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束縛文章
自由與束縛
自由是恒久的話題。在世人的眼中,它是神圣、令人向往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瀟灑千古傳唱。
表演藝術家認為劇本不是死板的,我們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臺詞,這便是追求創新的自由。
對自由的追求,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廣為稱頌。愛情需要自由,所以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一曲《鳳求凰》成為千萬年輕男女愛情自由的范本,范蠡偕西施泛舟五湖是人們對愛情自由的`美好祝福。思想需要自由,文藝復興是追求人性自由的產物,五四運動高揚民主與科學的自由大旗對自由的渴望是世界公民內心的向往;钤诮d之下的人們備受同情、悲憫。 自由是一片廣袤無垠的天空,飛翔的風箏渴望如雄鷹般自由翱翔,奮然掙脫了絲線的束縛。然而,迎接它的,只會是雜亂無章的搖曳,直至墜落。
這讓我想起了《羅伯特議事規則》中羅伯特將軍的一句名言:一旦離開了規則,每個人都行使自由,結果將是每個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法律的限制,犯罪行為便會肆虐。網絡世界混亂不堪,爭議一時的爆吧事件、肆無忌憚的人肉搜索、荒謬肆行的謠言傳播都是因為沒有規則!
真正的自由,建立在規則之上。
自由啊,它如奔騰的江水,因為有堤壩的制約,才不致造成災難;它如迎風而上的風箏,因為有絲線牽引,才不至于墜毀;它如南遷的大雁,因為有季節的限制,才不致迷茫自由離不開規則的制約。
劇本是一劇之本,是演員表演應該遵循的規則,如果隨意改動臺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
在人生的舞臺上,人們似乎可以追求自由,改寫劇本。我國古代大文豪陶淵明因為厭倦了官場生活,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田園。人們看到的是他對官場規則的違抗,我卻看到了他在自愿接受另一規則的束縛——“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在田園生活的規則下,他“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采菊東籬下”“帶月荷鋤歸”,為后世文人開創了一座精神的家園。這種田園規則下的自由,才是陶淵明真正追求的自由。
因此,表演藝術家改動臺詞要尊重劇作家的創作原意,接受規則的約束。
人生如劇本,要自由,也要有規則。
【自由與束縛文章】相關文章:
1.自由與約束文章
5.關于自由的文章
8.我終于自由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