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大學生多參加一些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今天陽光網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僅供大家參考!
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聚積各方力量,婦聯組織發(fā)揮自身組織優(yōu)勢,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立足家庭和學校,關注我縣留守兒童個體的健康成長,并把優(yōu)化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作為新形勢下各級婦聯組織參與科學發(fā)展、促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不斷健全和創(chuàng)新留守兒童關愛機制、豐富關愛內容、積極開展關愛活動,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發(fā)展條件。主要通過加強留守兒童陣地建設、組建愛心媽媽及巾幗志愿者隊伍、開展豐富多彩活動、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等具體措施,促進我縣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一、基本情況
我縣共有中小學校284所,有未成年人14.7萬人,在校學生9.3萬人,全縣有留守兒童15499人,占兒童總數的10.3%。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由于父母外出時間長,地方遠,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容易產生自卑、孤僻、學習成績較差的現象。
二、目標任務
以優(yōu)化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為目標,以動員社會支持、增強家長責任意識為著力點,大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保障和良好環(huán)境,努力實現留守兒童“學業(yè)有教、監(jiān)護有人、安全有保、親情有護、活動有地”的目標。
三、主要做法
1.加強留守兒童陣地建設
2008年以來,我縣留守兒童學校以師德教育為出發(fā)點,將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問題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程度,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建起留守兒童之家24個、希望書屋和親子閱覽室(圖書不少于1000冊)21個、心理咨詢室5個、多媒體信息室8個、多功能活動室18個等多種留守兒童活動陣地,為留守兒童提供經常性的學習、業(yè)余愛好、心理咨詢、文化體育等多方面的幫助和指導。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之家制度,即:有工作制度、學習制度、教育管護、管理制度、活動制度、工作考評等制度。開設“親情熱線”30部,讓外出務工的家長與子女、學校隨時緊密聯系,增進感情,了解實情,促進親情。近年來,通過建立健全各鄉(xiāng)鎮(zhèn)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站,全縣建成25個維權中心,由各鄉(xiāng)鎮(zhèn)司法助理員和婦聯主席為中心負責人,為留守兒童提供長期的法津咨詢和維權服務保障。今后,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完善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充分利用留守兒童之家活動陣地及相關設施,積極組織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組織法律服務志愿者為留守兒童提供法律咨詢,并協調法律援助機構為困難留守兒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切實幫助留守兒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組建“愛心媽媽”和巾幗志愿者隊伍
積極組建“愛心媽媽”和巾幗志愿者服務隊伍,愛心媽媽和巾幗志愿者們每月定期以電話、見面、書信等形式與留守兒童聯系,每季度定期或不定期到學;蚣彝タ赐羰貎和,每年至少陪留守兒童過一次節(jié)日,保證與留守兒童長期聯絡,溝通情感,彌補“親情的不足”。在互相自愿的前提下,“愛心媽媽”和留守兒童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形式結對關愛困難留守兒童。進一步健全**縣巾幗志愿者服務隊伍,組織她們深入到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積極開展親情關愛、扶貧幫困、普法宣傳、心理疏導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切實幫助我縣留守兒童解決感情缺失、心理失衡、生活失助、安全缺保、學習缺教等問題,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留守兒童關愛網絡,有效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3.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積極開展貼近留守兒童的各種主題實踐活動。一是開展兒童節(jié)關愛活動,利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積極開展“愛心媽媽”看望慰問留守兒童、“我愛爸爸、媽媽”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親情的可貴,同時評選出“留守之星”,給予獎勵和鼓勵,讓他們度過歡快的節(jié)日;二是開展快樂假期活動,利用節(jié)假日、寒暑假等組織留守兒童參加課外知識競賽、暑期夏令營等活動,增強他們與老師同學的溝通,消除孤獨、自卑心理;三是開展傳統(tǒng)教育活動,利用“五一”、“七一”等重大節(jié)日,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教育等活動;四是各相關部門積極籌集資金及物資,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共享藍天”幫扶活動,及時對留守兒童進行親切慰問,給他們捐贈學習用具、體育器材等慰問品;五是開展健康心理輔導,及時發(fā)現留守兒童心理、情感方面的問題,使留守兒童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深化“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
