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考核體系給教育帶來的弊端
我國教育考核體系給教育帶來的弊端
在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我國教育管理還是在極力推行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對學生的評價也是一好遮百丑,只要成績好就是好學生,一切都好。這種考核評價體系不僅與現在提倡的人性化管理格格不入,而且嚴重違反了教育規律。凡懂點教育規律的人都應該知道,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自身的原因,而且這是主要原因,特別是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自身努力的程度;也有班級管理的因素,還有學校的學風的因素等等。這樣一味地將學生成績不好的責任全部推到了教師的頭上是很不科學的,也是很不公正的。目前來看,不僅學校這樣考核教師和學生,而且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和校長的考核也是如此。這種考核體系給我國教育帶來嚴重的弊端。
一、禁錮了教師的思維
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首要弊端是禁錮了教師的思維。一味地只以成績好壞論英雄,哪個教師還敢去考慮搞教改。任何一項改革都是有風險的,搞好了,便是經驗,搞不好,便被認為是瞎搞,所以教師們只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下死功夫,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承受力。教師的思維被牢牢地禁錮在苦干上,根本不敢嘗試新法。思維決定方法,思維決定出路,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做法。當前,正值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時期,教改需要新思想、新觀念,新做法,新手段,可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新思想,新觀念,還會有新做法嗎?因此,盡管我們天天在叫喊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注重雙邊活動,可是課堂上教師們還是一股腦地滿堂灌,導致耗時費力,教學效率低下的結果。
二、 捆綁了教師的手腳
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第二個弊端是捆綁了教師的手腳。教師一旦失去了思想的火花,手腳便不再那么靈巧了,不會有什么新招,好象是套在磨上里的驢子,天天重復著同樣的行為,沒有一點新變化。如果我們的教師每天都這樣的重復,即使是最好的教師,最后學生也不會歡迎了。
三、 扼殺了教師的`創造力
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第三個弊端是扼殺了教師的創造力。教學是一種藝術。藝術的創造需要有創造力和靈感,而這種考核體系恰恰扼殺了教師的創造力。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了創造力,還能創造出杰出的作品嗎?因此,表現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上,顯得方法簡單、死板、粗暴,以犧牲學生的時間為代價,費時多,效果差,形成惡性循環,教師越教越遲鈍,學生越學越呆。
四、 加重了教師的心理負擔
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第四個弊端是加重了教師的心理負擔,扭曲了教師的心靈,摧殘了教師的身體。在這種考核體系下,教師,特別是一些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又時刻擔心自己的教學成績不佳而被淘汰,因此,他們就會想方設法迫使學生多化時間學習自己的課,而忽視了整體團隊合作和效果。盡管他們很努力,在學生評教時,學生對他們的評價往往不是很好,他們的心理負擔重了。有許多青年教師在每次考試前都會表現出失眠、驚慌和恐懼的癥狀。成績一出來,如果結果不好,他們會痛哭流涕,一蹶不振。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學好自己的課,無奈之余,會采取一些偏激的教育手段,甚至毆打學生。在這種考核下,有的教師還學會弄虛作假。教師的心靈扭曲了,身體健康狀況被剝奪了。因此,有些教師認為現在作教師,失去了尊嚴,失去了人格,失去了健康,生不如死,所以他們有的難以忍受,就走上輕生的道路。幾年前,我們地區某中學的一位校長不堪重負,以跳入水庫的方式求得了解脫,北師大的博導墜樓身亡,等等。這些血的教訓還不能讓我們警醒嗎?
五、 泯滅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
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最嚴重的弊端是泯滅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我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造力和有個性的人才。未來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生活比文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可是,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逼迫教師一味地追求成績,而忽略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忽略了教會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卻把學生培養成了考試的機器。除了考試,他們會的還是考試。早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毛澤東主席就提出: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實際上就是素質教育。可惜的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錯誤地理解這句話的要義,所以過分地強調了實踐,而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今,我們的教育又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分地強調知識和成績,始終沒有將此二者很好結合起來。過分強調對知識的學習和考試成績,最終的結果就是泯滅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各行各業的人才,而不是一個模型里倒出來的同一規格的產品。所以,我國的教育改革應該走既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又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道路,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六、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以學生考試成績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最終結果是加重了學生的身心負擔,摧殘了學生的健康。為了提高成績,有些老師或學校無限地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無限地加大作業和訓練量。就拿目前延安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全社會起床最早的是清潔工,其次就是學生和老師了,真是起床比公雞早!某個初級中學早上六點半班主任就到教室組織學生開始早讀了。學生每天的各科作業和訓練多的嚇人,有時照著抄作業和練習的答案都抄不完。這導致學生沒有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何談課后看書,內化課堂所學的知識呢?這導致學生每天疲于應付,忙活一天沒有效果,最終是越學越呆,毫無創造力。
我們經常批判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說它如何如何的糟糕,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孔已己,可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又怎樣呢?就以這樣的考核體系一直考下去,我們又能培養出什么呢?我看我們只能培養出心靈脆弱、承受力極差、不能適應社會的廢物。眾所周知,每年都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心理負擔太重而自殺,這還不夠嗎?我們還要讓多少學生為此而葬送他們年輕的生命呢?即使那些心理承受力稍好的,雖然沒死,但也都成了呆子。難道這就是我們教育培養的最終目標嗎?有人做過追蹤統計,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今,各省高考中合計出了一千多名各科的狀元,可是真正有出息幾乎沒有一人。著名的科學家中沒有他們,著名的商人中沒有他們,著名的政治家中沒有他們,著名的企業家中也沒有他們,他們一個個最終成了碌碌無為之人。
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來決定教師的地位和命運的考核體系該叫停了!還教育的本來面目,遵循教育規律辦事,唯有如此,教育事業才能走上正規,才會興旺發達。
【我國教育考核體系給教育帶來的弊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