑦我的師傅是位極普通的女工。善良、勤勞、剛愎和自信混合在一起的個性,使她所在的班組烽煙不息。我成為她的徒弟,不少人為我捏一把汗。但三年中,我和她相處得很親密,甚至成了班組的避雷針。我喜歡她的笑容,常常逗她樂得前仰后合。她的滄桑的前額舒展開來,疲倦的大眼睛又有了溫暖的光彩,拉成長溝的頰上有當年酒窩的影子。她一定非常美麗過,但鄉(xiāng)下跑出來的灰姑娘和揀到她的士兵丈夫,似乎從來不曾意識到。
⑧這種質(zhì)樸的笑容讓人想到野地的`花,隨時可見,又總被忽略。它既單純又豐富,使你聯(lián)想到勞動的艱巨與歡欣,以及生命的漫長與短暫,想到源與本,想到忘與記之間我們那些無法言喻的模糊沖動、情盛的濡濕。
⑨還有一種女政治家的笑容。女人,又是政治家。
⑩笑容于它們像男政治家當年的中山裝,當今的西裝一樣,是必備的披掛。可管笑容的各部門都有分寸的,因?qū)ι霞墶⑼隆⑾聦俚牟煌{(diào)整位置。但我們?nèi)匀黄诖呐屡鋫湟浑p眼睛寒氣襲人。就像在懸崖峭壁的攀援中,暫時找到一個落腳點,新一松又一緊,于是再尋找,接觸下一個落腳點。
⑴在當年居委會主任、工廠女人班組長那兒一再經(jīng)受這種考驗后,我領(lǐng)悟到:女政治家的笑容就是讓你老那么附在懸崖上,不掉下來。
⑵有人說:笑是一門藝術(shù)。
⑶哦,這話真可怕!
16.像電影中的一個個鏡頭,作者把一生中難忘的幾個笑靨展現(xiàn)給了大家,借以表達對的笑容的喜愛,對的永恒贊美以及對的笑容的否定。(3分)
17.文中寫了媽媽的哪兩種笑?在對媽媽的笑的描繪中,表達了我對媽媽怎樣的感情?(4分)
18.第④段中劃線部分的語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是什么原因讓“一定非常美麗過”的師傅在人們的心目中不再美麗?又是什么原因讓我認為我的師傅“一定非常美麗過”?(4分)
20.第⑩段中劃線句子在本段中有什么作用?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1.作者為什么認為“笑是一門藝術(shù)”的說法是可怕的?(2分)
(三)閱讀下面選文,回答22——25題。(13分)
生命共同的淚(節(jié)選)
①輕的淚,是人的淚,而動物的淚,卻是有重量的淚。
②那是一種發(fā)自生命深處的淚,是一種比金屬還要重的淚。也許人的淚中還含有虛偽,也許人的淚里還有個人恩怨,而動物的淚里卻只有真誠。也只有動物的淚,才更是震撼人們魂魄的淚。
③第一次看到動物的淚,幾乎是被那淚水驚呆了,那是一頭老牛的淚。我的一個遠親家里有一頭老牛,這牛有靈性,它能聽懂我們的語言。每當我們模仿牛的叫聲喚它的時候,只要它不是在勞作,它就會一定走到我們身邊,然后我們就一起騎到它的背上,也不用任何指揮,它就把我們帶到田間去了。這時,我們就在地里玩耍,它在一旁吃草,誰也不關(guān)心誰的事。而當我們之間因為矛盾動了拳腳,那頭老牛就像一個朋友那樣地走過來,在我們之間蹭來蹭去,就是不讓我們?nèi)魏我环降娜^落在對方的身上。
④傳統(tǒng)的民間習慣,總是把失去勞力的老牛賣到“湯鍋”里去。而所謂的“湯鍋”就是屠宰場,也就是把失去勞力的老牛殺掉賣肉。對此,這頭老牛已經(jīng)是有所準備了,它似是早就有了一種預(yù)感。每當它回到家里之后,它就像是在用心聽著什么,而門外一有動靜,它就緊張地抬頭張望。然而,終于這一天到來了,只聽說是“湯鍋”里的人來了,我們還沒見到人影,就看見那頭老牛嘩嘩地流下淚水。沒多少時間,老牛就哭濕了臉頰。這時,它臉上的絨毛已經(jīng)全濕成了一縷一縷的毛辮,而且淚水還從臉上流下來。不多時就哭濕了身下的土地。老牛知道它的壽限到了,無怨無恨,它只是叫了一聲,也許是最后向自己的主人告別吧,然后,它就被“湯鍋”的人拉走了。
⑤很久很久,我總是不能忘記那淚水,那是一種最真誠的眼淚,是一種留戀生命,又感知大限到來的淚水。而人類總是過于貪戀生命,給愛我們的人留下無盡的痛苦。動物只留下自己的情愛,含著永遠的圣潔的淚水向人們告別,它不向人類索求回報。
⑥如果說牛的淚,是告別生命的淚;那么還有一種淚就是忍受生命的淚了。這種淚是駱駝的淚,也是我所見到的一種最沉重的淚。
⑦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一次,我們要到遠方去勞動,全農(nóng)場許多人一起出發(fā)穿過大戈壁,沒有汽車,沒有道路,把我們送到那里去的只有幾十峰駱駝。于是,就在一個陰晦的日子,我們無聲無息地走進了荒漠。
