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足音
——在場微散文
父親掌燈,母親披著夾襖為他拉開門栓。“吱呀”一聲,有風撲面而來,把他將要涌出的眼淚堵了回去。眼前白茫茫是一個霧鎖的村莊,他執意留父母于門內,才轉身遁入霧里。腳穿母親納的千層底兒,趕路時幾乎沒有聲響。
河邊影影綽綽有個身影,他叫一聲舅舅,那黑影悶悶地應一聲。于是一高一低兩個剪影,跨上橫在河邊的小船,又是“吱呀”一聲,小船轉了個身,船頭朝北,“嘩拉—嘩拉—”在漸行漸弱的漿聲里,他從此成了家鄉的客人。
這個少年是我的父親,那年十二歲(據說是虛歲),隨他的舅舅北上申城,開始學徒生涯。
昨夜如風,轉眼吹過半生。父親與共和國一起歷經改革前的陣痛,走向穩定小康,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
“門前小橋流水,瓦屋燕兒繞梁,房前瓜果蔬菜,秋后魚蝦滿塘。”這是父親口中多次描繪的美景,也是對家鄉深深的眷戀,說退休后回去過這樣的生活。就在父親熱切等待中,村莊成了空心船,已載不了他的希望。回不去的故鄉,盤結在父親心中成了化不開的愁。 ( )
父親走得突然,步履匆匆,令我猝不及防。當年爺爺奶奶送他離鄉,充滿著無限的希望。如今,我總想著他是赴一場宴會,遲遲未歸。便有一份牽掛在心里,還有一絲期盼在眼前。每當心緒寧靜下來,又萌生出深深的自責和遺憾。
長長的巷子里有父親下班回家的足音,很重,很急。趕忙開門,那聲音并沒停,而是由近漸遠,是歸鄉的腳步,很堅定。
作者:旭姍 (548字)
【遠去的足音】相關文章:
1.足音作文
3.遠去的菜窖
4.遠去的挑子
5.已遠去
6.盛夏漸漸的遠去
7.致遠去的青春
8.遠去的味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