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人幸福就能讓一個家幸福經典文章
01
讓女人幸福,就是讓一個家幸福
說一個女人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員,一點也不為過。
我們看到,所有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賢惠持家的女人幫他穩住大后方,甚至是陪他一起在事業上打拼。
個人成長領域的大師海靈格也說過,女人的能量比男人要大許多。
愿景心理學(POV)創始人恰克博士也說,關系中,其實女人是占主導地位的。
比方說:女方外遇離婚的幾率,遠遠高于男人外遇離婚的幾率。女人身體跑了,心也跑了,能量也跟隨而去,很難挽回。
只要看看你周圍的婚姻就知道,如果男人想離婚,女人不想離,那么離婚的幾率就不是很大,至少,會非常困難。但如果是女人下定決心要離婚,十匹馬都拉不回來。
還有一個常見的例子,作為一個母親,一切條件同等之下,你會愿意幫兒子帶他的孩子而是幫女兒帶?肯定是女兒。
因為,在一個家庭里,女人的能量無所不在,她是站在主導地位的。男人的能量大部分放在外面的事業、朋友、自己的興趣上,對家中的瑣事不太顧及。
所以,即使我兒子和我非常親,在他心中媽媽是最重要的,當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我都不會想涉足他的生活領域,因為那里是另外一個女人應該做主的地方。
女人的地位重要還有一個原因:她和孩子接觸的是最多的,花的時間也普遍比男人多,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巨大。
因此,女人實在是太太太重要啦。能讓一個女人幸福,就能讓一個家庭幸福,這是毋庸置疑的。
02
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在
四月份我在鄭州的“遇見未知的自己”線下工作坊上課的時候,一名學員提出了她的問題。
首先,她非常自豪地說自己是一名奶奶,因為她面容精致、身材纖細,看起來最多40多歲。
然后,她用非常理直氣壯的語氣訴說她的問題,“從我兒媳婦進門以后,為了要她成為一名完美的兒媳婦……。”聽到這里我已經暈了。
她繼續理直氣壯地說,“我只有一個要求,要她每天擺著一張笑臉對著我,可是,我竟然發現她有暴力傾向,我擔心她會傷害我的兒子和兩個孫子,我現在看到她的臉就覺得惡心。”
我看著她,知道她完全活在用自己的道理和準則建構的世界中,而顯然她是一個強勢的女人,所以家里人都得要按照她的方式來生活。
我試著告訴她,每個人都有暴力傾向的,包括我自己。重要的是,她兒媳婦的暴力傾向是如何被激發出來的?
一個婚姻正常的女人和兩個孩子的媽媽,應該是幸福的,為何會有暴力傾向出現?我委婉地告訴她,在親子關系中,“優雅地、適當地退位、放手是最重要的。”
但是和她對談的過程中,我感覺她堅定不移的受害者信念和牢不可破的自我觀念,還有一個超級強大的小我。
最后我認輸了。我說我幫不了你。
她還振振有詞地說自己是一個合理公正的婆婆,于是我問全場其他同學,有沒有人愿意做她的兒媳婦,當然沒有人舉手。
這個動作讓她有點難堪,自尊受損了,不高興地說:全場都是你的粉絲,她們當然都向著你。
課程結束以后,反省這個案例,我看到自己當時因為時間緊迫,其實沒有好好處理她深層次的問題。就像我在微博里說的一句話:“人的惡,不是故意要去傷害別人,只是不知道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面對自己內在的恐懼不安、欲望嫉妒、無助悲傷、憤怒不平,所以外在的行為就無法良善。”
我應該多引導她去面對自己內在那個讓她展現出現在這種行為和想法模式后面的情緒驅動力,而不是試圖用幾句話來說服她改變。
之后我請工作人員找到她,并且加了她微信,跟她道歉我當時沒有處理好,希望她后來在課程中有所收獲。
沒想到她的反應是非常正向而激動的'。她說后來的課程的確幫助她看到,她的兒媳婦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是為他們家來增添色彩的天使。
對于我的道歉,她感動得掉淚,其實想道歉的是她。后來她問了十幾位身為兒媳婦的同學,聽了她們的心聲,自己也有所體悟。
她甚至想做張德芬幸福研習社的地方代理,一起讓更多的女性幸福快樂。
我可以想象,這位奶奶回到家之后,態度會有很大的轉變,兒子媳婦一定都能感受到。而那兩個可愛的孩子,肯定也能從家中氣氛的變化中受益。
03
你的情緒,背后有怎樣的驅動力
一個女人改變了,一家子人的幸福指數就會立刻大幅提升。
所以為什么我致力于女性成長?因為女人的確也比男人愿意向內看,更加柔軟地愿意去改變自己。
如果你為一段關系所苦,為一件事情煩心,想一想是你自己,還是對方,因為不愿意去面對自己內在的各種不良情緒,所以采取了不好的反應方式,讓大家都受苦。
所以,回到自己內心,去感受讓你這么做、這么說、這么看的背后驅動力是什么?
