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勵志文章
十月的時候,松松搬了第三次家,這是在上海工作以來最傷筋動骨的一次,或許是呆的時間長了,行李由一個變成三個,三個變成五個,完全呈奇數倍增長。直到筋疲力盡把所有東西扛進屋子里,松松給我打了個電話,“天,我終于知道我為什么找不到男朋友了,我簡直就是自己的男朋友,我竟然靠自己搬完了東西,從浦東到北新涇,簡直要瘋特了!”因為房東要賣房,即使松松出再高的價格,對方也不租了,最后那一兩個月,房東隔三差五帶人看房,松松也是受夠了,二話不說,終止了合同,跑回自己曾經最熟悉的北新涇找房子,也不管從東明路到北新涇到底有多麻煩,她說,這就是做人的態度。
但是,搬完家后,松松立馬就窮了。她無奈地說:“我這個月要還六千的信用卡,想想又覺得好無力!泵慨斶@時我都特別吃驚,六千,為什么,在我和她工資相當的日子里,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個月可以用掉這么多的錢,“你還了信用卡不是要喝西北風啦?”松松說:“那怎么辦呢,總不能虧待自己。
像我和松松這樣的年輕人,二十五六歲,有穩定工作,出入高檔寫字樓,經常出差飛來飛去,相比于許多的同齡人,都有著難以掩飾的優越感,但是,每當我一聊到身邊的同學,很快就道出不明所以的感慨來,“雖然別人在小地方只有三千來塊工資,說實話還不夠還你信用卡一半的消費,但是,別人已經買房買車啦,就算是借的父母的錢也好,朋友的錢也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結婚的結婚,生孩子的生孩子,像我們呢,外表光鮮,其實什么都沒有,連房子都是租的。”
“那又怎么樣?換句話說,現在給你三千塊,讓你蝸居在一個夜里連書吧咖啡廳都沒有的小城鎮,除了一兩家只有五六年前老歌的.KTV和幾家烏煙瘴氣的麻將館以外,就只剩下跳廣場舞的大媽了,你愿意嗎?”松松總是這么自信地說。
去年三月的時候,松松花了一筆重金去學芭蕾舞!當時我在電話里笑了她半天,她不以為意地說:“有什么好笑的,你以為你就沒有什么愛好是別人不會發笑的嗎?”一句話噎住了我,立馬笑不出來了。
就是這樣的她,可以把錢砸在練習舞蹈,學習外語,出門到處旅行,買上千的衣服,也是這樣的她,在精疲力盡之后回到自己在北新涇的小蝸居里,看美劇逛淘寶淘機票。出入CBD的光鮮外表底下,是進出老工房的簡單生活。
我說:“松松,你應該存一點錢,無論如何不可能在上海這么多年什么都不留下吧!彼伤刹恍嫉卣f道:“我存的啊,只是存得少,要是你讓我工作只是為了存錢,我還不如回小地方生活呢,我為什么要生活在大城市呢,就是因為在這里我才可以體會更多有趣的東西,不是嗎?”
不可否認,她說得沒錯。
即使如此,依舊在網上有很多人嘲笑飄蕩在北上廣的年輕人,說我們這樣的人放棄家鄉,只是愛慕虛榮,即使奮斗十年,也不可能在北上廣買下一套房,即使真的有能力買下來,那多半也不是靠自己,即使真的靠自己,那多半就是拼得頭破血流千瘡百孔。這樣一說,松松就會笑,“是嗎,我為什么一定要在北上廣買房呢?說這種話的人肯定是嫉妒,如果不是嫉妒,他過他的小日子,我過我的大生活,有何相關?而且,如果說這個話的是個男的,我真想一巴掌拍死他,連我這樣的女生都有勇氣在這茫茫人海中飄蕩,他居然窩在安逸的環境說三道四,不好笑嗎?”
周末的時候,松松打電話給我,說想去宜家逛逛,原本我以為只是逛,結果松松買了一張桌子,一個沙發,幾卷墻紙還有若干零零碎碎的小飾品。
我扛著桌子,望著松松問:“你是準備干嘛?”
“不干嘛啊,我那個房間太low了,躺在床上完全體會不到家的感覺,所以我得動工改造一下!
“拜托,那只是租的房子好嗎?”
“那又怎么樣?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
從那天開始,松松一下班就開始“改造”她的“閨房”,經過一周的時間,她邀請我再去,已經翻天覆地變了樣,她把舊家具都收起來,聯系房東,能退走的就退走了,整個屋子簡直和新家一樣。
那天我和松松坐在她新買的沙發上看電影,那是安妮海瑟薇主演的一部戲,松松抱著抱枕,說:“為什么國外的人都是租房子生活,從來不會因為房子的問題去局限自己的腳步,但中國人不行?好像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屋子,落上自己名字的房產證,才可以稱得上完美的人生?”
“因為有了房子,才有家。”
“什么是家?”
“有愛的人,有柔軟的床,有早餐,有晚飯!
“所以這些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有?”
“這個……”
【房子也許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5.也談幸福勵志文章
7.生活的勵志文章
8.生活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