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學習心得
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形式的巨大變化以及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與挑戰。而女大學生作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就業顯得更加困難。據中國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對部分高校抽樣調查顯示: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男生為83%,女生就業率為79.5%。調查還顯示:有近半數的招聘單位向高校畢業生提出“限男性”的要求。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如何切實幫助女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當前高校就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當前女大學生就業擇業的特點分析
與同層次的男性大學生相比,由于生理特征和社會傳統因素的影響,女大學生擁有更少的就業機會,更高的就業要求,更窄的就業范圍,更少的薪酬水平及晉升機會,總而言之,女大學生的就業難度更大。
從女大學生的就業環境來說,根據最近云南省人才市場的人才招聘崗位人數和要求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數和崗位數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縮。與此同時,有近三成的職位要求“限男性”或“男性優先”。只有不足一成的崗位要求“女性優先”,通過對現場企業的詢問,那些不限男女的單位崗位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同等條件下更愿意招收男性大學生。
從女大學生擇業心態來說,根據對昆明部分高校畢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對將來工作的期望值更高。男大學生更注重個人發展空間和行業前景,相對忽視工作的地點和勞動量。女大學生則更注重工作的舒適度、輕容度和工作環境,更注重工作的薪酬和福利,她們更不愿意去選擇一些風險大、流動性大、辛苦的行業,更傾向于穩定的行業和崗位,在對現有工作不滿時,更少的女性會選擇跳槽,同時女大學生更加趨向規避風險,選擇自主創業的女大學生比男生少了近四成。
從女大學生擇業的行為模式來說,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顯示,和男性學生相比,女大學生更少會選擇直接去就業單位拜訪,更多會選擇熟人介紹。在遭遇求職失敗后,會有更多的女大學生在短期內會表現出消極心態,同時女大學生求職失敗的比例比男生多才多21%。在求職過程中,女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更易退縮焦慮、自卑自閉、不切實際,致使女大學生的就業變得更加艱難。
從女大學生就業后的發展情況來說,據對近年來企業反饋的就業大學生信息來看,女大學生和男性大學生同時進入企業工作的,由于工作形式和類別的不同,女大學生薪酬往往比男生低,并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差距呈逐步加大之勢,同時女大學生晉升的機會也比男生也要小。但女性大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比男性要高,即跳槽的女性比男性要少。
二、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分析
女大學生和男生一樣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卻沒有得到和男生同等的就業機會,而且就業質量也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第一、缺乏完善的政策環境。首先,我國相關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則性的規定,缺乏操作性。國家已經出臺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都旨在保護我國婦女的勞動就業權利,但更多的是對男女區別對待或照顧,而對平等的機會和平等的責任缺乏具體的規定,致使一些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在實際中難以操作。其次,這些政策規定在具體執行中也沒有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執行不力,因此女大學生就業缺乏強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對相關單位用工過程中的歧視等行為處罰不力。
第二、女性的生理特征客觀上造成用人單位人工成本的增加。在勞動力市場機制下,女性的生理特征決定了在很多方面與男性存在明顯差異,對于一些需要付出更多體力的工作不如男生適合,而且工作的“生命周期”短于男性,加上生育休假、補助及家庭觀念等等原因,客觀上造成用人單位人工成本的增加。而在我國就業形勢相當嚴峻的大背景下,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現實,為用人單位人為地抬高就業門檻、設置性別限制提供了條件。造成了部分用人單位出于利益最大化考慮少招或者不招女性。
第三、傳統觀念和慣性思維的影響。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男權主義文化根深蒂固。造成一些用人單位對女大學生的能力不信任,認為女大學生能力不如男生強,實際動手能力不如男生強,工作后勁差。即使女大學生能夠順利找到工作單位,在工作中也常常會在薪酬和晉升時受到與男大學生不同的區別對待。
第四、女大學生自身的擇業觀和自身素質的影響。首先,女大學生的薪酬期望更高。據中國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的調查顯示:和男大學生相比,女大學生在擇業中更看重“工資、福利”,更高的就業期望造成的供需矛盾加大了女生就業的難度。其次,女大學生擇業選擇的面較窄,大多數女大學生在選擇工作時更多關注的是一些輕松、舒適、壓力小的行業,如國家機關、醫院、學校、金融機構、傳媒業等女性比例較高,因此,更多的競爭抬高了女性進入這些行業的“門檻”。再次,通過對招聘單位使用人才的反饋來看,大多數女大學生在工作中存在有困難的時候容易放棄、工作上進心不如男性足、不能吃苦、實際動手能力不如男性強的問題。
三、促進女大學生就業的幾點對策
大量的女大學生尤其是優秀的女大學生難以就業,造成了巨大的人才資源浪費,同時會打擊父母對女孩教育投入積極性,還可能導致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降低,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所以必須認真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本文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全社會應增強性別平等意識,形成良好的機制和氛圍,營造有利于女大學生就業的社會環境。社會應為兩性平等競爭營造良好的人才市(來源:)場環境,確立男女平等、就業公平的社會文化環境。加大宣傳力度,逐漸消除用人單位重男輕女的偏見;同時通過就業、社會保障等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減少消除性別歧視,逐步實現女大學生公平就業的權利。
第二、國家應當加強法制建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來保障男女平等的就業機會。可采以通過立法對女性從業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在稅收上給予優惠;從人事制度上對女職工參與量進行政策傾斜,建立生育保障機制,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合理分擔女性職工的生育費用,降低企業招用女性職工付出的成本;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加速家務勞動的社會化,減輕女性的家庭家務負擔,從政策層面保障女大學生就業。
第三、國家應調整產業結構,開發更多適合女性就業的工作崗位,讓女大學生有更多就業機會。
第四、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作為直接與大學生接觸的機構要做好女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首先,針對女大學生采取講座、輔導、競賽等方法廣泛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相關課程,讓大學生更早的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觀念;針對畢業班講授就業方法和技巧。其次建立有序、安全的就業信息平臺為同學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再次建立高校與企業的平臺。有序輸送畢業班同學到專業相關企實習。最后,鼓勵女大學生創業就業。
第五、女大學生應轉變擇業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競爭力。首先要改變女生就業觀念,樹立新型的、科學的擇業觀念,將個人愿望與國家需要及就業現實結合起來。其次是女大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應積極加強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就業能力,增強工作后的競爭觀念和競爭力。
【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女大學生村官培訓班學習心得范文03-31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報告03-23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報告12-08
社區班子建設的思考學習心得03-27
對供方控制的思考學習心得03-27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報告范文02-14
精神分析學學習心得12-08
女大學生軍訓心得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