可不可以像擁抱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承認、接受這個負面情緒,然后想想,在你接納了自己的這種感受之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去面對、處理外面的人事物?
在情緒、創傷的痛苦被接納看見之后,你會有能力去分辨,現在的反應模式和行為,不但是對自己有害,也對事情和對方造成傷害。
這種不理性的行為,來自于戲精本色。本來簡單的一件事,偏偏會被加碼變成年度大戲,角逐奧斯卡。
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戲精,別人沒給我素材,我自己都可以唱出一場大戲,根本無法如實看到事情的原貌、真相,其實也看不清我愛的人的真實樣貌。
因為愛演戲,所以會賦予周邊的人各種角色讓他們配合著演。
比如說,我有不被愛的感受模式,所以即使我的愛人非常愛我,我也會讓他演出不愛我的戲碼,抓到一點點蛛絲馬跡就小題大做。
04
每個人“愛的語言”都不同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小燕就這樣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你愈來愈不愛我”的戲碼。
她覺得以前兩個人分居兩地的時候,老公還能對她柔情蜜意一些,后來她退休了,就愈發覺得老公對她不好了。
有一次她和老公一起和遠方上學的兒子通話,她投訴老公都不關心她,她腳痛都不理她。兒子就說了一句:爸,那你抱媽媽一下嘛。
電話結束后,老公起身就走了,她抓著這一點不放,開始作:“你看,他連抱都不想抱我,我不想和這種男人在一起了。”居然就想離婚。
正在鬧騰的日子里,她不留神摔了一跤,腰扭傷了,不能動,只能躺在床上,連上個廁所都痛苦萬分。
老公當時工作正忙,但是對她的腰傷照顧有加,做好飯、留了菜,才去上班。下了班就匆匆趕回來照料她。
她突然明白一件事情,原來每個人愛的語言是不同的。她的愛的語言是肢體的碰觸、言語的甜蜜、浪漫的嬌寵,而他老公的愛的語言是照料、關懷、付出。
當她一看到這一點,老公所有的好處都盡顯無遺。
每個人的愛的語言都是不同的:
有的是無條件的支持和關愛;有的是遠距離的思念和臆想;有的是過分的控制和占有;有的是無止境的需索和剝削;有的是浪漫的表態和嬌寵;有的是需要時的照顧和關懷。
作為一個女人,我們要知道自己愛的語言是什么。
如果是需索和占有,那么就需要去適當調整自己內在的匱乏和不安全感——多上課、多反思,療愈自己內在的創傷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對方以你愛的語言去表達對你的愛。
如果你要求的愛的語言對方無法完全配合,也要知道,對方的語言是什么,盡量去看到他愛的表達,并且以鼓勵、贊美的方式,讓對方能夠也學習一下你想要的語言。
所有關系里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愛”來解決,這是我堅信的。
愛始終都在,只是我們的匱乏、恐懼擋住了它。祝福大家,生命中的愛都能夠閃耀、顯現!
【讓女人幸福就能讓一個家幸福經典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