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萬千的文章
氣象萬千的文章有那些?氣象萬千是一個詞,看看下面的相關文章吧!
人生走到志得意滿的巔峰時,才醒悟曲高和寡的悲哀。就像一生戎馬的趙子龍,南征北戰(zhàn),血染沙場,最終也不過回到了起點。也許在初露鋒芒的時候,他就錯了。沒錯在奮勇殺敵,反而正是靠此一戰(zhàn)---千軍之中單騎救后主而名揚天下,拜得五虎上將,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但正是基于此而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同是常山的好漢,子龍的大哥--羅平應該不是小人,否則在鳳鳴山一役也不會救趙子龍了。但我們所不能忽略的是,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偉大,實現(xiàn)個體的價值,這點恐怕連真正的偉人也不可否認。而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只是在個體價值的結構中框范了一個閃光的社會價值,從而標榜千秋。
所以羅平是嫉妒的,如果不,至少是滿腔怨火,當然那時年輕的他怨的是自己,至于后來就很難說了。因為當時負責保護后主劉禪的本就是他,但他實在是能力不夠,半途狼狽地逃將回來,所以他只能怨自己。之后他說男子漢立功,就應立大功。他還說子龍這一功,夠大。他沒說立功的手段,是不是他認為立功不在乎手段呢?當然不是,絕不是,是的只有欲望!當個體價值與社會需要的天平左傾時,一切就可能逆轉。這一點,于羅平是,因為他為了一個上將的軍銜,泄露了軍機,出賣了兄弟。于趙子龍更是,因為他敢孤軍深入,直至被圍困后接到諸葛亮的來信時才明白,堂堂老將卻也不過丞相眼里的一顆棋子。
一個反例,一個正例,都說明了人之奮斗的苦痛。也許最終都可以得到最初各自所想要的。但是在最終,榮華富貴對于羅平只能是一種生不如死的折磨,這一點從他最后一次為趙子龍擊鼓助陣時的老淚縱橫便可輕易讀懂。而對于趙子龍,五虎上將,名震天下,連一世梟雄的曹操平生之志也不過是我一定的要擒你趙子龍,最后卻被趙子龍于萬軍之中搶走寶劍,成了對付其孫女曹嬰的一柄尖刀,況且是兵不血刃,著實厲害,此一切最終也不過起點上的輪回,唯一的一線光芒,不是國家,不是丞相,不是大哥,而是跟隨自己的將士。
顯然,曹嬰也不是等閑之輩,自小跟隨曹操,深得祖父用兵之精髓,當然,策略歸策略,思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到電影最后,很明顯,他是勝家,但三國終歸晉,一切煙雨陳華,都付了那笑談中。回過頭來,過程又顯得是更重要的了。
姑且只看趙子龍的副將與曹嬰的副將的決死一戰(zhàn),在最后的'關頭兩人都各說了一句大魏國萬歲大蜀國萬歲,豪氣沖天,大丈夫為國捐軀,千秋之名!我們這兒只看這兩個人說這句話的前景。一個是有力自保卻被大帥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絕不叫天下人負我殺害。所以他吼出的是對愛與恨的交織,愛的是自己忠于的國家和自己的四個兒子,恨的是出爾反爾,剛剛才拜自己為義父轉眼間便萬箭齊發(fā)陷自己與自己的兒子、部下于死地的主帥曹嬰。而另一個是無力退守,明知一死,還要一戰(zhàn),他吼出的是對愛與怨的悲憤,同樣愛大蜀國,只是他更愛大帥,愛自己的三個兄弟、部下,因為之前他在丞相的軍書到后對趙子龍說過大哥,丞相他不能這樣對你呀。也說過我們四兄弟甘為大帥一死身經(jīng)百戰(zhàn),臨死一嘯,便輕易卻準確地對一生的奮斗做了完美的總結。
這時,趙子龍是傷心的,一種已經(jīng)流不出淚的傷心。一方面,他親眼看著自己的兄弟跟著自己全都走上了一條沒有回頭的路。另一方面,他看著身邊的羅平,奸細不查自明,但誰是奸細在此時已經(jīng)輕如鴻毛了,大哥,一個含著血的稱謂,不知是愛是恨!還有一個躲不開的話題便是最后躍馬揚鞭的趙子龍對丞相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也是無所謂了,與對羅平一樣的無所謂。不一樣的只是,一個是為了家國甘愿做一顆棋子,個人成敗,已經(jīng)無所謂了;而另一個是無奈的悲鳴,大哥,于自己,謝了,該愛,于三軍將士,傷了,該殺。兩相互補,算是輕輕一搖頭,罷了!(何況無論如何,結局早已是定格。)
還剩一個功蓋三分國的諸葛丞相,一生大開大合,如果把誰當做棋子,他定有苦衷。因為,他的心中,只有整整一個大蜀國的版圖!
人生,萬紫千紅,永遠不可能盡善盡美。誰都沒有錯,因為人人之為自己奮斗,豈能說錯?但誰都又有錯,只是,有人錯的明白,而有人,錯的著實糊涂呀
【氣象萬千的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