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未來手抄報素材
我們要學科學、愛科學,把科學展示出來。但怎樣才能做到呢?科學家告訴我們,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發探索科學奧妙的主要動機;而最能滿足這種強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問為什么,勇于嘗試、創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話、結論,而最終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們不顧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反對,勇敢地指出前人錯誤的論點。通過親身實踐,做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換來的是自己的成功。
一般人在對“科學”這個詞的理解,可能理解為“人類已經找到的代表現實的真理知識內容”(具體的科學知識)或“科學真理的理論”(科學理論體系),也可能是“如何找到并區別稱為科學知識及科學理論的方法”(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后者中,可能也包含科學哲學。事實上,科學的存在和發展中一個永恒的問題是標準與創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學知識的出現必然形成相關的評判正誤的標準,另一方面,科學知識出現的過程就是對原有標準突破過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標準的限制或壓制。
科技人物
華羅庚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但他寧肯另起爐灶,離開數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與復分析.
早在4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復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煉自己.
50年代中期,華羅庚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所謂“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量要不斷提高.1978年他在中國數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表,晚評價.”
后來又進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這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即科學工作要經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價值,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 觀規律.”
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論導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
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
愛因斯坦是劃時代的大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國烏爾姆鎮,在瑞士度過青年時代.1900年畢業于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后即失業.經過兩年的努力,才在伯爾尼的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貢獻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1909年他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被邀請回到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臺,愛因斯坦因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就首遭迫害,被迫遷居到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在普林斯頓逝世.
愛因斯坦的一項開創性貢獻是發展了量子論,他的標志性事業是他的相對論.他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確立之后,愛因斯坦開始致力于引力理論的研究.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有重大影響的是他的宇宙學理論.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察》,這篇論文宣告了相對論誕生.
他曾說:“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系來思考和觀察事物.”他的宇宙學研究,體現了這種反對迷信的精神.
科技小知識
插頭小常識
為什么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大多用三線插頭?三線插頭與三相插頭有什么區別?
三相電器指三根不相同的火線,它們每兩根線之間的電壓都是380伏,一般用于動力系統,多見于工業用電.而家用電器一般采用單相電源供電,其三根線分別是火線、零線(中性線)和地線,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伏,所以這不是三相電,它的插頭和插座也不是三相插頭和三相插座,地線為的是保障安全.
【科技引領未來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2.科技手抄報素材
3.未來科技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