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為契機,動員各相關部門深入各聯系村開展愛心幫扶活動。關心幫助孤兒和父母長期外出缺乏親情的兒童。同留守兒童悉心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幫助他們與在外打工的父母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互訴親情,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全縣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機制,不斷加大《**縣實施<**市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的實施力度,把關愛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長遠規(guī)劃。建立《**縣留守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由兒童教育專家、法律工作者等組成的家教宣講團?h委組織部、宣傳部、縣婦聯、團縣委、民政局、教體局、關工委等相關部門共同聯動,積極組織開展“共享藍天”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措施,真正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全縣重要工作日程并建立相關考評考核機制。今后,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工作的順利實施。
2.狠抓督導落實。各相關部門將定期不定期對各鄉(xiāng)鎮(zhèn)留守兒童之家運行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召開留守兒童工作聯系會議,及時發(fā)現留守兒童之家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工作長足發(fā)展。
3.注重媒體宣傳。充分發(fā)揮宣傳輿論陣地的作用,大力宣傳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中的好做法和典型事跡,在全縣營造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
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二)
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guī)模向城市轉移,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當今的一個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問題,我縣作為一個人多地少的山區(qū)縣,“留守兒童”問題顯得更為突出。為此,縣政協教科文衛(wèi)委、宣教部門政協聯絡處,結合近年來我縣政協開展“農村教育幫扶工程”的實踐與思考,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個別訪談、集體座談等形式,就我縣留守兒童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現狀
截止今年6 月底,我縣共有留守兒童24675 人,占學生總數的40% 。農村學校占70 %以上,如竹林灣教學點占100 % ,沙畈河小學占72 % ,石橋鋪中學占78 % 。他們被父母、被學校、被社會所“忽視”,心靈上缺少呵護、生活上缺少照應、行為上缺少管教、學習上缺少輔導、安全上缺少保障,殘酷地輸在“起跑線上”。留守兒童通常顯現以下三個突出問題:
(一)學習成績較差。 留守兒童與其他同學相比,由于父母教育“鞭長莫及”, 隔代教育“力不從心”,在學校多數因成績較差又受到老師的冷落,導致他們上課思想拋錨,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自覺性不強,學習興趣減弱,于是出現逃學、曠課,甚至產生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中途輟學,外出務工。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初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優(yōu)秀的不到10 %,良好的不到30 %,學習和生活習慣較差且行為出現問題的兒童占30 %,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占80 %,農村中小學校70% 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較差,我縣的調查情況比上述還要嚴重。
(二)行為習慣不良 。 突出表現在:一是沾染不良陋習。大多不講個人衛(wèi)生,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缺乏禮貌待人常識,不少孩子沾染上抽煙、賭博、打架、酗酒、沉迷網吧、早戀等不良習性。二是心理發(fā)展異常。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在個性心理上表現異常,有的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流;有的脆弱、脾氣暴躁、沖動易怒。三是人生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心存愧疚,父愛母愛失常,采取物質補償表達自己的愛。這種愛的方式, 在兒童的心理逐漸形成“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
(三)安全狀況堪憂。 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監(jiān)管人多為隔代老人,年邁體弱,監(jiān)護能力和精力不足,使學校、家庭的安全鏈不牢。孩子自我保護、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弱,因而極易成為被侵害的對象,諸如被拐賣、被性侵等現象并不罕見;交通事故、溺水身亡、打架致傷等事故時有發(fā)生;加之一些孩子受社會不良風氣侵蝕,染上好斗滋事、小偷小摸等不良習性,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又成為影響社會秩序的隱患。
二、原因分析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
