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夫妻關系是遇事不責備文章
水木君說:
最好的關系,不過就是一個人愿意包容和遷就,而另一個人也懂得適可而止。因為我知道你很重要,所以遇事我不輕易指責你;同樣,因為你知道我愛的重量,所以會珍惜這份“不輕易責備”的包容。
著名主持人汪涵在談到兩性關系的話題時,曾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
的確如此。
沒有一段婚姻不是從磕磕絆絆走向攜手白頭的。能否共同走進婚姻,取決于夫妻雙方的性格;而如何對待彼此,決定了這條路能走多遠。
善待對方,就是善待自己的余生。
⒈
在綜藝節(jié)目《我最愛的女人們》中,鐘麗緹被小她12歲的丈夫張倫碩“罵”上了熱搜。
事情的起因,是張倫碩要洗澡,讓妻子幫他把浴室的攝像機鏡頭蓋住。
鐘麗緹馬上答應下來,并用一張衛(wèi)生紙蓋住了鏡頭。
等張倫碩洗完,發(fā)現蓋住鏡頭的只是一張薄薄的紙巾,覺得這樣一定會暴露自己的隱私,就立刻生起氣來,大聲喊來正在廚房準備早餐的鐘麗緹,責怪她拿紙巾遮住鏡頭的做法太過敷衍,并讓她把相機內容全部清空。
鐘麗緹應了一聲好,可能把心思都放在了早餐上,并沒有立即執(zhí)行老公的要求,而是又返回了廚房繼續(xù)做飯。
這下,張倫碩徹底“炸”了。
他不滿老婆這種隨意處事的態(tài)度,一邊抱怨鐘麗緹“懶”,一邊去了母親的房間,繼續(xù)在母親面前責備著鐘麗緹的不是。
就連導演上前打圓場,向張倫碩解釋“其實(紙巾蓋住鏡頭)是拍不到隱私部分的”,都沒能阻止他繼續(xù)“發(fā)飆”。
而此時的鐘麗緹,正在廚房一邊委屈得掉眼淚,一邊繼續(xù)為張倫碩和婆婆繼續(xù)準備早餐。
本來只是件小事,張倫碩卻發(fā)了這么大的脾氣。
面對著一屋的攝像機,一眾工作人員,還有一位長輩,張倫碩沒有給鐘麗緹留一絲一毫的面子。導演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媽媽也看不下去了,他卻理直氣壯、不依不饒,芝麻大點的事,被他說得像是驚天駭聞。
鐘麗緹有多委屈呢?一個人在廚房做飯時,眼淚噼里啪啦地掉;婆婆上前安慰時,好不容易收回肚子里的淚,又再次因為委屈而決堤;后來做采訪,其他妻子問她發(fā)生了什么,話還沒等著說出口,眼淚先在眼眶里打轉。
鐘麗緹在演藝圈打拼多年,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物,卻因為一點點小事被丈夫當眾數落羞辱了一番,內心的痛苦委屈可想而知。
很多時候,激化矛盾的往往不是矛盾本身,而是當事人面對矛盾的態(tài)度。
即使對方真的有錯,一味責備、抱怨,這樣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會讓對方覺得被羞辱、不被尊重,無異于雪上加霜。
何況有時候只不過是你自己把問題想象的很嚴重而已。在第三方的客觀角度來看,事情或許沒什么嚴重的,更多的是當事人自己的情緒宣泄而已。
責備本身,對解決問題并沒有積極的幫助。問題發(fā)生了,應該去想辦法找出原因,解決問題,并不是去發(fā)泄自己的憤怒、不滿情緒。發(fā)泄情緒,于事無補,相反可能會引發(fā)更大的問題。
很多夫妻關系,正是因為沒能看透這點,才會漸行漸遠。
⒉
看過一個新聞。
去年五月份,貴陽市某小區(qū)33樓住戶家中突然起火。火勢蔓延十分迅速,盡管消防員已經在第一時間控制住現場,但起火的住戶家中還是變得狼藉一片,物品所剩無幾。
戶主孟女士說,早上孩子尿濕了床單和褲子,她連忙用吹風機去吹床單,吹到一半,孩子哭鬧不止,她又把吹風機隨手放下,就趕著去給孩子換褲子。
結果,吹風機突然爆開,引燃了床頭的抱枕,這才釀成了這場驚人的大火。
這場大火為家里造成的損失著實不小,如果這事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相信很多丈夫一定會劈頭蓋臉先責怪妻子一番:
“為什么不先關掉吹風機再去給孩子換褲子呢?”
“吹風機長時間高溫運行會爆炸,這點常識你都不知道嗎?”
“真服了,都是因為你,才搞成現在這樣!”
很熟悉吧?這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場景。
但孟女士的丈夫沒有這么做。眼看傷心自責的妻子,她的丈夫只說了一句話:
“不就是一套房子嘛,大不了重新裝修,相當于我們住新房啦。”
這樣一句安慰,對于剛剛經歷一場大火,又損失了無數財產的孟女士而言,彌足珍貴。
小事見修養(yǎng),大事見人品。對于丈夫的安慰,大多數網友紛紛表示,羨慕孟女士嫁對了人。
其實感情很脆弱。當你因為錯誤而自責、情緒低落的時候,最親密的人不但沒有給你寬容、和你一起解決問題,而是發(fā)泄自己的憤怒,不斷的指責,這是對情感最致命的傷害。
孟女士的丈夫很明白這個道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智慧,他的做法不僅避免了讓整件事變得更糟糕,而且讓孟女士通過這句困境中的安慰,在之后的日子里都能記得他的好。
張智霖在談到夫妻矛盾時曾說:“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么呢?分手嗎?離婚嗎?如果都不是,那就不要繼續(xù)責備下去了。”
夫妻關系的試金石,就是看在困境面前的反應。而遇事不責備,就是經營美滿婚姻的秘方。
⒊
人人都羨慕錢鐘書和楊絳的愛情,卻鮮少有人思考,為什么同樣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有的能相守到老,有的卻半路分道揚鑣。
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書呆子+生活白癡錢鐘書先生,一輩子分不清左右腳,60歲才學會劃火柴。孩子剛出生那會兒,錢鐘書常常一到病房,就向妻子坦白自己“做了壞事”。
他把墨水瓶打翻,害得房東家桌布被染。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他又把臺燈砸壞,楊絳說,“不要緊,我來修”。
下一次他又滿面愁容,說自己把門軸弄壞了。
楊絳依然回答,“不要緊,我會修”。
后來出院回家,楊絳真的把丈夫弄壞的東西一一修好。而從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錢鐘書,為她燉了雞湯,剝了碧綠的嫩蠶豆瓣摻在湯里,端給她吃。
最好的關系,不過就是一個人愿意包容和遷就,而另一個人也懂得適可而止。
因為我知道你很重要,所以遇事我不輕易指責你;同樣,因為你知道我愛的重量,所以會珍惜這份“不輕易責備”的包容。
《圣經》說,“愛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理直氣壯的責備往往很容易,但能做到得理卻饒人,才更高明。
馬克吐溫曾說:“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是啊,生命那么短暫,與其把時間都拿來責怪他人,顯得自己囂張跋扈,不如說句沒關系,有我在。互相體諒,多加包容,可以化解任何難題。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遇到一個懂得包容的愛人,一生有他相伴,不慌不忙,無懼風雨。
【最好的夫妻關系是遇事不責備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