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書隨筆讀后感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用短小的文字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隨筆語言靈動,意之所之,隨即紀錄,那么大家看過什么優秀的隨筆散文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愛的教育讀書隨筆,歡迎欣賞!
愛的教育讀書隨筆(一)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讀完后,我深有感觸。
《愛的教育》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小學生的日記,但他寫出了人間最樸實,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有安利柯的許多同學,有助人為樂的卡隆,有學習優秀的代洛西,無賴的弗蘭諦,可憐的貝諦……其中,我歸喜歡的是助人為樂、保護弱者的卡隆,因為卡隆樂于助人,不求回報,我們要學習卡隆不求回報,樂于助人,保護弱者的精神。生活中,有許多人十分可憐無助,像有困難的同學,為了孩子乞討的母親,他們是多么地痛苦,我以后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就給人一句安慰,一塊錢,別人也會萬分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文圣孔子的一句名言:愛人者人人愛之,敬人者人人敬之。這句話是多么地有道理啊!我還喜歡卡隆的行為,我對他十分敬佩。書中有一段關于卡隆的故事:弗蘭諦欺侮克洛西,笑話他的母親駝背,克洛西忍無可忍,飛起墨水瓶砸向弗蘭諦,沒想到打中了老師。老師生氣地問誰干的,卡隆竟然站起來為克洛西頂錯。多么高尚的行為!一般我們犯錯,都是不肯承認。而他舍己為人,為克洛西頂錯,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所以我喜歡卡隆。
從這本《愛的教育》中,我悟到了真愛,讓我感受到人們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多奉獻一點愛吧!讓更多無助的人感受到愛的溫暖!我要抱有一顆愛心,對痛苦無助的人多一點關心,對他人多一點誠心。這是我讀《愛的教育》最大的體會。
愛的教育讀書隨筆(二)
《愛的教育》讀后感 我讀過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其中最有意思的算是《父親的陪護人》了,這個故事主要寫了:鄉下的西西洛到五十里外城里的醫院,看望生病的父親,結果他把一個病情嚴重的人當作了自己的父親,看了他六天六夜,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父親,而父親讓他走時,他卻想繼續看著這個“父親”,他的父親同意了;他守到了第二天晚上,這個“父親”死了,西西洛對他說:“再見,父親!”,說完,他便噙著淚水,拿起包袱,緩步地走了出去。這個故事很感人,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我是西西洛,我會這樣負責任嗎?會這樣照顧他嗎?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對每一個人都要負責任。有一次,我們班同學生病了,需要回家,他讓我幫他看一下足球,我得幫他拿回家,由于我去足球隊訓練,把這件事拋到了九霄云外,就直接回到了家,到了家我才想起這件事,這時我都不想去取了,可是我想起了當天背得《論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我才跑去了學校,把球拿了回來。 我們要對每一個人負責,不辜負他們把這件事交給我。
愛的教育讀書隨筆(三)
《愛的教育》讀書隨筆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在感動中,讀《愛的教育》讓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應愛在平凡中,愛在細節中。愛體現在扎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愛體現在對學生的每一次談話,每一句語言當中;體現在老師看學生的每一個眼神中;體現在老師對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中。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在教育學生與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只有讓他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們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書隨筆(四)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丑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暑假終于如愿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讀書隨筆讀后感】相關文章:
2.愛的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