(一)農村經濟發(fā)展滯后。 留守兒童問題的凸顯,從根本上講是發(fā)達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勞動力向發(fā)達地區(qū)流動,以及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長期存在,教育資源向城市傾斜帶來的結果。當今,農村尤其是邊遠山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滯后,農民擁有的.生產資料嚴重不足,不得不拋家別子,通過外出務工,掙得勞務收入來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據調查,留守兒童父母雙方外出的占48% ,單方外出的占52% ,從而使兒童不得不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
(二)家庭責任意識淡薄。 一個完整的家庭和“原始”的親情是留守兒童最大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長家庭教育意識淡薄。他們以為只要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就行,缺乏對他們精神上的培養(yǎng)、引導與慰藉。有的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不力。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大多是老年人,身體狀況不好,自身素質較低,監(jiān)護能力不足,監(jiān)護精力不夠。有的父母過度依賴學校。他們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孩子健康成長取決于老師,把“無限責任”推給了學校和老師。更有甚者,為怕孩子長大吃虧,給他們灌輸暴力恐怖意識。我們調查中,有一位留守兒童的爺爺對孩子說:“老師再批評你,你就捅他兩刀,小孩子殺人不犯法 。”第二天,孩子真的帶了一把長刀到學校,幸虧被及時發(fā)現,沒有造成危害。
(三)學校教育措施乏力。 一方面應試教育現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學校的主要注意力仍然在書本知識的灌輸上,“唯分數記英雄”,“唯升學論成敗”,而輕視對學生的法律、道德、心理、生存和安全教育,甚至放松對成績較差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財力保障的不足,教師師德的不平衡,管理機制的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制約,少數教師甚至不顧忌留守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注意保護甚至傷害其自尊心,使其產生厭學情緒。大量農村學校很少召開家長會,和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互動幾乎沒有。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雖有要求,但多數流于形式,缺乏系統(tǒng)的管理、考核、評價機制,使留守兒童教育這個社會新出現的嚴峻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研究,缺乏系統(tǒng)可行的應對措施。
(四)兒童成長環(huán)境不優(yōu)。 各級政府沒有將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擺上議事日程,既沒有專門機構負責,也沒有研究出臺對策措施。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網絡不健全,覆蓋率低,村“兩委”關愛工作基本沒有啟動。同時,由于監(jiān)護體系的缺失,使留守兒童與社會的不良風氣、不良信息缺乏防護隔離,更容易受到直接侵蝕,使他們幼嫩的心靈和心理被任意扭曲。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監(jiān)管,互聯網、電視、書刊等文化傳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性、誘惑性極強的、不健康的信息,讓缺少監(jiān)護引導的留守兒童無法選擇地接受吸收,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健康養(yǎng)成。農閑時節(jié),農村“帶彩”玩牌風盛行,許多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也參與其中,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三、幾點建議
當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既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兒童未來、家庭未來,又關系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是一項關系社會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系統(tǒng)工程。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教育方面,留守兒童所處的環(huán)境令人觸目驚心。因此,引起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的深入重視已刻不容緩。為此,我們建議:
(一)家庭要承擔應盡之責 。 “子不教,父之過”。家長要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要盡可能調整好外出方式,夫妻雙方盡量不要一同外出務工,鼓勵有條件的家庭將子女帶在身邊,到務工地或居住地接受教育。如果夫妻雙方都外去打工,要真正選好監(jiān)護人,加強與監(jiān)護人、子女和學校老師的溝通交流。外出務工家長至少每周要與監(jiān)護人聯系一次,監(jiān)護人要對留守子女在學習、思想和生活上進行認真教育、監(jiān)督和管理,及時反饋子女的情況。家長要通過電話、短信、書信等形式與孩子溝通交流,定期回家看望孩子,使他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要多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要教育和引導他們學會自我約束 ,學會面對困難, 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學校要發(fā)揮主陣地作用。 學校要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統(tǒng)計,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全面掌握其家庭及監(jiān)護人情況、掌握留守兒童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態(tài)度、心理狀況等基本情況。