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的學習心得
教學模式和課型之間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對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總結,善于發掘自身的優點,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關于這一點,正如武俠小說中的高手過招一樣,對一門武功,在修煉的初期,往往需要根據武功秘籍勤加練習,但是到了一定的境界,則可以“境由心生”,在修煉武功的過程中則可以隨意發揮,因而出現招數層出不窮的狀態。而對于武器的選擇,則可以做到飛花即可傷人的境界!所以,我們的教學需要修煉,修煉成什么樣的境界呢?就是上課過程中拋開所謂的模式,拋開所謂的課型,能夠根據課堂的變化隨時生成新的教學方法!
縱觀課改中出現的諸多新的教學模式與課型的理論構建,其共同的特點是:檢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活動,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教于學的辯證關系,從而創立起全新的課堂文化,“以學定教,以教導學”則成為課改中出現的新模式、新課型的核心理念,成為新時期有效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
以學定教,“以學”是指基于學生,為了學生;“定教”主要是指確定教學的內容、目標、方法和策略!耙詫W定教”要求教師依據學情確定教學方案,要順應學情,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發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師的教要從學生出發,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終極追求。
“以教導學”主要是指教師通過“教”來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用“教”的智慧與品質豐富并提升“學”的智慧與品質!耙詫W定教,以教導學”體現了新型課堂應有的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關系。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范式是“以教定學”。教師主宰課堂,學生圍著教師轉,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在批判傳統的“以教定學”的基礎上,“以學定教”的理念便破土而出。但是,僅僅以“以學定教”來建構新型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放棄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凸現學生的“學”的過程中,否定了教師的“教”。事實上,教學作為一種存在關系,教與學是互為存在的前提,彼此相互促進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教與學是一種和諧互動、共生共榮的整體機制發揮作用的,簡單的否定了教,就如同簡單的否定了學一樣,對于教學這一整體存在都是有失偏頗的。所以,教學應該是一種有教師指導的學習,“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理念便很好的凸顯了這一對教學本質的基本認識,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亦凸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一理念是具有開創意義的“教”與“學”關系的變革,是“教”與“學”辯證關系的正確反映,遵循這一理念,才能真正創立新的課堂文化。
“以學定教”反映了新時期教學中教學的基礎和出發點,以及教學的最終目的,亦即教學要從學生出發,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才能確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和選定合適的教學環節,同時,教學要一學生的發展為終極目的。而“以教導學”則是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讓學生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在前行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個人認為,現在的孩子由于生活經驗有限,以及孩子在思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某一困難而使學習過程難以繼續下去。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幫助孩子搬開前行道路上的絆腳石,使孩子能夠向著更深的領域前進。從這一角度來說,“以教導學”更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同時,“以教導學”也是“以學定教”的另一個角度的反應,其實,“以學定教”是“以教導學”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化!
【《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的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211教學模式學習心得12-09
271教學模式學習心得12-09
怎樣解高考物理選擇題和應用題學習心得12-09
探究型學習心得11-23
豐田模式學習心得11-25
洋思教學模式的學習心得體會12-09
地方本科院校通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的論文12-09
九型人格學習心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