⑧走啊,走啊,從早晨走到中午,又從中午走到黃昏,坐在駝背上的人們已是疲憊不堪了,而駱駝還在一步一下地走著,沒有一點躁動,沒有一點厭倦,就是那樣地走著,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為它們安排的一切。此時,我們的心情比駱駝那腳步聲還要沉重,也許是走得太累了,我們當中竟有人小聲地唱了起來,是一支曲調(diào)極其簡單的歌,沒有激情,也沒有悲傷,就是為了在這過于寂寞的戈壁上發(fā)出一點聲音。果然,歌聲帶給了人們一點興奮,立時,大家就有了一種精神;那一直在駝背上睡著的人們睜開了眼睛。但是,誰也不會相信,就在我們一起向四周張望的時候,我們卻發(fā)現(xiàn),馱著我們前行的駱駝,也正被我們的歌聲喚醒,它們沒有四處張望,也沒有嘶鳴,它們還是走著,走著,但同時卻流下了淚水。
⑨這是一種發(fā)自生命深處的淚,這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相互珍愛的淚,這是一種超出了一切世俗卑下情感的淚,這更是我們這個世界最高尚的淚。直到此時,我才徹悟到淚水何以會生命與生命之間相互溝通,人的淚和動物的淚,只要是真誠的淚,那就是生命共同的淚。
⑩我看到過動物的淚,那是一種比金屬還要沉重的淚,那更是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輝煌的淚;那是沉重的淚,更是發(fā)自生命深處的淚,那是我終生不能忘記的淚啊!
22.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并結(jié)合具體語境,寫出兩處劃畫線的詞的含義。(4分)
①A.臉頰B.陰晦
②A.而動物的淚,卻是有重量的淚。重量:
B.那更是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輝煌的淚。輝煌:
23.為什么動物的淚會給作者乃至人們以巨大的震憾?(3分)
24.第⑥段中的劃線句子在文章結(jié)構(gòu)安排上起什么作用?(3分)
25.下列對文意與表達特點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篇散文以動物有重量的淚為線索貫穿全文,在材料的組織上充分體現(xiàn)了“形散神聚”的特點。
B.文中主要贊頌了動物那發(fā)自生命深處感憾人心的淚,同時也以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出人的所有的淚都是虛偽的。
C.文章的語言表達質(zhì)樸,情感真摯,綜合性地運用了記敘、議論、抒情多種表達方式。
D.文中所說的“告別生命”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結(jié)束,而“忍受生命”則意味著要承受生命旅程中的種種困苦與折磨。
四、作文(45分)
請以《品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我手寫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②文體下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自己學校、老師和本人的真實名字。
【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測試試卷】相關(guān)文章:
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12-09
中考數(shù)學模擬測試卷12-09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題目12-09
語文中考模擬試卷12-09
中考語文的模擬試卷及答案12-09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附答案12-09
中考數(shù)學模擬測試卷及答案解析12-09
中考語文預(yù)測試卷題目12-09
2018屆中考模擬語文試卷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