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濃淡畫圖中
西山真美!到昆明必去西山,我那次去是細雨中游了一趟,至今回味那一山煙雨還有霞靄在心頭。
西山遠看,睡美人山眉籠青黛,滇池波遠,白色的雨霧溫柔地半繞山腰,更添旖旎和遐想,置身其間則煙雨濛濛,群峰滴翠,溝壑壯麗,心胸頓開!
看這句:
一水抱西城,煙靄有無,柱杖僧歸蒼茫處。
看這句:
有客過草宇,煮茶生松風。 ( )
還有這句:
沙鷗狎人去往,云海蕩我心胸。
羅漢崖險峻,龍門壯觀,昆明雖偏在西南一隅,卻是清涼勝境,戰略要沖,成吉思汗的鐵騎來過,漢武大帝的劍鋒指過,人民音樂家聶耳在此埋骨,抗戰機工紀念碑聳立在山野之間。
歷史的樂章時而鏗鏘激越,時而紅袖添香,不同時代不同的際遇和命運,陳列在青山之中,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太華古道讓我印象深刻,古柏參天蓊蓊郁郁,石階蜿蜒陡峭向上,高大茂盛的松柏雖能遮蔽雨滴,但古藤蒼勁,青苔幽碧,格外幽僻陰暗,簡直與世隔絕。
幸虧山道蜿蜒間隨時可見山下繁華的昆明城,峭壁上陡坡上也有大片的黃花開的燦爛耀眼,像陽光開在懸崖邊,格外給人希望覺得美好。
不能不佩服當初開鑿古道的僧侶們其實匠心獨具,太華古道可不正仿佛一條通往禪鏡的希望之路么。
邂逅一位攝影家,他格外專注于拍攝山崖上的黃花,他興致勃勃只顧保護鏡頭,細雨把他的衣服濕透了都渾然不覺。
山道轉彎,遠遠地,滿眼淋漓的濃綠里半山腰上忽然露出一片朱紅色的飛檐,是太華寺到了——
太華寺在太華諸峰“居中最高,得一山之盛”。寺院依山修建,廟宇層疊自山尖而下,所以廟雖不算宏大,卻自有一種巍峨氣勢。
我最喜歡“凝嵐”“疊翠”兩塊坊文,太華寺之于西山,這兩個詞算是詞盡其妙!
太華寺門前,有一棵500余年樹齡的古銀杏樹,枝干虬勁,亭亭如蓋,兩只小松鼠忽上忽下,晶亮的黑眼睛灰色的身影在銀杏樹茂密的翠葉間忽隱忽現,靈動而神秘。
寺里大朵的玉蘭花開得正盛,碩大的花朵壓彎了枝條,潔白的花瓣隨著雨滴落在碧綠的草地上,和山茶火紅的花瓣停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只只翅膀正準備飛翔!
雨大游人少,水塘里,雨點濺起此起彼伏的綠色水花,五彩斑斕的游魚也不見,只有一只小龜露出尖尖的灰腦袋在水里慢慢的游著……
寺后的山根下,青苔爬滿了矮矮的有名子沒名子的僧人的墓,幾座高僧的墓葬塔靜靜的立在角落里,風雨侵蝕綠癬遮蓋,墓志銘的字跡大都已無法辨識。
站到太華寺高處,才讓人一掃壓抑!四顧群巒疊嶂歷歷在目,俯瞰城郭壯麗滇池蕩漾!這里古剎清幽人間不遠,確是隱居的好地方!
傳說建文帝曾在此藏身!
“吾道非耶豈復出山為小草,此生休矣乃知閱世是滄桑。”
一碧萬頃樓斗拱飛檐,楹聯頗為意氣,如果當年建文帝真的龍潛太華寺,不知道這位在嚴酷的生死戰斗中還發出上諭:“我要活的'皇叔父”的年輕皇帝是怎么度過的漫漫余生?
看盡斗轉星移,流年逝水,在此處,“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昔日躊躇滿志的青年皇帝成了一位隱姓埋名的布衣僧人,取代他的皇叔父朱棣就是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時光流轉,事實的真相無從探究,所有的遺跡也仿佛洗去了歷史的塵埃,平靜的站在那里,像一張張臉,伴著雨聲,在回憶,在述說,生動著一山的流翠,傾訴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秘密和悲歌。
雨停了我將離去,回望群峰,青山壯麗,無數石階自山頂蜿蜒而下,被雨水洗得閃閃發亮。太陽升起在山巔,照亮了雨后的天空,那石階的盡頭是天堂嗎?
彩云之南,美麗西山,蔚然深秀,動我心懷!
【雨晴濃淡畫圖中】相關文章:
8.心晴 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