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
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寬廣,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寫成文章,而隨筆表達的,或許是一種快樂的心情,或許是一點小小的感悟,又或許是一個新的觀點,那么大家看過什么優(yōu)秀的隨筆呢,接下來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歡迎大家欣賞!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一)
我們班的孩子最喜歡區(qū)域游戲,這天孩子們正在“忙碌”中,響起了一片爭吵聲,我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們便七嘴八舌的嚷開了:“老師我們小醫(yī)院這一組人太多了!是我們先來的,AA和BB他們是后來的,應該不在我們這一組。”還沒等我說話,AA接著說:“我好久沒玩小醫(yī)院了,我想在這一組玩。”原來孩子們是為了爭取游戲資格而吵鬧,看著大家僵持著,誰都玩不成,我就說:“要不你們再商量一下,那邊的圖書區(qū),益智區(qū)也不錯哦!”話音剛落,原本小醫(yī)院組里的CC和DD馬上提出他們要去其他組,CC和DD剛走,其他的孩子也都高興的'玩了起來。
這個問題看似圓滿的解決了,但是卻引發(fā)了我深層次的思考。首先,我認為CC和DD早就選好了活動區(qū),該退出來的不應該是他們。孩子們一旦在游戲和交往中出現需要協商和謙讓的情景時,讓步的總是這幾個乖巧的孩子。長此以往其他的孩子就會覺得這些孩子就應該謙讓,而不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活動結束后,我先找來AA和BB告訴他們所有的事情都有規(guī)則要懂得先來后到,我組織全班幼兒討論如何解決選擇區(qū)域的問題,最后大家達成了共識,對待幼兒間的沖突教師也不要簡單化,要看到其中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guī)則和技能,有針對性的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二)
剛開課時,我根據周計劃表給孩子們上了這學期的第一節(jié)美術課,課的內容是折紙氣球。因為以前有過這方面的教學經驗,加之這個折紙挺簡單,我用圖示加示范講解的方法,挺順利地上完了這一節(jié)課。大多數孩子已基本上能折會了。
但課堂上陳一凡小朋友的表現引起了我的注意,每次我走到他身邊時,他都仰起頭可憐的兮兮的說“老師,我不會。”我對他說“不會慢慢兒學,我不是正在教么?”可他還是不厭其煩的重復著“我不會。”好像他腦子里已被“我不會”占據了,已沒有其他想學和學會的余地了。
陳一凡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很認真的孩子,我以為耐心的教他幾遍就會了,于是我很認真地教了他幾遍,在我的幫助下,他已能折個差不多了,我讓他自己折一個給我看時,他又說“我不會”,這時,我已能意識到他說這三個字已經習慣了,在生活中,當他說這三個字時,可能他的父母就可以包辦地為他完成任何事情,這樣,就使他對別人產生了依賴,從而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作為家長或教師,我們應當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育他們別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讓幼兒從小就樹立自信心,在自信中啟航,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三)
每天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疼,孩子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如廁的如廁,脫衣服的脫衣服,賴在活動區(qū)不肯離去的仍在玩耍。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誰推人了,誰還不肯睡了,誰又在講話了,誰手里還拿著小玩意兒了。老師幫著這個,勸著那個,就這樣,那幾個磨磨蹭蹭的還在擠眉弄眼呢。
午睡是孩子們統(tǒng)一的活動。在孩子們看來,一旦睡下了,就失去了講話、活動的自由,所以想方設法要在睡前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做完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我告訴孩子們,以后,老師在午睡前五分鐘會提醒大家,小朋友可以在這五分鐘內做完自己想做的事,過了這五分鐘,小朋友就必須上床睡覺了。有了這“睡前五分鐘”的提醒,到了午睡時小朋友不再那么忙亂。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到孩子太煩、太吵、大鬧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與空間給孩子,孩子一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
【幼兒園教師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4.教師幼兒園隨筆
5.幼兒園教師隨筆
6.幼兒園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