要注重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學校要爭取配備心理老師,或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留守兒童的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得到及時矯正和疏導。老師要主動與留守兒童交朋友,在安全上,時刻提醒;在生活上,盡可能提供幫助;在心理上,細心觀察疏導;在學習上,耐心輔導;在交往上,鼓勵他們融入班級生活,減少其心靈的孤獨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的學習和生活心態(tài)。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堅持啟發(fā)、疏導原則,強化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訓練;要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的消極影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學校要制訂系統(tǒng)全面的制度與措施,使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并對制度措施落實情況、落實效果進行檢查、督辦、考核、評價,納入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使其真正落到實處。要會同相關部門制訂規(guī)劃和實施對策,逐步解決“5+2 ”與“10+2 ”問題,為留守兒童的星期天、寒暑假營造良好的活動環(huán)境。
(三)黨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視。 各級黨委政府要專門系統(tǒng)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構建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的教育、監(jiān)護體系,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要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和落實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工作機制,加強經費投入保障,整合衛(wèi)計、團委、婦聯等部門的職能和項目資金,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機制和“愛心基金”,在教育局設立幫扶管理中心,解決“愛心源”的整合配置問題。要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大指導和協調力度, 公安、司法、民政、關工委等部門要協力配合,整體聯動,共同編織關愛留守兒童“愛心網”。 要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和增加就地、就近就業(yè)機會,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要取消不合理的戶籍制度,改“戶籍制”為“居住地制度”,讓留守兒童可以隨父母在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要制定相關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大對農村教育的優(yōu)秀教師和經費的投入力度,擴大農村學校寄宿比例,改善農村學校的寄宿條件。要將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納入鄉(xiāng)鎮(zhèn)及機關部門工作考評范圍,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要相應將留守兒童工作作為駐點國家干部和村“兩委”班子年度考核內容。
(四)社會要形成關愛氛圍。 要建立機制,搭建平臺,疏通渠道,挖掘“愛心源”,動員引導社會各界、各方人士為留守兒童獻愛心,真正形成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的有效對接,構建一張補缺拾遺的監(jiān)護網絡。要借鑒縣政協委員幫扶留守兒童的探索作法,動員和鼓勵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以及公務人員、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五老”人員、成功企業(yè)家和社會有識之士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形成豐富的社會“愛心源”,為留守兒童當“代理家長”,對他們的生活、學習、心理、安全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懷,力所能及地充當孩子學習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和成長路上的保護人。要強化社區(qū)和村委會的責任,有條件的社區(qū)、村居,都要設立圖書室和活動室,為留守兒童提供課外、假期活動場所,充分發(fā)揮“五老”人員在農村的作用,開展結對幫扶,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留守兒童工作的重大意義、保護留守兒童方針政策及法律措施、成功的留守兒童工作機制和工作經驗,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三)
一、調研目的:
希望通過此次調研為汝城的領導者們?yōu)榻鉀Q留守兒童問題提供一些參考材料、幫助。
二、調研形式:
留守兒童調查問卷、家訪、一對一交流
三、調研參與組織、人員:
汝城大學生聯絡促進會
何新舜、歐雅文、朱勤飛、何寧、朱志浩、朱瑩、朱欣欣、歐頭紅、朱靜敏、朱忠波、鄧子文、朱鮮鋒、朱麗娟、何榮、朱晨星、朱佳楠、胡運科、胡志剛、袁啊蘇
四、調研時間、地點、對象:
2011年7月28日—2011年8月2日
湖南省汝城縣馬橋鄉(xiāng)石泉村苗圃希望小學
石泉苗圃希望小學250名學生中的85名留守兒童
五、調研內容:
汝城大學生聯絡促進會組織的這次支教活動共招生250名,其中有85名留守兒童,占學生總數的34%。
1、首先,我們汝城大學生聯絡促進會的成員對馬橋鄉(xiāng)石泉苗圃小學的85名留守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出問卷85份,回收85份,回收率100%。
下面是調查所得的數據資料:
調查問題調查結果調查百分率%
通常多久與父母聯系一次很少聯系39.9
你多長時間沒見過父母了近半年49.7
你希望父母多久與你聯系一次每天65.5
你是否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經常想念76.7
你有心里話最想對誰說父母77.4
