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實習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報社實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報社實習心得體會1
從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xxxx日報社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實習。短短的實習期雖然出去采訪的次數并不多,但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學問。發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經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而經過了四次的外出采訪,有順利接受采訪的,有被拒絕采訪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淺的。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
書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校就知道做記者人際很重要,一個良好的人際網,以及相關的新聞素質是很重要的,但運用到實際,要做到得心應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聞的事實性,客觀性,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進行換位思考。
吳記者把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叫到他面前,在網上隨手找了一篇報道讓我倆看,我們睜大眼睛看,是關于學校的一篇研究報道,看完了新聞我倆面面相覷卻不懂有什么看頭。吳記者就說你們要盡力利用周圍身邊的所有資源獲取新聞,做自己熟悉的'領域。就像現在從你們的學校出發,從自己的最方便的出發。看這新聞你們覺得有什么可以做?我們依然沉默。你們首先必須遵循新聞的事實和客觀性,然后想想我們這份報紙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們自己還想從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想他們還想知道什么,進行這樣一個換位思考。在吳記者的引導下,我們從這消息找出還可以報道的東西,然后聯系新聞當事人,開始著手實習的第一篇新聞。
做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斷提高自我交際能力,擴大交際圈 因為是放假時間聯系不到學校教授,我們的采訪一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報社吳記者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現在科技這么發達,電腦,電話,身邊的所有人都可以發生作用。再說你們是學生,本來就具有得天獨厚的便捷,發散人力去干吧,沒有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后來經過多方面真的就是聯系上了教授。
其實當記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際圈,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才可以盡快盡量準確的辦好事情。就像一篇報道,你可以找到相關的新聞對象,根據六人認識論人傳人,以一傳十,十傳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對象。而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訪得心應手。我們就嘗試過,因為是記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訪拒絕,而老記者通過某個有點權力的朋友幫忙,我們最終還是可以進行采訪獲得了需要的新聞信息。當然人際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對于記者來說更加是重中之重。
報社實習心得體會2
去年,11月29日到今年1月22日,我在《消費時報》進行了歷時兩個月的畢業實習,雖然時問短暫,但我的收獲卻不小,它對我了解社會,走向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四年的大學學習,我的知識基本上都是從書本上獲得的。理論、概念、規律固然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們認識社會現象,進行社會實踐的指向。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更重要的是能力,如何將所學的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就需要我們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靈活處理實際事務,畢業實習就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練兵的'機會。
剛進報社,我首先進行編輯、組稿,畫版等工作。以前,雖然在紙上,編輯課上學了不少常識,干起來還是不容易。比如畫版,不僅要做到字數計算準確,行文合乎規范,更要力爭文字不出錯,美觀,新穎。在報社老師的指導下,我進行了多次練習,開拓思路,加強熟練程度,兩個月下來,我進行了五塊版的編輯,畫版工作,多個版的編稿,校對工作。目前,已能獨立進行這方面的工作。
報社的一個重要工作是采訪與寫作,它是最能體現個人實力的工作。最初,接到外出采訪任務,我心里直打鼓,不知人家怎樣接待咱,自己又怎么與人交談。在幾次采訪任務完成后,我逐漸摸出了一些門道,還與人合寫《新年京城商戰鏖》,采訪五星啤酒集團公司的《五星閃爍群星璀璨》等報道,前者在1993年12月31日報紙版面:重要位置發表。此外,還有兩篇編者按,多條消息見報。另外。學習期間,我正參預了本報事業發展部的x美菱杯中國產品質量法有獎知識競賽的抽獎、 新聞發布的籌備活動,做了一些實際工作,提高了自己的交際能力。
成績雖可貴,增長了見識,鍛練自己是更重要的,兩個月中我真實地感覺到自己已經邁出了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報社的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有力的優越條件,關心,幫助我。感謝我的老師沈志鴰,黃秦平,劉丹,揚子云等,是他們的幫助,使我走向人生的第一步。
【報社實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報社實習的心得體會12-08
報社實習心得體會范文08-10
實習報社員的心得體會12-06
海口報社實習的心得體會12-08
大學報社實習的心得體會12-08
報社的實習總結01-09
報社實習心得07-21
報社實習總結09-10
報社實習總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