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對農村離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論文

時間:2022-11-22 23:45:42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農村離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論文

  【摘要】學校只有重視對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存在的心理障礙和不良行為習慣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才能使這些學生健康地成長發展。

對農村離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離異家庭;心理教育

  近年來,由于農村經濟生活的不斷提高,城鄉差距越來越小,村民的思想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發生著變化。人們對家庭婚姻觀念也有了轉化,使現實中的離婚率不斷上升,導致學校離異家庭子女人數的日益增多,據對我校一年級一個班的人數調查統計,有八位學生的父母離異,對農村學校來說真的是一個驚人數據,如果按這個比例來統計,目前,在校學生中離異家庭子女的人數已占比例數為17%以上。而這些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的特殊性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下降,思想品德下滑,心理出現異常。如:在低年級階段有可能出現自卑、膽怯、孤僻的行為,到了高年級很可能出現易怒、暴燥、防備等行為。而這些性格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極易向極端化傾向,如果在幼年階段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會對他們今后成長發展帶來很大的障礙。就此問題本人列出以下幾點認識,與同行共商共勉。

  1多給予鼓勵,保護自尊心

  教師的鼓勵能使學生有成就感,使他們的自信心增強,情感上也得到了滿足,并能激發他們的進取心。因為學生身上的自尊心就像幼芽那樣稚嫩,特別是離異家庭子女,他們的內心比一般的孩子更為復雜和敏感,教師的某種疏遠、冷落或嫌棄,都會損傷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自暴自棄。

  作家柯云路把欣賞、夸獎、鼓勵概括為成功的要訣,這是不無道理的,當人在得到夸獎和鼓勵時,就能得到一種愉快舒暢的情緒體驗,從而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離異家庭子女在家里得不到父愛或母愛,他們取得了成績無人肯定,遇到的挫折又沒人給予正確引導。作為教師,應特別關注班內這些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想方設法“透支”給予鼓勵,千方百計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的機會。我敢說,教師的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賞的手勢、一個輕輕的撫摩、或一句美言的表揚都在拯救他們的自信心,打消他們的自卑感,昂揚他們低落的情緒。

  2提供宣泄的機會、場所和氛圍

  離異家庭,和諧的氣氛相對比較少,孩子更害怕與父母溝通,他們也害羞與同學交流,他們更膽怯與教師交談。這些學生的心靈就像一只“悶葫蘆”,與人隔絕,把所有的苦悶都壓在內心里。學校如果創造條件,建立心理輔導室就能為孩子創設輕松、愉快、溫馨的環境,用“心理咨詢信箱”為那些不善言語的兒童提供用文字傾訴的機會和場所,用“心理”能及時幫助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兒童解決心理問題。在心理輔導室里,他們在心理輔導員那里可以自由表達受壓抑的情感,發泄內心的不快,疏散內心的積郁,使他們排除心理障礙,消除心理壓力,恢復心理健康。

  3用愛的方式與他們在心靈上溝通

  在對離異家庭子女的教育中,若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熱愛學生。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離異,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少,對那些心理異常的孩子,教師應仔細分析他們的心理特點,抓住機會接觸這些孩子,與他們進行交談。在與每位學生的交流、溝通中,教師都要有真摯的愛、由衷的情,因為教師的感情是影響學生情緒的眾多因素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能促使學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4理解和寬容他們犯錯誤

  農村離異家庭子女他們所處的家庭環境,與完整家庭中的孩子不同,所以他們比一般的孩子容易犯錯誤,因此,我們教師能理解和寬容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所犯的錯誤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對待他們不能有過高的要求,要能允許他們犯錯,但對于他們所犯的錯誤能及時指出,分析原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引導他們改正錯誤,養成克服困難的良好習慣。我們的理解、寬容和引導會使他們獲得自尊和力量,從而使他們的不良行為和習慣有所轉變。

  5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歡樂

  農村離異家庭子女由于常常遭到周圍人們的歧視,他們不愿參與集體活動,恐懼與群體接觸。因此,我們應有意識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因為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可促進人際關系,能使這些孩子忘卻痛苦,消除孤獨感,從而全身心地來體驗歡樂。

  6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孩子正確認識評價自己

  學校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過渡機構,我們應根據他們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實際教育中,我們還應指導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首先引導他們能與人相處,并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在與別人相處中通過別人的評價,逐漸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其次,教育他們積極接納自我,不能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消極對待,要會尋找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從而不斷進步。但也要坦誠地接受自己的短處,努力克服缺點,不斷完善自己。

  7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因此,在對離異家庭子女教育中,學校必須經常與離異家庭子女撫養者取得聯系。教師的經常家訪,能使教師、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學校、家庭的各方面的表現,以便雙方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我們在重視對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應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長在各方面關心子女,多抽點時間陪孩子聊天,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給孩子多給點溫暖,盡量滿足他們合理而正當的要求,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上、學習上的種種困難,彌補父母離異給他們精神上帶來的創傷,使他們重新回到溫暖、健康的家庭生活中來。

  現在我校教師的年齡平均都在三、四十歲左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學生都可以被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給自己孩子的付出,給他們也一樣的付出,并與他們交朋友,聽他們傾訴,做忠實的聽眾,給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增添一份愛的溫暖。

【對農村離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思考論文12-09

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論文12-09

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及措施論文12-09

音樂欣賞課程對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論文03-30

探析生態移民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論文12-09

關于醫學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論文12-09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論文12-09

淺析老年心理健康問題初探論文12-09

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思考的論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