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勵志文章
引導語:我們不是圣人,都會犯錯,有些人選擇一錯到底,有的人選擇了回頭。
“周處自新”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周處是晉代義舉陽羨,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宜興人,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周處年少時縱情肆欲,不拘小節,性情兇悍粗魯,恣意妄為,簡直成了鄉中一害,鄉親們都十分怕他,總是躲得遠遠的,不愿和他交往。
久而久之,周處也知道自己為鄉親們所憎惡,便有了悔改之意。他見鄉親們大多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心里覺得奇怪,便問道:“如今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事事都如人意,為什么你們還郁郁不樂呢?”父老們答道:“現今地方上有三害未除,哪里能快樂得起來呢?”周處問道:“是哪三害?”父老答道:“南山上的白額猛虎隨意傷人,為一害;長橋下的河中蛟龍常傷人畜,又是一害;至于第三害……”說到此處,父老們有些猶豫,但還是說了出來:“恐怕要算是你了。”
周處聽罷此言,沉默良久,最后他決然說道:“這三害我都能除去!”
周處身帶利器,孤身進山搜尋白額猛虎,與猛虎一番搏斗,終于殺死了這只傷人性命的猛獸。接著他又奮身投入河中,去斬殺那條蛟龍。蛟龍在水中或沉或浮,周處與蛟龍一起浮沉了幾十里遠。而周處比蛟龍更勇猛,他與蛟龍惡戰三日三夜,終于將蛟龍斬殺。
周處三日不歸,鄉親們以為他已經死了。想到地方上一下子三害俱去,從此可以太平無事,鄉親們都高興的互相慶賀,歡喜雀躍。這時候,周處正好歸來,眼見鄉親們的高興情景,才明白自己被大家痛恨到了何等地步,頓時大受刺激,這也更加堅定了他改過自新、從新做人的決心。
周處決心已定,立即付諸行動。他了解到吳中大將陸遜的孫子陸機、陸云很有才學,便專程前去拜訪,想拜他們為師。周處只見到了陸云,將自己的情況如實相告,問陸云:“我很想改過自新,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于沒有什么成就。不知是否來得及?”陸云鼓勵周處道:“古人珍視道義,曰:朝聞道夕可死。認為‘哪怕是早晨聽聞了圣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了。’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持之以恒,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
陸云的一番話極大的鼓勵了周處,他從中領悟了有志者事竟成和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道理。從此,周處洗心革面,努力讀圣賢書,好學上進。他勤學而有文思,又十分注重自身修養,養成了良好的品德。僅一年,他的名聲就大大不同以往,以至于州、府的官員都舉薦他出來做官。
此后,周處為官三十余年。在任時,他恪盡職守,政績很好,如在新平任太守時,與少數民族關系相處得很好;當廣漢做太守時,為官清廉,處理了不少數十年留存下來的積案;當御史中丞后,他秉公執法,不攀附權貴,他的剛正不阿,自然是難以見容于惡勢力。
后來,少數民族首領齊萬年造反,朝中想加害于周處的權貴故意推薦他去征討。有人知道那些朝臣們的險惡用心,規勸周處推辭掉這個差使。周處堅決說道:“忠孝豈能兩全,既然辭別親人,服務于朝廷,父母親哪里還能把兒子僅僅當作自己的私有之物呢?今天是我獻身的時候了!”最后周處由于惡人的陷害,戰死疆場,以身殉國。
周處勇于改過,忠于國事,由一個地方惡少轉變為忠臣良將,給后人以很大的啟示。他的故事說明,一個人做錯了事,但只要立志改過,從善如流,是有光明前途的,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下定決心,踏踏實實的去做,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編后語:當你的心中有了一個信念并堅定的去執行,你會發現其實也沒那么困難。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2.知錯能改作文
3.知錯能改的作文
4.知錯能改初中作文
5.知錯能改小學作文
6.知錯能改的名言
8.知乎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