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文章》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修改文章》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修改文章》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掌握塊的定義、復制、移動、刪除。
教學任務:利用塊方式修改文章。
教學重點:定義塊的方法,理解塊操作。
教學難點:定義塊。
課時安排:1課時。
注意點:
1.在定義好塊后,如果不小心按了一個空格鍵,塊中的內容將被空格所替代。
2.定義好塊后,單擊鼠標,就會取消塊。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分下面幾部分內容:
1.定義塊(選取):定義塊時,先將插入點移到塊首位置,再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拽,在塊尾處松開。也可以將插入點移到塊首后,按住Shift鍵,再有鼠標單擊塊尾處。或者按住Shift鍵,移動光標鍵。
2.塊的取消:只要在文檔區的任何一處單擊鼠標左鍵,就可取消塊。
3.塊的操作:包括刪除、移動、復制。常用到的工具按鈕有“剪切”、“復制”、“粘貼”按鈕。
4.塊刪除:即刪除選中的所有文字,定義好塊后,按“剪切”按鈕,或按Del鍵或BackSpace鍵。
5.塊的移動:定義好塊后,將鼠標移到塊上后單擊左鍵,再拖拽,這時觀察插入點的位置,將插入點移到目標處就可以松開鼠標。移動操作,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也可以在定義好塊后,按“剪切”按扭,再將插入點移到目標處,按“粘貼”按扭。第二種方法學生可能不理解為什么,可以向學生講清剪貼板的概念,剪切和按DEL刪除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將內容放進剪貼板,可以在需要時從剪貼板中取出,粘貼就是將剪貼板里的內容復制出來。
6.塊的復制:定義好塊后,按“復制”按扭,再將插入點移到要復制的.地方,按“粘貼”按鈕。這里復制按鈕起的作用僅僅是將塊中的內容復制到剪貼板中,并不能直接復制到目標處(目標處在哪電腦還不知道)。粘貼按鈕是將剪貼板里的內容復制出來。
7.本部分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大屏幕演示。
《修改文章》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插入”與“改寫”狀態之間的切換。
2、學會插入與刪除文字。
3、學會批量替換。
4、學會移動字塊。
二、教學難點
1、學會插入與刪除文字。
2、學會批量替換。
三、教學過程
導入
1、上課前,先讓我們一起來練練手。大家都玩過“成語接龍”嗎?請同學們以前一節課所輸入的最后一個詞語為頭,接著輸入5個詞語或成語。
2、學生操作。
新授
1、出示范例,發現因“課文資源”出錯而導致復習資料出現錯題、誤題的現象。
2、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要修改的過程:我們在修改的時候,首先要刪除錯誤的文字,再輸入正確的文字。
3、請學生操作演示,要求學生邊演示,邊講解步驟。
4、這就是“插入”。我們還可以運用“改寫”的方式來進行修改。
5、請學生操作演示,要求學生邊演示,邊講解步驟。
6、有沒有一些更高效的方法去實現文章的修改呢?閱讀書本21頁的內容。
7、請學生自主探索及操作演示,要求學生邊演示,邊講解步驟。
8、在word中,如果我們發現一個詞語、一句話或一段文字的位置錯了,我們可以怎么辦?閱讀書本25頁內容,修改試題內容。
9、請學生自主探索及操作演示,要求學生邊演示,邊講解步驟。
交流、評價
1、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什么內容?
a)利用“插入”“改寫”修改試題。(★★)
b)學會批量替換文字。(★★)
c)學會移動字塊。(★)
2、以學習的內容做為評價,進行自評、他評、師評。
總結、反思
1、對自己在本課中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完成評價表。
2、收獲:學會細心觀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修改文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如何修改文章
2.怎樣修改文章
4.《謎語》教學設計
6.書包設計教學方案
7.圖案設計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