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級隨筆
高中二年級隨筆1
自屈原投江以后,他一直被人們所懷念,我也不例外。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人物,將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人們都要佩戴花花線、荷包,喝雄黃酒,還要吃粽子和賽龍舟,這種習(xí)俗已經(jīng)連續(xù)了兩千年之久,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jié),贏得了后人對他的永世敬仰!
我很敬佩屈原。
屈原,生于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有一段時間深得楚懷王的賞識。楚懷王對他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屈原此時就有了一個實施美政的計劃:上有一位舉賢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盡忠的臣子,國家就能富國強兵,而且屈原認為他一定能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看到這里,我不禁敬佩他遠大的志向和無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從而在楚懷王面前造謠,說屈原的壞話,令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絕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關(guān)心著楚國的一切。
當楚懷王決定與齊國絕交時,屈原不顧自己已經(jīng)沒有了官職,窮困潦倒,毅然決定親自去齊國說明,但是,齊國已經(jīng)沒有人相信他了,他無功而返,傷透了心。后來,楚懷王又放走了秦國人質(zhì)張儀,更令屈原悲憤不已,不顧自己的處境,徑直去宮里參見楚懷王。但是,做出來的事又怎能收回去?屈原又一次失望了。
楚懷王死后,頃襄王把屈原徹底流放了。可憐的三閭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還是一片赤誠,把整個的心思放在了對國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發(fā)展。結(jié)果是,不久秦國便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國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在絕望和悲憤之下,高聲呼喊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蓖哆M汨羅江,自盡了。這更令我悲傷不已,感動不已。悲傷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這樣去世了。感動的是因為屈原一顆火熱的愛國心!
但是,正因為這樣,讓我認為屈原并不應(yīng)該死。如果他聽了漁夫的勸告,能夠忍著巨大的痛苦,不再那么鋒芒畢露遭人嫉恨,楚國也有重建的可能的。但是,傲骨錚錚的屈原終究是忍受不了內(nèi)心的痛苦,投江自盡,讓楚國再無回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頌屈原,又一個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我不由得深深感嘆:屈原之死,悲哉!壯哉!惜哉!真可謂是: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高中二年級隨筆2
我是一朵小菊花,生活在一個精致的花盆里,在綠葉的襯托下,迎著風霜傲然開放。我的祖先一直生活在中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們這個大家族中,姐妹眾多,人丁興旺。我們有豐滿碩大的自菊、黃菊,也有酷似懸崖的懸菊……有的白得像雪,有的黃得像金,有的紅得似火……真是多姿多彩,灑脫可愛,爭芳斗妍,美不勝收。你知道,在所有的花朵中,我的花瓣數(shù)量是最多的一種,除少數(shù)幾種野菊花以外,多的可達八九十片花瓣,少的也有二三十片;我的每一片花瓣大都是細長狹小的,花瓣末端像一把把小巧玲瓏的勺子,一圈圈,一層層細長的花瓣圍繞著花蕊,作低頭鞠躬狀。我們有著極好的觀賞價值,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yī)學(xué)上以黃菊和白菊入藥,性微寒,味甘苦,不僅能散風清熱(多用黃菊),而且還能平肝明目(多用白菊),主治感冒風熱、頭痛、目赤等癥。每年陽春三月,我從沉睡中慢慢醒來,經(jīng)過春天雨露的滋潤和夏日陽光的沐浴,就會迅速地成長起來。我的主人會給我澆水、施肥、除草、松土、剪枝,甚至捉蟲。深秋,天氣變涼,我便開始孕苞;進入11月,我就縱情開放,為人類留下一縷縷芳香。
我的生命力極其旺盛。你如果把我的一根枝條插入土中,或者將我的種子撒在土里,那么,我便會奇跡般地繁衍開來,生根、長葉、開花,以報答你的栽培之恩。
我不僅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也是一個不畏嚴寒的勇士。記得陳毅元帥寫過一首贊美我的詩:“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還有許多文人墨客寫詩文贊美過我,借我來抒發(fā)種種美好的思想感情,其中包括贊美我不屈不撓、追求理想的崇高品質(zhì)。
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對我們的生長規(guī)律有新的了解,設(shè)法對我們的花期加以控制,使我們能夠提前在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或推遲到春節(jié)、元宵等節(jié)日期間應(yīng)時開放,從而讓我們?yōu)樵黾庸?jié)日的氣氛做出一份光榮的奉獻。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在你家院子里或窗臺上放一盆或幾盆我的同胞,你將會有一種特別清爽和亮麗的感覺,你也將會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高中二年級隨筆3
一懷戀故鄉(xiāng),就不得不想起房前屋后的竹林了。
從奶奶這輩到我們這一代,不知歷經(jīng)多少年,多少滄桑,而竹卻像虔誠的守望者,陪伴著我們走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生,竹是“看”著我長大的,就像爺爺奶奶一樣看我,愛我那樣,所以我經(jīng)常親切的管它們叫“家人”。
童年的傍晚,爺爺奶奶與我閑談。我們的每次談話都會提及這些竹。奶奶望著這些竹,由衷的說:“宸宸,說實話,有時我會異常的思念你們。我就把這些竹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當作你爸爸,一部分當作你媽媽,另一部分當作是你。每當思念之時,看看這些竹就滿足了!薄芭丁?孩提時代的我,不懂得那種揪心的思念,只是放眼望去,大片竹林之間確實有兩棵花椒樹,樹穿插在里面,既而分成了三等份。
三等份的竹林勾起了奶奶對兒女的思念;三等份的的竹林反映出了奶奶的孤獨;三等份的竹林同樣也鑄造了全家人的幸福。這些竹,不僅再寂寞時,陪伴著爺爺奶奶,而且也誕生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父親那個年代,由于解放初期家家都還沒有寬裕起來,那時的爺爺奶奶身為人父,人母,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兒女。于是,每天忙于勞作,特別是那些竹,被作成了竹簍,魚竿,賣了以后換一些錢來買糧食,衣服,交學(xué)費,才讓家庭度過難關(guān),才讓爸爸從大山坳里走了出來。
而現(xiàn)在,家庭完全不需要用賣竹來維持生活了?墒,爺爺奶奶仍然把竹子拿去賣,把錢換一些農(nóng)家的蜂蜜交給爸爸叮囑著說:“這是別人自己養(yǎng)的蜂蜜,喝起來健康,要早晚每天喝一杯!
