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發型也換了個心情隨筆
聽說已退休幾年的王姐,在小鎮的路邊上設了個理發點兒。正好今天是周末,自己的頭發也該剪了,一會兒就去給王姐捧捧場。捎帶著與王姐嘮嘮家常。
王姐性格外向,喜歡開玩笑,易交往。且退休前又與我愛人在同一個單位工作過,所以我對王姐比較了解。她剛參加工作時是國營理發店的理發員。改革開放后理發店解體了,王姐便在一家小工廠里做工人。幾年前王姐退休了,心想干了二十來年的粗活,這會兒可得好好地在家里享清福了。但真的退了下來又覺得心里沒著沒落的,渾身上下就沒有一處好受的部件兒。還整日疑神疑鬼,逢人便哭天抹淚兒,傾訴自己的“病情”,甚至懷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癥。害得老伴兒帶著她把吉長兩地的各大醫院跑了個遍,也沒查出個子午卯酉。各種治療更年期的藥物、保健品吃老鼻子了,可就是不見好轉。
如今王姐都能出攤兒了,怎么說都是個“奇跡”。剛吃過早飯我便急匆匆的向著王姐的理發點兒走去。
“小孫啊!剃頭啊!”王姐又是不見其人即聞其聲。接著便是久違了的笑聲。“我剃頭磕磣,剃不了你們小伙頭。”
我沒有正面回答王姐。“咋的?出個攤兒?病好了?”我加快了腳步。
王姐招牌似的'大笑過后說:“好了!我這個人天生就是干活的命。一出攤兒渾身哪兒都不疼了!”
盡管我來的不算晚,可早已有幾位上歲數的顧客等在那里了。等待中我環顧一下王姐的工作場地,設施很簡單。一把椅子,一面老式木頭框的大鏡子,一只暖水瓶,一個大大的臉盆,一條潔白的毛巾,一條用來鋇刮臉刀的牛皮帶,一把傳統的手動理發剪,這便是王姐的全部家當。當然還有那只常年與王姐形影不離的小黃狗,它是王姐“患病”期間,女兒為了給王姐解眛兒買來的。
我靠在路邊的大柳樹上,一邊觀王姐為顧客理發,一邊與王姐閑聊。當然是王姐首先打開了話匣子。她說前些日子,自己憂心忡忡的在街路上遛狗。遇見了當年與王姐同在理發店工作過的一個姐妹兒,姐妹兒見她退休前后判若兩人,便丟下一句話:“我看你是閑的,整天遛那只破狗。你要是出去干點兒啥,我保你滿天的烏云全散了。”
姐妹兒的話真的靈驗,王姐自打開了理發點兒什么病都沒了。她是本著掙多少錢不重要,能去病就行的心態出來散散心的。因王姐知道自己理發的技藝沒有正規發型師那樣全面,只有當年在國營理發店時打下的剃小平頭的基本功,臉刮的手藝也不錯。當然價格也定的低,四塊錢一位。所以深受老年人的歡迎。還有王姐性格開朗連人,理發刮臉認真仔細,在她那里理發絕對找不到十分鐘剪出一個“漢奸”的感覺。因此王姐就沒有閑手的時候。
王姐一邊為剛理完發的顧客刮臉,一邊說:“人這玩意兒也真的怪事兒了,在家呆著這病那病都來了。可出來這么一忙活,換個心情,啥都忘了。”王姐把毛巾用溫水投一下,擰干了為顧客擦臉,又用毛刷撣去顧客身上的頭發茬子。接著說:“再說了,錢兒也不少掙,一家五口賣菜的錢使不了用不盡的。”
終于等到王姐為我理發了。“別只說我了!你姑娘有對象沒有啊?”王姐邊讓我坐下邊與我嘮著家常。我說:“沒對象呢!孩子不著急,咱當家長的真是沒招啊!”王姐深有體會地說:“鬧心也沒有用。當父母的盡到心思就行了!兒女自有兒孫福。”然后又笑著說:“我看你有幾十年了,都留小分頭。這次我也給你理個小平頭吧!換換心情。”
頭發理完了。我站起身來對著王姐掛在樹上的大鏡子照了照,還別說,換個發型,也換了個心情。感覺不錯。
【換個發型也換了個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2.老也優雅心情隨筆
8.換個角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