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關文秘工作心得體會范文
機關工作無小事,文字工作需細致。古往今來的無數事實證明,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粗疏錯漏的文字工作不僅會斷送一個人的前途,導致一場軍事戰役的失利,甚至還會嚴重制約一個單位的創新發展或對單位的經濟效益造成巨大的損失,這一點并非危言聳聽。
宋史中記載著這么一段令人深思的史例:秀才胡文秀,擅長寫手好文章,進京趕考中了狀元。于是,宋仁宗趙禎召見了他,并問道:你是本朝奇才,不過朕要問卿,卿卷內的“唯”字為什么寫成“”旁。秀才信口解釋道:這兩者可以通用。宋仁宗當即寫了吉去、吳矣、呂臺等幾對字,遞給胡秀才道:既然可以通用,這幾對字給朕念一念、講一講。胡秀才張口結舌,無言以對。宋仁宗站起來十分惱怒:卿可以暫時回府繼續讀書,下屆再來應試吧。于是胡秀才的狀元被免。
“文字工作無戲言”。胡秀才誤一字被免狀元雖然有些令人扼腕嘆息,但“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發生在1930年4月的平原大戰,也因馮玉祥部下的一名參謀人員疏忽大意,在擬寫一份緊急命令時,錯把河南“沁陽”擬成了“泌陽”,一撇之差就將兩地相距數百公里的地名弄錯了,導致閻錫山和馮玉祥部隊不能會合,陷入被動,閻馮聯合作戰以失敗而告終,真可謂一字定乾坤,教訓十分深刻。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從事文字工作必須務實求真、謹小慎微。機關文風一頭連著決策,一頭連著落實。嚴謹細致、嚴格求實的文風是對機關文字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每個工作人員一種意志品質的磨礪,必須慎之又慎,善而待之。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些工作人員行文處事也不太注意細節,不愿放下架子從小事做起,心浮氣躁,好高騖遠,調查研究、督查工作不注重躬身親為“接地氣”,滿足于“過得去”、“差不多”、“大概是”,起草的文電、撰寫的文章頻頻出現差錯,錯別字、自造字常見,不講究標點符號,語法修辭邏輯思維混亂,校對材料丟三落四等等,這種不認真、不細致、不負責的工作作風,無不起因于人的麻痹意識和對細節的忽視,極易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不慮于微,始成大患”。工作中不注重小節,不關注小事,不盯緊小患,不糾治小錯,發展下去必將引發禍事,釀成事故。據報載:2005年12月8日,日本東京證券市場異常波動,日經股指狂瀉301點,日本瑞德證券公司在16分鐘內損失了270多億日元。造成此次重大經濟損失的直接原因,競是該公司的操盤手錯敲了一鍵,把“以61萬日元的價格賣出一股”,輸成了“以每股1日元的價格賣出61萬股”,從而造成日本證券交易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故。由此看來,任何小的疏漏都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
事難成而易敗,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作為機關工作人員在寫文撰稿工作中不僅要具有“誤一字免狀元”的工作標準,更要具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求真精神,牢固樹立“心細如發”的處事觀念,積極鍛造縝密精細的務實作風,從細微之處入手,自覺從身邊事做起,從簡單的小事做起,從正在做的事做起,以嚴謹踏實的干勁、“針尖對麥芒”的拼勁、“小題也要大作”地和自己較勁,對各個環節都嚴摳細防,切實把一些容易疏忽的小事、不易察覺的小患、不痛不癢的小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才能確保各項工作不失誤、少失誤,唯有如此,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摘取勝利的桂冠。
【機關文秘工作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機關實習心得體會11-28
文秘工作培訓的心得體會03-09
從事文秘工作的心得體會12-07
文秘工作培訓心得體會11-28
文秘工作實習心得體會12-09
學習機關工作十八法心得體會12-04
文秘工作內容及職責-文秘工作內容11-23
文秘工作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2-09
對法院文秘工作的心得體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