端起蜂蜜水,不由想起了竹,想起了爺爺奶奶那勞作的身影……
再次回到家鄉(xiāng),看見那些竹,看見滿臉褶皺的.爺爺奶奶,內(nèi)心涌出了一絲沖動,上前迎面擁抱了爺爺奶奶,強憋著淚水的眼眶看著可愛的竹子,只能用一個“愛”字來表達我對竹子和爺爺奶奶的恩情。
雖然沒有目睹過爺爺奶奶在竹林里的身影,但內(nèi)心卻有一塑偉大的形象:爺爺奶奶頂著烈日在竹林里勞作,他們需要竹林,于是,竹林就陪伴著他們,陪伴著一生一世。
“家人”,我愛著你們,就像愛爺爺奶奶一樣愛你們。
高中二年級隨筆4
在喧囂的城市中,這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世界。有一種心情,直到難眠時,才發(fā)現(xiàn)是相思。
有一種感情叫做第四類情感,她游離于親情友情和愛情之間,既不能前,也不能后,一旦點破或出軌,就有可能會GameOver。
有人統(tǒng)計有六成以上的人都相信第四類情感的存在,并坦言可以接受,更有一大部分的人動過尋找第四類似情感的念頭。
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足已,”,“千里覓知音”可見人生難得一知己。知己——友誼的深交。在現(xiàn)代社會而言,知己為她曰“紅顏”,知己為他曰“藍顏”,他與她之間就有了一種游離于友情和愛情之間的情感。
如果親情為情感的第一種狀態(tài),友情為第二種狀態(tài),愛情為第三種狀態(tài)。那么游離于第二種狀態(tài)和第三種狀態(tài)之間的第四狀態(tài)就是第四類情感。
或許你會覺得友情太淡,愛情又太累,那么這種第四類情感(我們姑且稱之為曖昧)就為那些多情的人提供了一種折中之道。讓你徘徊于友情和愛情之間,處于這種臨界地帶,即不必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不必柴米油鹽醬醋茶。你不會再感覺像友情那樣淡而無味,也不會像愛情那樣身心疲憊,這種第四類情感讓你置身于友情和愛情的半醉半醒狀態(tài),讓你有一種像喝了半瓶葡萄酒般微醉的美感。
能夠處于這種微醉的美感狀態(tài)固然是好的,但是人畢竟是情感動物,所謂日久生情嘛,怕就怕你把握不住這個度,逾越這條鴻溝,穿過臨界地帶就壞事了,好的話還可以繼續(xù)做朋友,但是不會像以前那樣無所不談,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的那種深交,壞的話,可能是背道而馳或者形同陌路,到那時候你就后悔去吧!
和一個和自己能夠談得來的人處于這種曖昧的關(guān)系,其實也是一種享受,作為彼此的精神依托,若即若離,也挺意味深長的,但是還得需要兩個人來共同維護這種關(guān)系,否則一旦點破這種關(guān)系就有可能不復(fù)存在了,因為到那時你得面臨選擇,或許到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曖昧并非是你真正的情感歸宿。
或許你們在生活中也會有過這種境遇吧!但是我不知道你們都是怎么選擇的,或許還可以是彼此的“紅顏”、“藍顏”。或許彼此不識......
或許你還是他/她的曖昧,或許變成他/她地永恒,那就看你怎么選擇了,但是退一步說,點破了那就不要后悔,相識一場即是緣分,說破了,最起碼心中不會留有遺憾!
【高中二年級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高中隨筆
2.高中的隨筆
3.談高中隨筆
4.高中寒假隨筆
5.勵志高中隨筆
6.高中隨筆作文
8.隨筆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