你希望和誰住在一起父母70.0
父母打工期間,你有沒有受到過欺負沒有或很少53.6
如果被別人欺負,原因是什么別人故意挑釁45.5
你喜歡集體活動嗎喜歡80.0
喜歡交朋友嗎喜歡93.4
喜歡和哪種人交朋友同學77.8
喜歡上學嗎喜歡90.7
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滿意嗎滿意61.8
家里有人輔導你的學習嗎有,輔導一部分58.1
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希望父母賺很多錢,盡快回家46.2
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希望父母在身邊輔導,為父母爭光44.4
最想對父母說的話類似“爸爸媽媽快點回來”的99.0
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最想找誰幫助父母90.0
將來想干什么賺錢49.5
2、其次,汝城大學生聯絡促進會成員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家訪。留守兒童人數85,家訪戶數61,家訪率71.8%。
留守兒童當中“單親”監(jiān)護型的占絕大部分,還有爺爺奶奶或親朋監(jiān)護的。
主要特點是:關愛不健全,缺乏父愛或母愛,造成父愛或母愛的缺失。留守兒童處在一個需要關愛和監(jiān)護的年齡,監(jiān)護的缺失必然導致問題的'出現。
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聯系,半年沒見過父母的有49.7%,一年沒見過父母的有22.2%,兩年以上的10%,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監(jiān)護人多數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進行溝通。據監(jiān)護人反映,孩子一般不與其敞開心扉,進行內心交流。有的監(jiān)護人還要干農活,無精力照顧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物質生活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的正確引導。監(jiān)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業(yè)成績和物質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
據部分家長反映,有的小學教師素質不夠高,一部分老師經常在父母面前貶低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是很嚴重的。一者,孩子的信心受到打擊;二者,家長不能正確認識孩子,由此產生的偏激心理,以不恰當的行為方式施壓于孩子身上。從而,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形成惡性循環(huán)。
3、再者,我們與留守兒童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
孩子經常想念父母的占77.4%,最想對父母說的話,99.0%是類似“爸爸媽媽快點回來”。留守兒童希望自己的父母留在自己的身邊,盡快回家。留守兒童極度想念父母,有時候感到孤獨無助。有少部分留守兒童形成了“自閉”性格,不愿與別人交流。。大部分留守兒童喜歡學習,有上進心,希望父母在身邊輔導自己的學習。我們還以小紙條的形式與留守兒童進行了交流。從他們寫的小紙條的內容來看,他們看似天真不懂事,但內心情感世界卻是非常豐富的,他們明白父母外出賺錢的艱辛,他們感激父母為自己的付出。“我要考上大學,給爸爸媽媽買房子,買冰箱,給他們很多錢”一位留守兒童這樣寫到。
六、留守兒童問題:
在這次支教活動中,招生250名,留守兒童人數高達85名,占學生總數的34.0%。留守兒童群體很龐大,留守兒童產生的心理問題也很嚴重,據調查顯示,父母打工年限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嚴重。他們雖然寓居農村,看似與我們毫不相干,可是誰又能無視他們的存在和將來對社會的影響?留守兒童不只是一群少父母照看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孤兒,他們的成長與汝城的明天,國家的未來息息相關。
他們的父母到城里拼命打工賺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但是,他們又因為在城市里,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子女帯進城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矛盾中,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這個時代的孤兒由于長期被撫養(yǎng)或寄養(yǎng),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愛或親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汝城人民更應該關注他們的成長。留守兒童問題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的進步,魯迅先生曾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呼聲,現在是該“救救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留守兒童問題涉及面廣,影響深遠與解決同等重要,也是解決農民工后顧之憂,保證他們安心在外務工的愛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層面上,應該從教育管理體制,政策法規(guī)與社會資源分配等方面來解決。為了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社會、學校、家庭應該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下面我們汝城大學生聯絡促進會對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政府部門應該優(yōu)化教育管理體制、政策法規(guī),整合社會資源,從宏觀調控方面使留守兒童這一龐大群體真正受益。
2、應該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農民富裕了也就不必被迫外出打工了,這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
【關愛留守兒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報告04-01
關愛留守兒童作文04-23
關愛留守兒童的文章11-23
關愛留守兒童作文11-23
關愛留守兒童文章11-23
關愛留守兒童寒假實習報告范文12-09
安徽師范大學生社會實踐:關愛留守兒童之旅12-09