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洋槐花的優秀文章
故鄉的洋槐花林就在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園子里面。園子原先種的是棗樹的,只是那一年棗樹鬧蟲災,所有的棗子都沒有能幸免。所以第二年的春天3月份,大隊里的人就從縣里買下了將近100苗的洋槐樹苗,挖了原先的棗樹換上了那一批洋槐樹,村里年紀大的人都知道那是洋槐樹,而年輕的有些學問的人只知道他的學名叫做刺槐。
洋槐樹的花是白色的,由此可以想到一句詩歌“忽如一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只是,那些話不比梨花那樣的白色,他應該是一種皎潔的白色,那是一種與世無爭的顏色。
我們這群不諳世事的小孩子就是伴著那片洋槐樹長大的.,栽下洋槐樹的那年,我們七歲。以后的故事仿佛就是在那一顆顆洋槐樹上綁著的。洋槐樹栽長高,長大,我們也在長大,我們的故事也在成長著,伴隨著洋槐樹的葉落,花開,漸漸的沁進我們的心房......
第二年,我們8歲,洋槐樹第二年就可以開花的,諾是一般的花開花落也不會有那么的高興,關鍵是因為他的花是可以食用的。在那個物資相對還比較貧乏的年代,尤其是在青黃不接的春天,那些可以食用的花果對于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來說就應該是人間美味吧,就算是你給幾顆糖果我們可能都不換。
每年春天的5月,你就可以看見那片洋槐林的第二次新生,第一次是他們發芽的時候,那也許應該算是最好看的風景,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什么比越早的吃上洋槐花更有誘一惑力了。每天的早上,經過一晚上的再生,前一天被摘掉的洋槐花就會新長出來,我們就左手提著籃子,右手拿著綁上鐮刀的長長地竹竿,那些最低處的槐花都被人連枝拿回家了,所以只有高處的那些洋槐花才能算是我們的,就算是有那么高的竹竿在手上,我們也不一定能鉤的上好的洋槐花。好多次過后,就不會顧及大人說的不叫上樹的家法理由是樹上是有刺的,小心扎住。管他呢,只要能吃上洋槐花扎上幾下又有什么關系呢?
于是,樹上就經常會出現一群一毛一孩子,剛開始還是規規矩矩的給家里摘洋槐花,后來就煩了。那個時候大概沒有比玩和吃更叫我們操心的事情了吧,解決了吃食了我們就該玩了,即使是每次都被樹上的刺扎的哇哇叫喚,也不能阻止我們每個早上的爬樹比賽,那個時候還約定誰輸了就去誰家吃洋槐花。
可是就算是輸了,到飯時的時候,家里人叫了好幾遍了,我們也還是假裝聽不見,直等到家里人拿著掃帚把追著我們滿園子跑的的時候我們才戀戀不舍的離開屬于我們的樂園。
其實,洋槐花最好吃的不是生著吃的,生吃的洋槐花你能感受到的是那種甘味還有些許的水汽,應當是早上的露珠吧。洋槐花最好吃的時候是做成麥飯,麥飯你們知道么,不是說用小麥做成的飯,其實是將面粉活上水拌稀將其粘在洋槐花上,這時候的洋槐花是要經過擇取的,去掉味苦的花蒂,只剩下白色的花一瓣,這樣搭在鍋里就像蒸饅頭那樣蒸熟,出來就會聞到一股伴著花香和淀粉香的味道,這才算是人間最美的食物吧。出鍋后,就可以吃了,只是在吃的時候若是活上點蒜泥的話就更好吃了,從我們記事起到高中,我們一直都是吃著洋槐花麥飯長大的,從洋槐花了我們找見了我們的童年,找見了我們逝去的東西。
那年的五月,記不得是哪一年了,當我們還是興高采烈的回家然后跑著去那片洋槐樹林子區享受屬于我們的樂趣的時候,竟發現那片洋槐林被大隊里征用了,蓋成作業房了。我們最后一片回憶,也住進了那片房子,永遠的出不來了,除非,那片洋槐樹林能再出現。
那晚上和同學聊天,他突然問我說還記不記得家里的洋槐花麥飯,我說當然記得,只是,記得的是他模糊的樣子,白白的花,淡淡的甜,還有我們逝去的童年。明年,我們一起去找洋槐樹吧。我們還像小時候一樣爬樹,一樣的比賽,一樣的吃嘴,一樣的叫家里人拿著掃帚把往回追著打,一樣的戀戀不舍的回家,一樣的吃完飯又偷偷地跑到那里接著逛......
故鄉的洋槐樹林,我們的童年和你一起流走。明年的5月,我們一起祭奠,連同你和我們的童年......
【描寫洋槐花的優秀文章】相關文章:
3.有關槐花的文章
5.風動槐花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